讀懂新消費背後的新機遇
消費是民生改善的重要內(nei) 容,也是經濟增長的強勁動能。《關(guan) 於(yu) 恢複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日前經國務院同意,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各地方、各部門,並向社會(hui) 公開發布。《措施》圍繞6個(ge) 方麵提出20條具體(ti) 政策舉(ju) 措,力求長短兼顧、務實有效,其中在拓展新型消費方麵提出壯大數字消費、推廣綠色消費。
近年來,我國以網絡購物、移動支付等新業(ye) 態新模式為(wei) 特征的新型消費快速發展,對滿足居民生活需要、拉動經濟持續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0.8%,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wei) 26.6%;重點監測電商平台累計直播銷售額達1.27萬(wan) 億(yi) 元,累計直播場次數超1.1億(yi) 場。這是內(nei) 需潛力持續釋放使然,也是供給體(ti) 係不斷完善的結果。
新型消費是消費新業(ye) 態新模式的一種發展趨勢。無論是綠色消費、知識付費快速成長,還是個(ge) 性化、定製化消費成為(wei) 新風尚,市場迭代、技術集成和品質升級,共同助力新型消費的崛起和走俏。更重要的是,需求側(ce) 的轉型升級促進供給側(ce) 提質增效,新型消費的發展也帶來新機遇,推動了大中小企業(ye) 協同聯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一體(ti) 化發展,對於(yu) 暢通經濟循環有積極的影響。
有鑒於(yu) 此,《措施》的相關(guan) 部署很有針對性。比如,《措施》要求“推進數字消費基礎設施建設”。新型消費以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為(wei) 重要依托。當在線業(ye) 務迎來爆發式增長,如果企業(ye) 的數據中心運維水平和雲(yun) 服務器處理能力不足,如何順利度過流量洪峰?各方須加大軟硬件建設力度,優(you) 化新型消費網絡節點布局,從(cong) 穩步推進網絡建設、完善商貿流通基礎設施網絡等方麵著手,打牢“地基”,才能為(wei) 壯大新型消費提供持久動力。
又如,《措施》提出“發展即時零售、智慧商店等新零售業(ye) 態”。當下,即時零售正站在“風口上”。從(cong) 最初對消費者“外賣買(mai) 一切”需求的滿足,到本地商品供給日益豐(feng) 富,再到幫助實體(ti) 店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上網”,把線上流量轉化成為(wei) 新的訂單來源,即時零售平台的服務越來越專(zhuan) 業(ye) ,不僅(jin) 方便了消費者,也為(wei) 很多實體(ti) 小店創造了發展空間。
“促進電子商務、直播經濟、在線文娛等數字消費規範發展”“打造數字消費業(ye) 態、智能化沉浸式服務體(ti) 驗”……完成《措施》提出的每項要求,既需要有關(guan) 部門不斷加強相關(guan) 法規製度建設,深化包容審慎和協同監管,健全服務標準體(ti) 係,也離不開廣大經營主體(ti) 主動作為(wei) 。如此,才能讓人們(men) 消費得放心、安心、舒心,實現新型消費的穩步壯大。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年 巍 中國經濟網供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