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貼心人” 架起“連心橋”(中國道路中國夢·齊心協力加油幹)
以百姓心為(wei) 心,與(yu) 人民心相連,以暖心、貼心的方式強化血肉聯係,才能真正踐行宗旨為(wei) 民造福
我是國家電網四川電力(成都)連心橋共產(chan) 黨(dang) 員服務隊的一員。服務隊成立以來,哪裏有需要,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隊員們(men) 衝(chong) 鋒在前的身影。
有呼必應、有難必幫,是我們(men) 的責任與(yu) 義(yi) 務。有一天淩晨,雷電交加、大雨滂沱,我們(men) 接到了一位93歲老人打來的求助電話,由於(yu) 停電,老伴的呼吸機無法使用。人命關(guan) 天,我們(men) 一刻也不敢耽擱,整裝緊急出發。到達後發現,狂風刮斷了樹枝,整個(ge) 片區都因此停電,短時間內(nei) 很難恢複。情況危急,我們(men) 立即調用隊裏的發電機,迅速為(wei) 所在片區臨(lin) 時供電。隨著呼吸機運轉起來,老人的情況漸趨穩定,我們(men) 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與(yu) 時間賽跑、全年無休,有人稱我們(men) 為(wei) “電力110”。這是莫大的榮耀,縱然辛苦,我們(men) 也定不辱使命。
做好群眾(zhong) 的“貼心人”,既要動腦,更要用心。我們(men) 堅持“一對一”結對幫扶,定期為(wei) 獨居老人上門檢查用電安全,並主動加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近些年,不少獨居老人都用上了我們(men) 創新研發的“親(qin) 老智慧係統”,通過安裝智能插座,可以實時監測用電異常情況。一旦發現用電數據與(yu) 老人日常生活習(xi) 慣不一致,我們(men) 就會(hui) 主動聯係、上門看望。有一次,我們(men) 發現有位老人家裏的用電數據顯示異常,擔心出現特殊情況,就馬上打電話詢問。當聽到老人隻是外出一段時間,我們(men) 長舒一口氣。後來老人寫(xie) 來感謝信:“不是親(qin) 人卻勝似親(qin) 人,從(cong) 你們(men) 身上看到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初心。”以百姓心為(wei) 心,與(yu) 人民心相連,以暖心、貼心的方式強化血肉聯係,才能真正踐行宗旨為(wei) 民造福。
微光成炬,點亮生活。如今,國家電網共產(chan) 黨(dang) 員服務隊已經有超過4900支隊伍、約11萬(wan) 名隊員,服務遍及城市鄉(xiang) 村,匯聚起為(wei) 民服務的合力。聯合社區建起“連心橋用電服務站”,打通服務群眾(zhong) “最後一公裏”;開展老舊院落“心橋光明行動”,讓樓道裏亮起“暖心燈”……對服務隊的每一名隊員來說,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是工作崗位。把群眾(zhong) 放在心裏,把責任扛在肩上,我們(men) 就能築牢光明防線,暢通能源動脈。
做好群眾(zhong) 的“貼心人”,才能更好架起黨(dang) 群“連心橋”。“人民電業(ye) 為(wei) 人民”,我們(men) 會(hui) 用飽滿的精神狀態和熱忱的服務態度,踐行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繼續在人民需要的地方篤行不怠。
(作者為(wei) 國家電網四川電力(成都)連心橋共產(chan) 黨(dang) 員服務隊隊長,本報記者宋豪新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