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花了錢考駕照還要挨罵,行業陋習該治治了

發布時間:2023-08-30 09:53: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王鍾的

  暑假是很多大學生考取駕照的黃金時期,然而,一些教練的“狂風暴雨”式教學讓不少人心有餘(yu) 悸。考駕照就是花錢挨罵嗎?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當前,大學生對教練的態度不再是“息事寧人”,而是認為(wei) 駕校就是練車場,應拒絕一切不合理的現象。因此,駕校教練和學員言語衝(chong) 突而導致的糾紛訴求有所上升。

  不管有沒有考過駕照,很多人對部分駕校教練的惡劣態度都有所耳聞。駕校雖然屬於(yu) 學習(xi) 培訓類機構,但好像天然就沒有其他培訓學校來得“斯文”。在某種意義(yi) 上,這成為(wei) 行業(ye) 見怪不怪的陋習(xi) 。有些人甚至覺得,教練有時不對學員粗暴一點,就顯得不夠認真負責。這樣的社會(hui) 觀念,也助長了一些教練放鬆自我行為(wei) 約束。

  某些駕校教練不僅(jin) 在日常教學中粗暴對待學員,其行為(wei) 還逾越法律邊界。今年8月4日,內(nei) 蒙古呼和浩特市交通運輸局針對一駕校女學員被教練猥褻(xie) 問題發布網情通告,表示駕校已將涉事教練開除,將處罰和清退一批管理水平低下、培訓質量差的駕培機構,隨後,警方通報將涉事教練行拘。今年7月,陝西延安也有女學員舉(ju) 報稱,教練要求其坐在懷裏練車。

  毫無疑問,平等、文明地對待每一位學員,是對駕校服務的基本要求,也是教練職業(ye) 素養(yang) 的底線。無論是對學員施加言語暴力,還是騷擾、猥褻(xie) 學員,在肢體(ti) 上動粗,都是教練濫用職權的行為(wei) ,必須受到職業(ye) 規範和法律法規的嚴(yan) 懲。

  正如一些分析所言,駕校教練之所以膽敢對學員出言不遜,是因為(wei) 相比其他持續性的培訓行業(ye) ,駕校服務屬於(yu) “一錘子”買(mai) 賣,學員考取駕照以後就不再參加駕駛培訓。而且,考駕照屬於(yu) 過關(guan) 性考試,教練在培訓過程中的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員能否順利通過考試。正因如此,有的教練有恃無恐,利用學員的忍讓心理恣意妄為(wei) 。

  對於(yu) 教練職業(ye) 道德敗壞、個(ge) 人素養(yang) 缺失的問題,需要嚴(yan) 加整治,下大力氣清理混入駕駛培訓行業(ye) 的行為(wei) 不端者。主管部門要督促駕駛培訓機構提高管理水平,做好對教練職業(ye) 和素養(yang) 的引導教育,並嚴(yan) 格落實教練員教學質量信譽考核製度。對於(yu) 學員的投訴舉(ju) 報,駕校必須依法依規進行調查處理,不包庇、不縱容行為(wei) 不端的教練。

  隨著私家車的普及,擁有駕照早就是一件尋常事,駕駛技術也不是少數教練掌握的“冷門絕學”。這意味著駕校麵臨(lin) 更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要在提高服務品質上下功夫。消費者選擇到哪一家駕校學習(xi) ,不光要看駕校的考試通過率等基本業(ye) 績指標,還會(hui) 看駕校環境、車輛狀況、教練素養(yang) 等各項綜合條件。如果教練的粗暴態度“聲名在外”,消費者自然會(hui) 用腳投票。

  駕校學員在遭遇教練不公正待遇時,也要提高維權能力。比如,遇到教練不文明言論,要避免與(yu) 教練發生正麵衝(chong) 突,第一時間做好取證,隨後向駕校和上級有關(guan) 部門投訴。如果遇到教練涉嫌侵犯人身權利的違法行為(wei) ,更要堅決(jue) 不妥協、不讓步,敢於(yu) 製止教練進一步的不法行為(wei) ,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駕校培訓屬於(yu) 傳(chuan) 統服務行業(ye) ,在互聯網服務業(ye) 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下,駕校培訓也亟待完成一次順應互聯網思維的升級創新。例如,可以引入網絡評價(jia) 係統,讓教練接受每一個(ge) 學員的監督,在網絡係統裏“打打分”,激勵學員認可度高的教練,並建立末位淘汰製度,讓長期處於(yu) 分數榜底端的教練接受懲處,直至強令其退出行業(ye) 。通過公開透明的網絡監督,也能讓學員獲得應有的知情權、評價(jia) 權,用競爭(zheng) 激發市場應有的活力。(王鍾的)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