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 國際範
芭蕾舞劇《旗幟》《白蛇傳(chuan) 》亮相北京——
中國風 國際範
本報記者 盧 旭
日前,由廣東(dong) 省廣州市委宣傳(chuan) 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出品,廣州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廣州芭蕾舞劇院原創芭蕾舞劇《旗幟》《白蛇傳(chuan) 》相繼在北京上演,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完全不同氣質的藝術享受。這兩(liang) 部根植於(yu) 中國文化、匯聚強大主創班底打造的舞台佳作,隨後還將前往上海、廣州、石家莊、成都等地展開巡演。
“如何借助芭蕾舞這一藝術形式進行中國題材的創作,一直是所有舞蹈人不斷探索、實踐的問題。芭蕾舞劇《白蛇傳(chuan) 》《旗幟》的推出,具有曆史、文化、藝術的三重價(jia) 值。廣州芭蕾舞團將會(hui) 繼續激活並突破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新時代的表達,讓中國風走出國際範。”兩(liang) 部舞劇的製作人、藝術總監、廣州芭蕾舞團團長鄒罡說。
作為(wei) 中國舞台藝術史上首部講述1927年廣州起義(yi) 戰鬥曆程的芭蕾舞劇,《旗幟》以史料為(wei) 基礎,以真實的曆史人物為(wei) 主線,將革命現實主義(yi) 與(yu) 浪漫主義(yi) 融為(wei) 一體(ti) ,再現了先烈為(wei) 國家生存而戰、為(wei) 人民解放而戰的恢宏曆史畫卷。《旗幟》特邀於(yu) 平擔任編劇,同時力邀青年作曲家楊帆、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秦立運、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任冬生、服裝設計師崔曉東(dong) 等助力,將老廣州的時代風貌、人文景觀、戰鬥氛圍等細致入微地呈現於(yu) 舞台,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強烈的視覺和思想衝(chong) 擊力。
芭蕾舞劇《白蛇傳(chuan) 》中人物情感豐(feng) 沛且厚重,極具戲劇張力和舞台感染力;整體(ti) 音樂(le) 融合爵士、流行、國風、戲曲等元素,結合各種曲風創新,令人耳目一新。該劇的“新”,不僅(jin) 是對故事形態的重塑,更是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繼承與(yu) 發揚、對經典IP的致敬。除充分利用宋朝文化元素,在畫麵意境、音樂(le) 編曲、服飾裝扮等細節表達上呈現出獨特的東(dong) 方質感,還運用多媒體(ti) 布景技術,在視覺呈現和劇情推進中實現與(yu) 傳(chuan) 統文化的高度融合。
劇中人物的造型設計,如何做到現代與(yu) 古典的神韻交融、讓古典文學變成當代經典等問題,是《白蛇傳(chuan) 》服裝造型設計葉錦添在創作中不斷思考的問題。“《白蛇傳(chuan) 》是傳(chuan) 統神話故事,所探討的是人間之情、虛幻與(yu) 實質的愛,因此我想到宋朝美學的恬淡與(yu) 雋永、簡單卻深邃。在創作中,我的創作重點在於(yu) 對古典的重新表達,把古典美學展示出當代的神韻,讓不同時代的人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原味。”葉錦添說。
芭蕾舞劇《旗幟》《白蛇傳(chuan) 》的總編導王舸表示,這兩(liang) 部舞劇可以說都是曆史在當代的投影,是從(cong) 不同的題材、視角等去表達和展現中華文化的自信、自強。“《旗幟》是用革命浪漫主義(yi) 手法書(shu) 寫(xie) 高舉(ju) 偉(wei) 大旗幟,用現實主義(yi) 手法塑造英雄群像,是對時代的謳歌、對曆史的致敬,舞劇的感染力在於(yu) 展現人物的內(nei) 在品格和人物關(guan) 係糾葛出來的戲劇張力,在不同時空的穿梭中刻畫英烈與(yu) 家人、與(yu) 愛人、與(yu) 戰友之間的美好情感,和最終犧牲的壯烈形成鮮明對比,讓觀眾(zhong) 在感動的同時自覺去思考。”王舸說,“《白蛇傳(chuan) 》則與(yu) 傳(chuan) 統故事有所區別,用更詼諧幽默的方式傳(chuan) 遞東(dong) 方文化和東(dong) 方哲學。舞劇基於(yu) 原著情節展開合理的演繹和重構,加入了新角色和新元素,形成更契合當下審美的敘事,力求於(yu) 大格局之中呈現和討論積極向上的主流價(jia) 值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