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吸積磁場奧秘被揭開
【科普小博士】
黑洞捕獲物質的物理過程被稱為(wei) “吸積”,被捕獲的物質則被稱為(wei) 吸積流。在黑洞周圍還存在著“看不到”的磁場,黑洞吸積物質的同時也會(hui) 向內(nei) 拖曳磁場。理論認為(wei) ,隨著吸積物質將外部弱磁場持續帶入,磁場對吸積流的向外磁力會(hui) 逐漸增強,當磁場的向外磁力與(yu) 黑洞的向內(nei) 引力相當時,吸積流便會(hui) 被磁場所囚禁,無法自由地掉入黑洞,形成磁囚禁盤。但至今無法證明磁囚禁盤是否真實存在,其形成更是未解之謎。
武漢大學天文係副教授遊貝帶領團隊利用黑洞X射線雙星MAXI J1820+070爆發時的多波段觀測數據,觀測到前所未見的長時標延遲現象:黑洞噴流的射電輻射滯後於(yu) 吸積流內(nei) 區高溫氣體(ti) (熱吸積流)的硬X射線約8天。數據分析發現,硬X射線輻射隨吸積率減小而下降,而熱吸積流徑向尺度隨吸積率下降而快速膨脹,使得黑洞附近磁場迅速增強,因而在硬X射線輻射峰值之後約8天形成磁囚禁盤。遊貝解釋:“這說明黑洞並不像‘饕餮’一樣能吞噬萬(wan) 物,也會(hui) 有‘吃’撐的時候,就是磁場會(hui) 阻礙物質的掉落。”這一發現將極大地推進對不同量級黑洞吸積盤大尺度磁場形成及噴流加速機製等關(guan) 鍵科學問題的理解。
(據新華社 李偉(wei) 熊翔鶴)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07日 16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