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很多人發完語音後要再聽一遍?
你有沒有發現,身邊有很多人每次發完微信語音消息都會(hui) 自己再重新聽一遍?哪怕是跟朋友隨意聊天,都要再點開重聽一遍。為(wei) 什麽(me) 會(hui) 這樣呢?今天從(cong) 心理學的角度來聊聊。
發完語音後總重聽是一個(ge) 自我驗證的過程
“發完語音後再重聽一遍”的行為(wei) ,並不是所有人都會(hui) 這麽(me) 做,而是發生在有著某些特點或動機的人身上,這背後其實是一些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社會(hui) 心理學家斯旺提出過一個(ge) 自我驗證理論,他認為(wei) 人們(men) 有了解真實自我的傾(qing) 向,所以人們(men) 總想獲得客觀的、準確的和有診斷性的信息,以降低有關(guan) 自身能力和人格特征的不確定性。換句話說,人們(men) 總是會(hui) 想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確認自己“是一個(ge) 怎樣的人”。
舉(ju) 個(ge) 例子,有個(ge) 人認為(wei) 自己很聰明,那麽(me) 他就會(hui) 積極地驗證這一觀點,比如從(cong) 事腦力活動,選擇性地尋找、接受和保留能夠證明自己很聰明的信息,試圖讓別人相信他很聰明等等。
心理學家岡(gang) 薩雷斯曾設計了一項研究,要求參與(yu) 實驗的誌願者在房間裏瀏覽社交媒體(ti) 上自己的個(ge) 人信息,結果發現一段時間後,這些誌願者的自尊水平顯著提升了,尤其是當一個(ge) 人編輯或選擇性呈現個(ge) 人信息時,自我評價(jia) 也會(hui) 隨之改變。這說明人們(men) 在網上發布和傳(chuan) 遞的個(ge) 人信息也是自我驗證的一個(ge) 過程。換句話說,現在線上交往的日益普遍,對於(yu) 有些人來說,網絡上構建的自我形象尤為(wei) 重要。
再加上我們(men) 處在社會(hui) 中,通過向他人表露信息來進行自我驗證,是一個(ge) 很重要、很普遍的方式。而重聽語音消息就是這樣的一個(ge) 過程。
聲音比起文字包含著更多的個(ge) 人信息,包括音色、語氣、用詞等等。比如網上有很多人認為(wei) 自己是“聲控”,指的是特別注重聲音,會(hui) 因為(wei) 對方的聲音而喜歡上對方,這說明聲音是一個(ge) 人非常重要的特征。
人們(men) 通過重聽自己聲音,來確認自己的聲音是否好聽、語氣和用詞是否符合個(ge) 人特征等等。在這個(ge) 過程中,自我概念和評價(jia) 就會(hui) 得到鞏固,比如更加確信自己是溫柔可愛的,或具有男子氣概的等等。
當然,有的重聽可能是看看自己有沒有說錯話,從(cong) 自我驗證理論的角度來說,出於(yu) 謹慎不犯錯的原因重聽語音,同樣也是自我驗證的一種方式。因為(wei) 這代表我們(men) 希望驗證自己是一個(ge) 靠譜的、不粗心的人。
過度的自我驗證可能讓人“固執己見”
有些人可能會(hui) 覺得無論是重聽語音消息,還是所謂的自我驗證過程,聽起來似乎是一種自戀,但其實自我驗證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麵,自我驗證有助於(yu) 我們(men) 形成穩定的自我概念,增強自信心,另一方麵會(hui) 驅使我們(men) 去尋求相應的外部評價(jia) ,從(cong) 而強化自己的身份角色及特點。即使外部評價(jia) 與(yu) 自我概念不一致,我們(men) 也有機會(hui) 對此進行調整,直到形成一致性。
研究發現,如果總是接觸與(yu) 自我認知不一致的信息,我們(men) 對自己的評價(jia) 會(hui) 下降,同時也很容易產(chan) 生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比如我覺得我數學很好,但是如果我接下來一直做一些難題,那我就會(hui) 懷疑我的能力,自我概念產(chan) 生衝(chong) 突,為(wei) 了保護自己,我可能會(hui) 選擇否認、逃避等消極策略,也許以後我再也不會(hui) 喜歡數學了。
因此,我們(men) 會(hui) 經常需要進行自我驗證,建立和鞏固自我概念,以維持一定水平的自尊和自信。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每次都要重聽一下自己發的微信語音並不是什麽(me) 壞事。
但自我驗證也並不是一個(ge) 百利而無一害的過程,因為(wei) 自我驗證往往是在選擇性地尋求與(yu) 自我認知一致的信息,這意味著我們(men) 會(hui) 傾(qing) 向於(yu) 忽略、否認和逃避那些不一致的信息,尤其是當我們(men) 的自我認知並不準確的情況下,自我驗證反而可能會(hui) 使我們(men) 陷入“固執己見”的牢籠。
而且大部分時候,我們(men) 可能都意識不到自己的這些傾(qing) 向性。這樣就解釋了有些人隻愛聽自己想聽的那些話,而對於(yu) 那些不愛聽的就選擇逃避、辯解,甚至大發脾氣。這是因為(wei) 自我概念產(chan) 生了衝(chong) 突,內(nei) 心隨之產(chan) 生了不適感,進而做出了消極的情緒反應,卻搞不清自己為(wei) 什麽(me) 有這麽(me) 大的反應。
總的來說,“每次發完微信語音,總是重聽一遍”,都是在進行自我驗證的過程,這個(ge) 過程能幫助我們(men) 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驗證中,構建穩定的自我認知和評價(jia) 。(文章源自微信公眾(zhong) 號科普中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