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

發布時間:2023-09-08 09:53:00來源: 經濟日報

  數字經濟是新興(xing) 技術和先進生產(chan) 力的代表,已成為(wei) 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zheng) 格局的關(guan) 鍵力量。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既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大勢所趨,也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海量數據資源、豐(feng) 富應用場景等優(you) 勢,數字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就,規模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二。自2012年以來,我國數字經濟增速連續11年顯著高於(yu) 同期GDP增速,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

  數字經濟不僅(jin) 包括能把消費、生產(chan) 、服務過程中所創造的數據變成生產(chan) 要素,從(cong) 而提供新服務、新應用的新產(chan) 業(ye) ,也包括用數字經濟、數字技術改造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帶來的新價(jia) 值。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產(chan) 業(ye) 數字化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占數字經濟比重已由2007年的52.9%提升至2022年的81.7%。

  發展數字經濟,要協同推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其中,數字產(chan) 業(ye) 化是數字經濟的核心產(chan) 業(ye) ,是為(wei) 產(chan) 業(ye) 數字化發展提供數字技術、產(chan) 品、服務、基礎設施和解決(jue) 方案,以及完全依賴於(yu) 數字技術、數據要素的各類經濟活動。產(chan) 業(ye) 數字化則是在新一代數字科技支撐和引領下,以數據為(wei) 關(guan) 鍵要素,對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的全要素數字化升級、轉型和再造的過程。

  數字產(chan) 業(ye) 化,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根基和動力源泉。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是支撐我國經濟複蘇的重要動力。從(cong) 曆史數據看,每逢我國經濟下行承壓,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均呈波動上升,顯示出較強的產(chan) 業(ye) 韌性與(yu) 輻射帶動作用,具有明顯的逆周期性。因此,要聚焦數字產(chan) 業(ye) 化戰略前沿,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xing) 數字產(chan) 業(ye) ,提升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關(guan) 鍵軟件等產(chan) 業(ye) 水平。同時,也要聚焦關(guan) 鍵領域,強化精準攻關(guan) ,加快技術突破,增強自主可控能力。開展強鏈補鏈行動,推進車聯網、人工智能等先導區建設,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先進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

  產(chan) 業(ye) 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是發揮我國海量數據和豐(feng) 富應用場景優(you) 勢、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發展周期長、複雜程度高,不同行業(ye) 領域及企業(ye) 類型在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麵臨(lin) “不會(hui) 轉、不能轉、不敢轉、不善轉、不願轉”等問題。因此,要立足不同產(chan) 業(ye) 特點和差異化需求,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利用數字技術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推動製造業(ye) 、服務業(ye) 、農(nong) 業(ye) 等產(chan) 業(ye) 數字化,拓展新模式、新業(ye) 態、新產(chan) 業(ye) 。尤其要充分發揮領軍(jun) 企業(ye) 帶動作用,促進大中小企業(ye) 協作,搭建開放平台,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切實降低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成本。

  總的來看,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是一個(ge) 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過程。麵向未來,協同推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不斷拓展實體(ti) 經濟內(nei) 涵和外延,將為(wei) 數字經濟與(yu) 先進製造業(ye) 深度融合創造更加廣闊的空間,也將為(wei) 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金觀平)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