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育“新”增動能 發展指數穩中向好
上半年我國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指數較去年底小幅上漲,其中一季度扭轉去年連續兩(liang) 個(ge) 季度的下降趨勢,環比上漲2.34%;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新增企業(ye) 數量、企業(ye) 專(zhuan) 利授權新增數量、企業(ye) 新增融資金額等持續上升……9月6日發布的“2023上半年中國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指數”(下稱“指數報告”)顯示,我國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整體(ti) 穩中向好,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投資主體(ti) 對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保持較高關(guan) 注度。
不過,指數報告也顯示,二季度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指數略有下降,凸顯產(chan) 業(ye) 進一步發展仍然麵臨(lin) 挑戰。記者注意到,圍繞加快培育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近期多部門展開積極部署,包括聚焦新動能召開製造業(ye) 企業(ye) 座談會(hui) ,圍繞8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9大未來產(chan) 業(ye) 推進相關(guan) 標準的研究製定,鼓勵引導企業(ye) 深耕專(zhuan) 業(ye) 領域、加大創新投入等,打造一批增長新引擎。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近期相關(guan) 部署將有助於(yu) 持續激發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
上述報告顯示,上半年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總指數略有上升,特別是一季度,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指數扭轉連續去年兩(liang) 個(ge) 季度的下降趨勢,為(wei) 142.81,環比上漲2.34%。
該指數報告由北京大學中國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創新研究中心、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編製。指數以2020年一季度為(wei) 基期,基期指數值定位100。“今年以來,隨著社會(hui) 生產(chan) 生活秩序逐步恢複,國家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扶持政策頻出,企業(ye) 信心不斷提振,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指數呈現上升勢頭。”北京大學中國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鬱俊莉在解讀報告時表示。
近期發布的多項經濟數據,也印證了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穩中向好的態勢。1月至7月,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同比增長11.5%,增速比製造業(ye) 投資高5.8個(ge) 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459.1萬(wan) 輛和452.6萬(wan) 輛,同比分別增長40%和41.7%;上半年,工業(ye) 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產(chan) 量分別同比增長5.4%和9.6%。
整體(ti) 穩中向好的同時,具體(ti) 來看,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新增企業(ye) 數量、企業(ye) 專(zhuan) 利授權新增數量等關(guan) 鍵指標呈現亮點,顯示出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潛力。
指數報告顯示,上半年,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注冊(ce) 資本大於(yu) 5000萬(wan) 元的企業(ye) 數量呈快速上升趨勢,一季度環比增長21.63%。此外,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企業(ye) 專(zhuan) 利授權新增數量一、二季度分別增長2.78%和3.91%。“這表明我國對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看好與(yu) 信心。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企業(ye) 的知識產(chan) 權創造能力愈發增強,創新意識得到進一步提升。”鬱俊莉說。
專(zhuan) 家認為(wei) ,隨著我國工業(ye) 經濟向好發展,創新動能持續增強,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得到了較好發展。但也要看到,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持續快速增長麵臨(lin) 一定挑戰。報告顯示,受到市場需求收縮、市場信心有待鞏固等現實情況影響,加之各國在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和高科技領域的競爭(zheng) 加劇 ,今年二季度,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指數為(wei) 141.19,環比下降1.13%。
鬱俊莉認為(wei) ,結合多個(ge) 細化指標分析來看,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的轉化率還待提升,部分重點產(chan) 業(ye) 人才支撐力度不夠,產(chan) 業(ye) 發展支撐和環境仍需進一步優(you) 化。
進一步助推產(chan) 業(ye) 發展,相關(guan) 部門在政策上積極發力。記者注意到,近期包括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資委在內(nei) 的多部門積極展開部署,從(cong) 供需兩(liang) 端發力,開展先進製造業(ye) 集群發展專(zhuan) 項行動,係統推進5G、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
同時加快設立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專(zhuan) 項基金,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等領域加強政策儲(chu) 備。此外,麵向企業(ye) 發展,連日來多部門密集召開企業(ye) 座談會(hui) ,聽取企業(ye) 訴求及政策建議,研究塑造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新優(you) 勢的工作措施。
“技術進步、市場需求和政策支持是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中國信息協會(hui) 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認為(wei) ,近期相關(guan) 部署穩產(chan) 業(ye) 、育企業(ye) 、建標準並舉(ju) ,構建全鏈條產(chan) 業(ye) 協同創新機製,有助於(yu) 持續激發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
展望下一步,朱克力認為(wei) ,需加快建設麵向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全產(chan) 業(ye) 鏈創新平台,帶動中小企業(ye) 融入產(chan) 業(ye) 鏈,在鏈主企業(ye) 的支持和輔導下實現創新突破。建立企業(ye) 常態化參與(yu) 創新戰略決(jue) 策的機製,引導企業(ye) 圍繞重大戰略部署開展創新。
鬱俊莉也建議,持續優(you) 化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營商環境。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傾(qing) 聽企業(ye) 意見建議的前提下,聚焦堵點難點打好政策組合拳。同時要“一手抓產(chan) 業(ye) 、一手抓人才”,采取有力措施為(wei)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人力保障。(記者 郭倩 實習(xi) 生 劉鴻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