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千年古城花燈遇上潮流音樂節
一場音樂(le) 的狂歡,一次花燈的巡遊,一段古風潮的碰撞,點燃了古城鬆潘的新活力。8月,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鬆潘縣迎來2023四川紅葉生態旅遊節子活動暨鬆潘縣第七屆古城花燈紅葉節和岷江源音樂(le) 季。3天時間裏,開幕式晚會(hui) 、非遺展演、嘉年華、花燈巡遊等接踵而至。尤其是音樂(le) 季的首次加入,讓這座千年古城煥發出新的生機,熱愛音樂(le) 的年輕人也因此邂逅了一場美麗(li) 的非遺花燈之約。
在鬆潘縣川主寺鎮活動現場,炫目的燈光和著天際的夜色,把這座享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花燈)之鄉(xiang) ”美譽的川西北高原第一古城照耀得如夢似幻,歡快的旋律與(yu) 現場的歡呼聲此起彼伏,一場當地群眾(zhong) 與(yu) 遊客共同參與(yu) 的初秋狂歡正式啟幕。
鬆潘縣是世界自然遺產(chan) 黃龍風景名勝區所在地,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是以藏、羌、回、漢為(wei) 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候場時,身著各民族盛裝、手拿五彩繽紛的花燈隊伍精神飽滿。“期待在舞台上跳出獨有的風采。”多次參加各類演出和比賽的川盤村花燈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隊的藏族小夥(huo) 索郎紮西展示著自己製作的花燈,無比自信。
“花燈舞”又稱為(wei) “耍花燈”,在鬆潘代代相傳(chuan) ,是當地節慶期間的特色習(xi) 俗。鬆潘素有“高原古城”和“川西門戶”之稱,千百年來多元的文化交融誕生了流光溢彩的“古城花燈會(hui) ”。
近年來,古老的非遺煥發出新的風采,花燈舞逐漸走出當地人自娛自樂(le) 的圈子,融匯衍生出花燈舞比賽、特色美食狂歡節、特色商品展銷會(hui) 、非遺作品展、房車自駕露營遊、書(shu) 畫攝影藝術展、非遺展演、花燈大聯歡等主題係列活動,遊客紛至遝來,體(ti) 驗鬆潘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厚重的曆史韻味。
據活動主辦方介紹,今年舉(ju) 辦的鬆潘第七屆古城花燈紅葉節延續了曆史文脈,創新藝術形式,用五大篇章劇目講述古城鬆潘花燈的由來及其人文曆史,無論節目創意、舞蹈編排還是音樂(le) 創作、內(nei) 容深意等,都讓人耳目一新。
此外,音樂(le) 為(wei) “花燈節”注入了更加旺盛的活力。今年鬆潘正式引入“音樂(le) +文旅”的概念,舉(ju) 辦了首屆岷江源音樂(le) 季。當地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此次創新嚐試旨在煥新文旅資源,促進民族文化的傳(chuan) 承和發展,探索新的文旅價(jia) 值模式。
流行、搖滾、民謠、民族等不同風格的音樂(le) 元素集於(yu) 一堂,為(wei) 來到現場的樂(le) 迷和觀眾(zhong) 提供豐(feng) 富多元的音樂(le) 大餐,也為(wei) 人們(men) 打開一扇了解鬆潘、認識鬆潘文化的全新窗口。
以音樂(le) 為(wei) 介質,當地開始探索設置更多互動與(yu) 體(ti) 驗場景。為(wei) 讓音樂(le) 引擎在這座千年古城裏釋放更多能量,音樂(le) 季還配設了多種業(ye) 態,特色美食集市、岷江源啤酒花園、源創市集、農(nong) 副特產(chan) 品展銷、岷江源戶外天幕營地等,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和遠道而來的遊客帶來了豐(feng) 富而新奇的體(ti) 驗。各種儀(yi) 式感超強的打卡場景令陝西遊客孫女士連稱“驚喜”,“不僅(jin) 享受了音樂(le) 節的快樂(le) ,還第一次近距離體(ti) 驗了非遺民俗和花燈巡遊。”
“近年來,鬆潘縣始終圍繞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做文章,致力於(yu) 推動文旅產(chan) 業(ye) 現代化。”鬆潘縣委書(shu) 記王世偉(wei) 表示,當地將繼續以花燈文化為(wei) 契機,探索將鬆潘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交融之美、曆史與(yu) 人文的和諧之美精彩呈現,推動全域文旅融合發展。(本報駐四川記者 王雪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