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出圈”的創作密碼
類型多樣 爆款頻出 發展快速
舞劇“出圈”的創作密碼
前不久,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結果揭曉,《熱血當歌》《旗幟》《絕對考驗》《紅樓夢》4部作品獲獎。近年來,舞劇創作蓬勃發展,中國演出行業(ye) 協會(hui) 發布的2022年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全國舞蹈演出票房收入5.31億(yi) 元,中國舞、民族舞類型的舞劇項目數量占比達到56%,成為(wei) 最受演出市場歡迎的舞蹈類型。舞劇為(wei) 何在這幾年火爆發展?優(you) 秀的作品具有哪些共性?讓我們(men) 走近本屆“荷花獎”舞劇獎獲獎作品主創人員與(yu) 專(zhuan) 家學者,解析舞劇“出圈”的創作密碼。
——編 者
深挖題材
紅色故事和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成為(wei) 創作富礦
紗幕下的燈光照亮信仰之路,川劇打擊樂(le) 鼓點陣陣,英勇就義(yi) 前的坦然一笑……在舞劇《絕對考驗》的演出現場,主角“萍”細膩的情緒輸出和舞蹈呈現,讓不少觀眾(zhong) 紅了眼眶。
由重慶歌舞團製作演出的舞劇《絕對考驗》以紅岩英烈張露萍為(wei) 原型,塑造了一個(ge) 在絕境下閃耀人性光輝和信仰力量的舞台藝術形象。
除了《絕對考驗》,第十三屆“荷花獎”舞劇獎獲獎作品中,湖南省歌舞劇院創演的民族舞劇《熱血當歌》和廣州芭蕾舞劇院原創芭蕾舞劇《旗幟》同為(wei) 紅色題材作品。
如何用舞蹈語匯講好紅色故事?紅色題材作品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guan) 注?
“麵對重重考驗,是什麽(me) 在支撐著張露萍?回答好這個(ge) 問題,我們(men) 就能找到當下年輕人麵對困難時是如何戰勝挑戰,能夠讓更多人產(chan) 生共鳴。”重慶歌舞團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總經理苟曉燕說。
排練初期,主演們(men) 就到渣滓洞感受紅岩英烈曾經的生存環境。“真實的體(ti) 驗讓我們(men) 突破了對角色的想象,將自己融入人物的情感中進行演繹。”《絕對考驗》中“萍”的扮演者張引說。
在《熱血當歌》的藝術總監、湖南省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霞看來,革命曆史題材的創新性表達,要抓住人物特性和時代的主要事件,用符合當代人審美的現當代舞蹈語匯、敘事結構等進行呈現。
《熱血當歌》講述了熱血青年田漢和聶耳等人毅然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用文藝作品喚醒民眾(zhong) 團結奮起、走上救亡之路的故事。總導演馬波表示,劇中多采用生活化的場景,讓觀眾(zhong) 看到田漢、聶耳如何將個(ge) 人命運融入滾滾的革命浪潮,最終創作出《義(yi) 勇軍(jun) 進行曲》。
大幕拉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走到台前。一轉身,回到了1927年廣州起義(yi) 的場景,那時的老人還是一個(ge) 小姑娘……芭蕾舞劇《旗幟》以1927年廣州起義(yi) 為(wei) 藍本,以芭蕾的舞蹈語匯抒發炙熱的革命情懷,運用時空交錯穿插的敘述手法,重現革命先烈們(men) 的崇高理想與(yu) 情懷。
“《旗幟》講述的是一群年輕人的故事,我們(men) 在人物塑造上,更注重普通人的情感表現,運用空間敘事的表現手法,使人物更有思想性,有說服力、感染力,從(cong) 而打動觀眾(zhong) 。”廣州芭蕾舞團團長鄒罡說。
除了紅色題材,本屆“荷花獎”舞劇獎另一部獲獎作品、江蘇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則是近年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題材舞劇的代表之一。
民族舞劇《紅樓夢》依據原著進行創作,在此基礎上提煉改編,以金陵十二釵的命運為(wei) 主要內(nei) 容,在敘事上采取傳(chuan) 統章回體(ti) 小說特色,用各自獨立又可串聯成篇的12篇章結構全劇,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內(nei) 核進行深入探究和當代解讀。
導演黎星認為(wei) ,包括《紅樓夢》在內(nei) 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創作的富礦,“經典具有穿越時空的力量,我們(men) 這些創作者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希望用當代解讀和具有現代審美的表達讓更多人願意走進劇場,進而願意走近經典作品、走近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黎星說。
創新語匯
融入多種元素演繹鮮活故事
用芭蕾語匯講述紅色故事,挑戰不小。
《旗幟》的女主演方阿芳認為(wei) ,古典芭蕾作品中的角色大多含蓄優(you) 雅,動作框架感比較明顯,但對於(yu) 紅色題材來說,這樣的演繹不夠有張力,難以讓觀眾(zhong) 共情。“《旗幟》在芭蕾舞的基礎上創新融入了中國舞元素,演員的演繹方式也與(yu) 古典芭蕾不同,舞姿更為(wei) 外放,打破了古典芭蕾不能低頭等要求,展現出中國舞的韻律美,人物形象更鮮活。”方阿芳說。
在《絕對考驗》中,創作者融入多種元素,充分運用了電影的表現手法。例如,作為(wei) 下半場的首個(ge) 舞段,《三百步》加入了川劇器樂(le) 演奏元素與(yu) 舞蹈動作投影呈現,將舞蹈剪影、紗幕布景與(yu) 川劇打擊樂(le) 巧妙融合,在光影交錯、樂(le) 點陣陣、舞蹈動態較量中,將敵我雙方對峙的緊張激烈,主人公心向光明的決(jue) 然選擇演繹得惟妙惟肖。
優(you) 秀的作品離不開細致的打磨。黎星表示,在編舞中,他們(men) 堅持“唯一準確性”,不編多餘(yu) 的動作,不給任何演員多餘(yu) 的表達,每一個(ge) 動作、每一個(ge) 眼神都有精準要求。“現在大家看到的雙人舞舞段數量隻是我們(men) 最初編排總數的1/3左右,不夠好的會(hui) 直接舍棄。”黎星說,每一場演出都會(hui) 有細微的調整。在他看來,對待每一場演出都要始終如一、精益求精,“通過不斷打磨,把好內(nei) 容變得更好”。
精益求精,也是鄒罡對自己和演員們(men) 的要求。他說,為(wei) 了讓演員都找到自己的人物故事線,他們(men) 多次前往廣州起義(yi) 紀念館,還翻閱了許多相關(guan) 曆史記載、人物傳(chuan) 記等,“每次演出完,我們(men) 都會(hui) 多聽聽觀眾(zhong) 及專(zhuan) 家的建議,至今已經修改了四五稿。”
在《熱血當歌》中扮演田漢的青年舞蹈演員張子豪說,接到角色後,他翻閱了大量曆史資料,增加對角色的了解。在表演中,張子豪加入了一些田漢在生活中的小細節,如雙手叉腰、扯扯衣角,人物形象更鮮活。
風格多元
用富有特色的美學表達營造舞台意境
獨特的藝術風貌是吸引觀眾(zhong) 的重要因素。《旗幟》以“多維空間、情感真實、呼應時代”的理念,把嶺南人文風貌與(yu) 當代舞台技術相融合。在舞台設計中,創作者將多個(ge) 三角形的舞台景片作為(wei) 分割空間、投映影像、塑造場麵的重要元素,豐(feng) 富畫麵的層次感和錯落感。
在《絕對考驗》中,重慶山城的地貌特色也被巧妙呈現。偌大的舞台上,高台、樓梯、冰屏投影等組合在一起,打破了傳(chuan) 統舞劇的平麵化表演,還原出山城之感,金屬舞台裝置,讓整個(ge) 舞台表現更具張力。演員們(men) 時而半空起舞,時而隔空對峙,時而伏梯爬行,街舞、探戈等元素的加入讓表演更加多元。
色彩的運用也是舞台表達的重要元素。馬波介紹,《熱血當歌》全劇采用了大量的灰色展現當時的動蕩,而演員的著裝則采用了跳躍的色彩。例如,在開場不久的《卡門》舞段,女演員身著鮮豔飽滿的紅色,再到《四季歌》舞段,女演員的服飾則采用清新的綠色。“在大量灰色的襯托下,演員身上的色彩更加明亮,這也暗示著他們(men) 是迷茫中的曙光。”馬波說。
輕撩帷幔,靜推屏風,演員們(men) 衣袂翩翩,在舞台上徐徐起舞,將《紅樓夢》小說中的描寫(xie) 如畫卷般鋪展開來。如果說《熱血當歌》中色彩的對比和反差格外突出,那麽(me) 民族舞劇《紅樓夢》則傳(chuan) 遞出浪漫唯美的傳(chuan) 統美學色彩。舞台上,既能夠區隔舞台空間又可以營造意境的帷幕,兼具實用性和意向性作用的屏風,富於(yu) 中式美感的長條案幾、折扇、宮燈、轎子等都體(ti) 現著古典雅趣。服裝設計則參考了明清時期的畫作、京昆戲曲和前人繪製的繪本,將“雲(yun) 肩”作為(wei) 設計的主要元素,從(cong) 原著中提取植物花卉反映人物命運和性格的特征,同時又結合現代極簡審美加以創新。“希望給觀眾(zhong) 呈現在古典美學基礎上屬於(yu) 當代的致敬和表達,引發人們(men) 的共鳴,讓更多人在劇場中感受傳(chuan) 統之美。”黎星說。(曹雪盟 王雲(yun) 娜 薑曉丹 常碧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