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村潔淨 景美人文明
內(nei) 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馬鞍山村——
山青村潔淨 景美人文明
本報記者 張 棖
金秋九月,山風微涼。內(nei) 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馬鞍山村,張國利大爺家的小院幹淨整潔,園子裏栽滿果樹、蔬菜和花卉,一派勃勃生機。
門外,楊樹葉隨秋風落下。老人趕緊拿掃把清掃,順手將落葉倒進門口的分類垃圾箱。“這些年,村裏新修了水泥路,裝了太陽能路燈,還配了垃圾清理車。咱們(men) 也得上心,打掃房前屋後,維護環境衛生。”張國利說。
記者隨張國利的老伴兒(er) 趙國俠(xia) 進屋,隻見物品擺放整齊,家具一塵不染。“這拖把桶、圍裙和洗衣粉,都是我在愛心超市用文明積分換來的。”趙國俠(xia) 笑著說。
“要說幹淨方便,最稱心實用的是環保廁所。”趙國俠(xia) 介紹,2019年,村裏開展廁所革命,張國利一家爭(zheng) 取了試點戶,在家裏裝上了微生物降解廁所,改造總花費3500元,政府補貼3000元。
近年來,馬鞍山村堅持黨(dang) 建引領,大力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重點做好垃圾汙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把鄉(xiang) 村建設得更加美麗(li) 。“在加強村莊街巷、古樹名木等鄉(xiang) 村景觀保護的同時,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充分發揮環境保潔員作用,發現衛生死角及時處理。同時,把環境衛生整治問題納入村規民約,劃分農(nong) 戶衛生責任區,房前屋後綠化美化實施農(nong) 戶‘三包’製度,動員廣大群眾(zhong) 參與(yu) 。”馬鞍山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烏(wu) 曉亮介紹。
如今,馬鞍山村道路兩(liang) 側(ce) 全部實現綠化、美化,安裝太陽能路燈204盞。村裏每年還開展爭(zheng) 創“美麗(li) 庭院”活動,張國利家便是“美麗(li) 庭院示範戶”。
臨(lin) 別之際,張國利拎來兩(liang) 串葡萄,“快嚐嚐咱家種的葡萄,今年格外甜哩,就像咱農(nong) 村的小日子,越過越美。”秋風中果香彌漫,房屋錯落有致,街道整潔有序,晚霞染紅了半邊天,美麗(li) 鄉(xiang) 村畫卷令人沉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