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23)》顯示:我國生態恢複成效明顯
光明日報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齊芳20日從(cong) 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獲悉,我國在全球發展倡議合作成果展示高級別會(hui) 議上發布的《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23)》顯示,參照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截至2022年,我國過半環境類為(wei) 主的指標已提前實現2030年目標,生態恢複成效明顯。
報告由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專(zhuan) 項共同完成,已連續5年發布。
報告圍繞7個(ge) 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全球與(yu) 中國尺度的數據產(chan) 品32套,彌補了指標監測的數據空缺,提升了指標監測與(yu) 評估的空間精細度,揭示中國和全球環境變化新動態。
據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主任郭華東(dong) 院士介紹,報告呈現的十大亮點分別是:中國過半環境類可持續發展指標已提前實現2030年目標;全球耕地麵積持續增長;中國糧食生產(chan) 可持續性提升;全球農(nong) 田用水效率明顯增加;中國清潔能源轉型取得顯著進展;全球主要城市公共交通可便利使用人口明顯提高;全球實時碳排放重回上升軌道;中國近海筏式養(yang) 殖分布和結構日益優(you) 化;地球大數據評估發現中國生態恢複成效明顯;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綜合與(yu) 交叉評估發現,中國各地級以上城市指標綜合得分具有明顯的空間差異,城市群的指標發展明顯優(you) 於(yu) 非城市群區域。
2023年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實施中期評估年,報告分析了2010—2022年中國以環境類為(wei) 主的可持續發展指標進展,首次實現中國所有環境類指標係統全麵的中期進展評估。
郭華東(dong) 說:“報告為(wei) 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監測與(yu) 實施提供了科學依據。我們(men) 建議,進一步完善調整可持續發展目標指標體(ti) 係,積極促進基於(yu) 地球大數據的指標分解,打破大數據共享壁壘,推動廣泛應用,充分發揮地球大數據在可持續發展目標評估中的作用。”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22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