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帶一路” 助力全球減貧
作者:萬(wan) 喆(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
貧困是國際公認的“無聲的危機”和人類的天敵,消除貧困是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首要目標。共建“一帶一路”十年,始終把減貧作為(wei) 重要方向,本著開放包容精神與(yu) 共建國家共同努力,通過國際合作凸顯強大的減貧功能,鋪就“減貧之路”“增長之路”,為(wei) 全球減貧事業(ye) 作出突出貢獻。十年再出發,“一帶一路”全球減貧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緊緊抓住發展這個(ge) 最大公約數,培育共建各國發展新動能,不斷推動全球發展倡議落地生根,共同為(wei) 全球發展鋪就和平發展的絕美畫卷。
多措並舉(ju) 推動全球減貧
保障糧食安全築牢減貧基石。十年來,中國與(yu) 共建國家強化農(nong) 業(ye) 合作,建立“一帶一路”農(nong) 業(ye) 合作機製,有效提升了區域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搭建的“一帶一路”農(nong) 業(ye) 合作交流平台促進了農(nong) 業(ye) 合作和中國對外農(nong) 業(ye) 援助,在農(nong) 業(ye) 技術、農(nong) 業(ye) 物資等方麵提供的大量支持,直接促進了相關(guan) 國家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抗自然災害能力和穩產(chan) 高產(chan) 能力。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投資帶動了地區就業(ye) 和脫貧,增強了區域貧困人口獲取糧食和應對糧食危機的能力。國內(nei) 外智庫研究報告表明,中國在非洲的企業(ye) 85%以上雇員實現了本地化,有效帶動了當地人口脫貧,直接增強了相關(guan) 國家貧困人口應對糧食危機的能力。
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減貧根基。共建“一帶一路”通過產(chan) 業(ye) 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項目所在國創造了大量公共就業(ye) 崗位,對相關(guan) 國家的減貧事業(ye) 具有積極作用。世界銀行研究結果表明,若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全部落實,到2030年,每年將有望為(wei) 全球產(chan) 生1.6萬(wan) 億(yi) 美元的收益,占世界經濟總量的1.3%。2015年至2030年,760萬(wan) 人將因此擺脫絕對貧困,3200萬(wan) 人將擺脫中度貧困。
貿易暢通提升減貧活力。2022年,我國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2.07萬(wan) 億(yi) 美元,較2013年翻了一番。絲(si) 路電商充分發揮中國在電子商務技術應用、模式創新和市場規模等方麵的優(you) 勢,推動中國與(yu) 共建國家貿易持續增長,為(wei) 各國人民增加收入提供了堅實保障。“一帶一路”充分挖掘出貿易潛力,構建公平公正的全球貿易體(ti) 係,在加速推進共建國家融入經濟全球化貿易分工的同時直接帶動各國經濟增長,推動減貧取得顯著成效。
教育文化合作增添減貧可持續性。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人口結構偏向年輕化,廣大人民特別是年輕人主觀上有著強烈的職業(ye) 發展訴求,但部分國家職業(ye) 教育發展水平較低,需要更多職業(ye) 培訓項目。以非洲國家為(wei) 例,非洲人口中15歲以下的人口占比達40%,30歲以下的人口占比高達70%。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框架下,一批涉及鐵路、自動化、機械、新能源的魯班工坊在非洲落地生根,加快技術技能人才培訓。2023年8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hui) 晤期間舉(ju) 辦中非領導人對話會(hui) 。會(hui) 後,中方發布《中非人才培養(yang) 合作計劃》,提出了培養(yang) 現代化治理人才、培養(yang) 經濟社會(hui) 發展人才、培養(yang) 科教創新人才、培養(yang) 改善民生福祉人才,進一步推動中非“實施能力建設行動”,支撐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為(wei) 減貧提供人才保障。
分享減貧經驗 落實全球發展倡議
“一帶一路”為(wei) 分享中國減貧經驗提供渠道保障。中國生動的減貧實踐孕育了豐(feng) 富的減貧經驗,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中國方案。2022年6月,中國政府推動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hui) 晤期間舉(ju) 辦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hui) ,成立了國際民間減貧合作網絡,積極籌建了全球減貧與(yu) 發展夥(huo) 伴聯盟,邀請相關(guan) 國際組織、政府機構、智庫、社會(hui) 組織和致力於(yu) 促進全球減貧的企業(ye) 等多元主體(ti) 參與(yu) ,推動減貧平行經驗分享。“中國-東(dong) 亞(ya) 扶貧示範合作項目”在柬埔寨、老撾、緬甸等“一帶一路”重點國家介紹“整村推進”減貧經驗,分享中國“精準扶貧”路徑,製定了完善公共設施、精準脫貧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全球發展倡議為(wei) “一帶一路”減貧提供思路保障。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把“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確定為(wei) 首要目標。全球發展倡議將減貧擺在重點合作領域,契合了國際社會(hui) 對消除貧困的迫切期待,順應了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全球發展倡議著眼全球發展麵臨(lin) 的挑戰和機遇,將減貧作為(wei) 首要重點合作領域,為(wei) 推動和促進全球發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全球發展倡議得到10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支持,70多國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近200個(ge) 務實合作項目被納入全球發展倡議項目庫。
推動“一帶一路”減貧可持續發展
當今世界,變亂(luan) 交織,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成為(wei) 常態,全球範圍內(nei) 地緣衝(chong) 突和政治動蕩上升,2022年人類發展指數30年來首次下降,全球減貧成果受到影響。全球極端貧困人口上升,以減貧和糧食安全為(wei) 核心的全球可持續發展麵臨(lin) 重大挑戰。在這重要關(guan) 頭,更需要全球攜手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未來共建“一帶一路”全球減貧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著眼“兩(liang) 個(ge) 大局”,在共建“一帶一路”促進全球減貧方麵積極有為(wei) ,穩妥推進。
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關(guan) 係。堅持發展是解決(jue) 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堅定不移將減貧作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和全球發展倡議的重要任務,在國際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推進全球減貧事業(ye) 的發展。同時,要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關(guan) 係,堅持正確的義(yi) 利觀,提升共建國家產(chan) 業(ye) 升級水平。
統籌政府和市場的關(guan) 係。全球減貧合作中,充分發揮有效市場、有為(wei) 政府作用,使其相互促進、相互補充。一是加強對外援助推動全球減貧的作用。切實將共建“一帶一路”的減貧功能和發展援助有機結合,發揮好發展援助對全球減貧的最大效益。二是發揮好企業(ye) 的減貧社會(hui) 責任。要強調“一帶一路”建設是以市場需求為(wei) 導向,遵循商業(ye) 規則、政府推動、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這是中國政府對“一帶一路”的指導性原則。
進一步促進發展能力建設。要更加突出在共建“一帶一路”減貧合作中的“造血功能”,針對一些共建國家基礎設施滯後、人才不足、資金短缺三大發展瓶頸,通過金融扶持、發展股權基金等形式,幫助他們(men) 增強自身發展能力建設,更好融入全球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從(cong) 而為(wei) 全球減貧事業(ye) 注入新活力。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25日 16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