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以科技創新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09-28 10:37: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郭 捷(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高質量發展是創新驅動的發展,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當前,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加強科技創新也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增強經濟發展內(nei) 生動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推動西部地區深度參與(yu) 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

  加強創新驅動的頂層設計。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必須依靠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實現動力變革和動能轉換。要發揮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優(you) 勢,完善科技創新體(ti) 製機製,加強創新驅動的頂層設計。立足西部地區實際,因地製宜發展契合西部地區的科技創新體(ti) 係,打造獨具特色的創新高地。圍繞產(chan) 業(ye) 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chan) 業(ye) 鏈,推動科技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深度融合,全麵提升產(chan) 業(ye) 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市場對創新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發揮企業(ye) 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ti) 作用,引導企業(ye) 成為(wei) 研發投入、組織創新和成果轉化的主體(ti) ,讓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湧現出來。

  深化東(dong) 西部科技合作。東(dong) 西部科技合作是完善區域科技創新體(ti) 係,推動區域和跨區域協同創新的重要舉(ju) 措,對於(yu) 提升西部地區創新能力和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具有重要意義(yi) 。要深化跨區域科技合作,健全東(dong) 西部科技合作體(ti) 係,加強技術轉移合作,促進創新要素跨區域有序流動和高效集聚。完善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布局,支持西部地區在特色優(you) 勢領域優(you) 先布局建設國家級創新平台和大科學裝置。在西部地區布局建設一批應用型本科高校、高職學校,支持“雙一流”高校對西部地區開展對口支援,激發企業(ye) 、高校、科研院所等各類創新主體(ti) 的活力。

  推動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科學技術具有世界性、時代性,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必須走開放創新之路。要充分發揮西部地區的區位優(you) 勢,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yu) 共建國家科技合作,采取多種方式聯合開展重大科研攻關(guan) 。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充分發揮西部地區的區位和資源優(you) 勢,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推動產(chan) 學研協同配合,把重點經貿項目合作與(yu) 科技人文交流緊密結合起來。支持鼓勵我國有條件的企業(ye) 建立海外研發中心,不斷擴展西部地區發展空間,在開放合作中提升創新能力,增加科技創新的成果產(chan) 出與(yu) 市場化應用。

  促進綠色技術創新。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代表當今科技和產(chan) 業(ye) 變革方向。要充分發揮綠色技術創新在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全麵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生態環境汙染。大力推進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標準創新,全麵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綠色化水平。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強化生態環境領域技術與(yu) 信息、生物、材料等變革性技術的交叉融合創新。聚焦生物育種、耕地質量、智慧農(nong) 業(ye) 、農(nong) 業(ye) 機械設備、農(nong) 業(ye) 綠色投入品等關(guan) 鍵領域,加快研發與(yu) 創新一批關(guan) 鍵核心技術及產(chan) 品,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綠色發展。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