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吃蟹正當時 營養師提示:四類人吃蟹要謹慎
央廣網北京10月11日消息 入秋後,螃蟹都要為(wei) 入冬做準備,體(ti) 內(nei) 存滿了蟹黃和蟹膏。因此,這時的螃蟹最為(wei) 肥美。
除了滿足口腹之欲,螃蟹還具有豐(feng) 富的營養(yang) 價(jia) 值。北京兒(er) 童醫院順義(yi) 婦兒(er) 醫院臨(lin) 床營養(yang) 科醫生馬啊琴介紹,每100克可食用部分的螃蟹肉,含有17.5克的蛋白質。並且,螃蟹中必需脂肪酸的構成也十分豐(feng) 富,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為(wei) 1:1:1。蟹肉中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DHA、EPA的含量也比較高,對調控脂代謝、減輕慢性炎症反應十分有益。
螃蟹的美味、營養(yang) ,令人陶醉。但安全吃蟹,還要做到燒熟煮透,避免生食。避免一次食用過多,以免導致腹痛、腹瀉。馬啊琴提醒,對於(yu) 以下四類人群,食用時更須謹慎。
過敏人群:海鮮中富含大量的異種蛋白,這些異種蛋白直接或間接激活免疫細胞,引起化學介質釋放,繼而產(chan) 生一係列複雜的生物化學反應,抗體(ti) 抗原共同作用,會(hui) 誘發人體(ti) 出過敏症狀。因此,過敏體(ti) 質、有皮膚病、哮喘人群等,都應謹慎食用。
痛風患者:海鮮味道鮮美,源於(yu) 其豐(feng) 富的嘌呤。但對高尿酸血症和痛風人群來說,就需要嚴(yan) 格限製了。另外,大量飲酒會(hui) 使得嘌呤加速生成尿酸,且抑製尿酸排泄,誘發痛風。因此,海鮮加啤酒也被大家戲稱為(wei) “痛風套餐”。
消化功能差的人群:海鮮屬於(yu) 寒涼食物,對於(yu) 消化功能差的老人、小孩和胃腸道疾病患者來說,大量食用會(hui) 加重胃腸道負擔,容易發生腹痛、腹瀉,最好一次不要大量食用。
甲亢患者:甲狀腺功能亢進人群需嚴(yan) 格限製碘的攝入。貝類、蝦皮等海鮮的含碘量較高,經常食用可能會(hui) 加重甲亢症狀,引發複發;小黃魚、帶魚、基圍蝦、梭子蟹等海鮮的含碘量不高,可少量食用。各類海鮮含碘量不同,一般情況下海蟹高於(yu) 河蟹,需謹慎、少量食用。
如何選購安全新鮮的螃蟹?馬啊琴給出3個(ge) 要點:
1.選蟹時要選蟹殼青而蟹腹白的;
2.新鮮的蟹類將其翻過來,能迅速翻身;
3.用手觸碰蟹眼,眼珠靈活轉動,或是口吐泡泡,發出聲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