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水稻綠色高效無人化栽培技術體係形成

發布時間:2023-10-25 10:33:00來源: 科技日報

  水稻綠色豐(feng) 產(chan) 優(you) 質高效無人化栽培技術現場觀摩評議會(hui) 近期在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舉(ju) 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教授張洪程科研團隊向來自全國科研院校、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基地等單位的150多名觀摩者重點推介了水稻綠色豐(feng) 產(chan) 優(you) 質高效無人化栽培技術體(ti) 係。

  張洪程介紹,10年來,該校科研團隊圍繞區域水稻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需求與(yu) 亟須解決(jue) 的重大技術難題,依托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重大引領性技術、全國農(nong) 業(ye) 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等項目,通過建立跨界協同創新聯合體(ti) ,開展係統性研究與(yu) 攻關(guan) 、優(you) 質豐(feng) 產(chan) 高效水稻品種選育與(yu) 篩選、水稻豐(feng) 產(chan) 優(you) 質高效協同栽培技術、水稻現代化耕作栽培與(yu) 無人化作業(ye) 技術研究及示範應用等,突破了一批關(guan) 鍵技術難題,形成了水稻綠色豐(feng) 產(chan) 優(you) 質高效無人化栽培技術體(ti) 係。

  “近年來,我們(men) 科研團隊還在江蘇等地建立水稻機插無人化栽培技術、旱直播無人化栽培技術、水直播無人化栽培技術3種示範種植與(yu) 推廣應用模式,輻射周邊地區,助力區域優(you) 質稻米品牌的開發,推動稻米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揚州大學農(nong) 學院副院長魏海燕教授說。

  據了解,今年張洪程院士科研團隊與(yu) 泗洪縣合作共建的試驗創新基地,重點示範綠色優(you) 質雜交稻超高產(chan) 無人化栽培技術,優(you) 選了沭優(you) 52-125和沭優(you) 52-126兩(liang) 個(ge) 雜交水稻組合,並配套應用硬地硬盤微噴灌育秧技術、北鬥導航無人機插技術等。兩(liang) 塊示範田均於(yu) 5月31日播種,每盤播種量90克,6月20日移栽,秧齡20天,畝(mu) 栽插1.23萬(wan) 穴,每穴栽插2苗,理論秋收畝(mu) 產(chan) 均可達900公斤以上。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康振生、柏連陽等組成的評議組一致認為(wei) ,該成套技術是水稻生產(chan) 從(cong) 機械化走向以智能化為(wei) 核心支撐的無人化生產(chan) 的創新,不僅(jin) 大幅度提高了稻作科技含量與(yu) 作業(ye) 舒適度,而且利於(yu) 水稻規模化標準化穩定豐(feng) 產(chan) 優(you) 質高效,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夏凡 胡群 胡雅傑)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