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大病不出自治區、小病不出縣鄉區——醫療人才“組團式”支援成效顯著

發布時間:2023-10-26 10:1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金振婭

  10月25日,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副司長邢若齊在國家衛健委“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主題係列新聞發布會(hui) 上透露,近年來,中組部與(yu) 國家衛健委等相關(guan) 部門共同組織實施醫療人才“組團式”支援工作,先後確定了支援西藏“1+7”(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和7家地市級人民醫院)和支援新疆“7+1”(7家地市級人民醫院和兵團第一師人民醫院),並於(yu) 2021年將西藏的13個(ge) 縣人民醫院納入支援範圍。截至目前,已向西藏、新疆選派高水平人才3175名。邢若齊同時透露,“組團式”援青工作已於(yu) 2023年7月啟動,將青海六個(ge) 自治州人民醫院納入支援範圍,目前正在進行援青醫療人才的選派工作。

  受援醫院一批重點專(zhuan) 科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有到強

  “受援醫院醫療服務能力不斷增強,醫療人才‘組團式’支援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據邢若齊介紹,西藏“1+7”受援醫院2022年開展四級手術占比提高至8.8%,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個(ge) 百分點。經過初步推算,13家受援縣醫院目前闌尾炎微創手術等三級手術占比也從(cong) 上一年度的14.8%提高至37.4%。新疆“7+1”受援醫院出院患者病例組合指數穩中有升,低風險病例組死亡率維持在較低水平。

  新疆衛健委副主任鄒小廣介紹,2016年以來,8家受援醫療醫院實現了一批重點專(zhuan) 科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有到強的轉變。截至2022年,臨(lin) 床專(zhuan) 科從(cong) 180個(ge) 增至258個(ge) ,實現了國家重點專(zhuan) 科零的突破,三四級手術比重由48.6%提高到57.8%,轉診率從(cong) 1.54%降低到1.2%。同時,特色專(zhuan) 科漸成規模,實現了新疆首個(ge) 藥物臨(lin) 床試驗基地的突破,建立首個(ge) 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和首個(ge) 自治區臨(lin) 床醫療研究中心以及首個(ge) ECMO救治團隊等;8家醫療機構緊緊圍繞急危和重症,建立並完善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shang) 中心、高危孕產(chan) 婦救治中心和新生兒(er) 救治中心。

  鄒小廣表示,通過援疆專(zhuan) 家的坐診、義(yi) 診、會(hui) 診、遠程會(hui) 診等多種方式,新疆總體(ti) 實現了“大病不出自治區、一般病不出地州市、頭疼腦熱小病不出縣鄉(xiang) 區”的目標。

  造就一支帶不走的高水平醫療隊伍

  “為(wei) 了加大培養(yang) 人才力度,我們(men) 累計為(wei) 西藏、新疆等幫帶醫療團隊千餘(yu) 個(ge) 、醫務人員7678名。受援醫院也有計劃有步驟地派出了4357名醫務人員到對應的支援醫院進修培訓。”邢若齊介紹,2022年,西藏、新疆受援醫院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醫生占比分別達到9.6%和12.2%。重症、兒(er) 科等緊缺專(zhuan) 業(ye) 醫師數量分別有不同程度增長,為(wei) 實現“大病不出區”奠定了較為(wei) 堅實的人才基礎。

  “輸血”不如“造血”,對於(yu) 支援醫院來說,為(wei) 受援地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尤為(wei) 重要。江蘇省人民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丁強曾經援疆擔任新疆克州人民醫院院長,據他介紹,江蘇省衛健委選派了全省9家最好醫院的醫生組團支援新疆克州人民醫院,實行了當地科主任和援疆主任“雙主任製度”,一個(ge) 管業(ye) 務、管帶教,另外一個(ge) 注重日常工作的推進。從(cong) 2016年至今,以“團隊帶團隊”“以院包科”“師帶徒”的方式重點支援了30多個(ge) 專(zhuan) 科,與(yu) 330多名當地醫務工作者結成了師徒。

  “針對當地人民群眾(zhong) 就醫需求和受援地醫療機構的實際情況,選派的專(zhuan) 業(ye) 人員包括急診重症科、婦產(chan) 科、兒(er) 科等一些稀缺科室,也有麻醉、檢驗、病理等綜合科室。”上海市衛健委副主任虞濤介紹,上海市已向西藏、新疆、青海選派了高層次醫療人才900餘(yu) 名。上海將根據受援地需求,不斷優(you) 化調整支援隊伍,著力培植一批好醫院,造就一支帶不走的高水平醫療隊伍。

  受援醫院管理科學水平持續提升

  “支援工作不僅(jin) 帶去了醫療技術,也注重加強受援醫院管理能力的提升,推動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製度,提高醫院信息化水平。”邢若齊表示,在受援醫院,多學科診療、分娩鎮痛、日間手術等一批新型醫療服務模式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

  談及經驗,丁強說,他們(men) 的主要做法是加強製度建設,注重人才培養(yang) ,開展績效考核機製改革,向責任重、風險高、工作量大、技術領先的優(you) 秀人才和崗位傾(qing) 斜。同時,堅持問題導向,員工提出的問題和困難就是工作的努力目標,“我們(men) 剛去的時候,第一年職代會(hui) 收集了83個(ge) 問題,到2019年職代會(hui) 的時候,就隻有38個(ge) 問題了”。

  一些受援地區海拔較高,條件艱苦,醫療隊員在高強度工作的同時,身心健康也麵臨(lin) 嚴(yan) 峻考驗。“在政策設計之初,我們(men) 就把醫療隊員的健康保障作為(wei) 一項重要任務,各支援省份在出發前要為(wei) 醫療隊員做好全麵體(ti) 檢,赴高海拔地區的醫療人才要做低氧適應性訓練。隊員一旦出現身體(ti) 不適,要及時調整、休整、調換。”邢若齊表示,在工資待遇方麵,醫療隊員在支援工作期間享受原工作單位同類同級人員的各項福利待遇,同時享受受援地所在地區同類人員的地區津貼;在職稱晉升方麵,可按規定申報專(zhuan) 業(ye) 技術職稱,在同等條件下優(you) 先評審。綜合管理人員支援期間表現特別優(you) 秀的,返回後同等條件下優(you) 先考慮提拔使用。

  經過多年醫療人才“組團式”支援工作,西藏、新疆醫療服務能力有了階段性提升,但邢若齊也坦言,從(cong) 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和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第三方評估結果上看,受援醫院與(yu) 西部地區平均水平仍存在差距,幫扶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邢若齊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在四個(ge) 方麵重點推進:著力提升醫院管理水平,結合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結果,健全受援醫院學科體(ti) 係和管理體(ti) 係,加強病案、運營管理隊伍建設;優(you) 化“以院包科”支援工作機製,繼續聚焦卒中、胸痛、創傷(shang) 等急診急救五大中心建設和特色重點專(zhuan) 科建設,進一步加強高原病研究與(yu) 防治工作,著力解決(jue) 高原醫學研究的重大課題;堅持雙向考核,重點考核幫帶成效和跟學成果,考核結果與(yu) “師徒”雙方的職級晉升、薪酬待遇等掛鉤;著力拴心留人,完善激勵保障措施,確保培養(yang) 出來的人才在當地持續服務較長時間,鼓勵支援人才延長服務期限或留在受援地工作。

  (光明日報喀什10月25日電)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26日 09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