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空跑、難運轉 城鄉公交“暢”跑需邁幾道坎?
共享單車、城市軌道交通、網約車等交通方式越發多元,公交車生存空間受到擠壓,燃油、購車、運營等成本高企……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深入多地調查發現,一些地方城鄉(xiang) 公交由於(yu) 諸多因素疊加導致運營長期虧(kui) 損,為(wei) 了改變當前困境,公交公司紛紛開辟新業(ye) 務:在公交場站安裝充電樁麵向社會(hui) 車輛充電、購買(mai) 車輛經營租車業(ye) 務、公交車出租當“婚車”。但“業(ye) 務創新”的實踐結果並不樂(le) 觀,部分公交公司仍然“負債(zhai) 前行”。
部分城鄉(xiang) 公交運營狀況不佳
城鄉(xiang) 公交線路多、站點多,運行時間長、區域覆蓋廣,長期以來為(wei) 群眾(zhong) 出行提供諸多便利。不過記者近期深入多地調查發現,城鄉(xiang) 公交空跑、虧(kui) 損現象越發多見。
貴州某縣目前隻有一家公交客運公司。公司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目前公司共有員工80人,其中駕駛員56人,正常運行車輛43台,其中新能源車22台。從(cong) 運營狀況看,縣城區域4條線+1條鄉(xiang) 鎮專(zhuan) 線+1條訂製專(zhuan) 線,全年下來“難保本”。“駕駛員每人每月工資4300元左右,整個(ge) 公司一年下來駕駛員工資要300萬(wan) 元,這是很大一筆開支,而實際上一天下來他們(men) 的毛收入也就1萬(wan) 元左右。除去油費電費等開支,一年下來收益可想而知。”這位負責人坦言,隻能想方設法保運轉。
近年來,這家公司拓展了一些業(ye) 務,在全力做大“蛋糕”的基礎上,爭(zheng) 取彌補公交車運營產(chan) 生的虧(kui) 損。除了站台、車身廣告外,這家公司於(yu) 2017年購置了52台小型車輛,開展租車業(ye) 務,雖然到現在共盈利600萬(wan) 元,但真正到賬隻有200萬(wan) 元。公司目前還有800多萬(wan) 元負債(zhai) ,下一步想要拓展新業(ye) 務麵臨(lin) 資金難題。
貴州省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裏市的一家公交公司,目前有公交車330多台,其中新能源車309台。公司有駕駛員590人,平均年齡42歲,流動性不大,他們(men) 每人每月工資4300元左右,非駕駛員工資普遍在3000元左右,人工工資一個(ge) 月大約400萬(wan) 元。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台車每天毛收入800多元,從(cong) 今年前三季度運營來看,公司毛收入8000萬(wan) 元,虧(kui) 損超千萬(wan) 元。
根據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完成城市客運量454.2億(yi) 人次,同比增長15%,其中完成城市公交客車客運量為(wei) 198.65億(yi) 人次,同比增長隻有4.6%。從(cong) 今年初開始,陝西、黑龍江、河北等地陸續出現部分公交線路停運的現象。
多重因素疊加導致運營難
公交車屬於(yu) 公益性強的交通方式,不以盈利為(wei) 根本目的。但與(yu) 此同時,作為(wei) 經營主體(ti) ,正常運轉是其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保障。記者深入多家公交公司采訪發現,隨著網約車、共享單車、城市軌道交通等交通方式多元發展,城鄉(xiang) 公交車客源被嚴(yan) 重分流,客運量持續下降甚至出現“斷崖式下滑”,營收銳減甚至產(chan) 生大量債(zhai) 務。加上補貼不到位、規劃不合理等方麵原因,有的城鄉(xiang) 公交甚至直接停運。
生存空間被擠壓。記者采訪的多家公交公司管理人員透露,現在公交車客源越來越少,上下班高峰期之餘(yu) ,甚至出現“空跑”現象。西部某省會(hui) 城市,正規出租車目前有2萬(wan) 多台,網約車數量已經超過這個(ge) 數,不具備客運資質的黑車還有很大數量。該省會(hui) 城市一家公交公司多名駕駛員介紹,除了上下班高峰期,其餘(yu) 時間車上乘客很少,三五名乘客的現象常見。
“高峰期上來一車人,大多數都是免票或者半票,老年人和學生群體(ti) 成了主要客源。”貴州某縣一家公交公司副總經理告訴記者。到了寒暑假,公交車收入大幅下滑。貴州省江口縣的公交車輻射全縣80%以上村莊,為(wei) 民眾(zhong) 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多名管理人員介紹,現在客源逐步流失,加之運營成本高、優(you) 惠群體(ti) 數量大,公司運營比較困難。
盡管公交車公益屬性強,從(cong) 購車到燃油再到票價(jia) ,有相應補貼,但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相關(guan) 補貼越來越少,有的補貼難以兌(dui) 現,加劇了城鄉(xiang) 公交運營難。
以新能源公交車購車補貼為(wei) 例,2019年,10.5米長單價(jia) 大約70萬(wan) 元的新能源公交車,通過補貼之後,公交公司隻需要50多萬(wan) 元就可以購入。但目前不再有購車補貼。“今年本打算再購入16台,但是很糾結,一方麵想買(mai) 新能源車,每天用電隻需要四五十元,但購車成本高,並且電池更換費用昂貴,另一方麵想繼續用燃油車,但是每天耗費大,需要三四百元油費。”一家公交公司的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除了交通部門直補兌(dui) 現比較及時外,部分地方由於(yu) 多方麵原因,相關(guan) 補貼到位遲緩。
運營成本高企也是製約公交車企業(ye) 發展的重要原因。除車輛購置成本外,電價(jia) 、水價(jia) 、油價(jia) 、工資等方麵成本都有逐年上漲趨勢,而票價(jia) 多年保持不變,導致虧(kui) 損越發多見。多位公交公司負責人表示,雖然公交車運營不是為(wei) 了最大化爭(zheng) 取利潤,但作為(wei) 一家企業(ye) ,隻有實現良性運轉,才能形成持續健康發展的局麵。
駕駛員工資是公交公司成本的“大頭”,目前還呈上升態勢。對於(yu) 持有A證的駕駛員,除了五險一金外,如果不從(cong) 工資上及時足額保障,一些人會(hui) 選擇離職,到外麵市場上當專(zhuan) 職駕駛員。加之,燃油補貼取消,新能源公交車電費無優(you) 惠,公交廣告市場影響力小等方麵因素,公交車運營難狀況進一步加劇。
多措並舉(ju) 助推公交車“跑”得遠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要想破除城鄉(xiang) 公交目前的困境,需多管齊下。
首先,需要合理拓展業(ye) 務。因地製宜拓展訂製公交,是一種有益探索。對於(yu) 城市周邊的鄉(xiang) 村旅遊打卡點、綠色果蔬集散地,業(ye) 內(nei) 人士建議在合理定價(jia) 基礎上向這些地方延伸公交車業(ye) 務。比如,貴州省黔東(dong) 南州凱裏市,目前開通了開往“村BA聖地”——台江縣台盤村的專(zhuan) 線。該公交公司總經理吳建德說,通過合理布局、合理定價(jia) ,訂製公交可能會(hui) 成為(wei) 客運流量的一個(ge) 增長點。
多位交通設計領域專(zhuan) 家認為(wei) ,對於(yu) 旅遊資源比較豐(feng) 富、高鐵網絡相對發達的地方,訂製公交有發展空間。不過車型的選擇應深入研究,要從(cong) 舒適度、票價(jia) 、速度等方麵綜合考量,以乘客的體(ti) 驗感換取知名度和發展空間。
其次,城鄉(xiang) 公交車運營是民生問題,涉及大量駕駛員、管理人員和乘客,輻射麵比較廣,相應的補貼應及時到位。記者采訪的公交公司管理人士期待票價(jia) 優(you) 惠等補貼及時兌(dui) 現,特別是縣域公交公司,補貼及時到位才能產(chan) 生“小錢撬動大錢”的效應,下一步業(ye) 務拓展才有基礎。
“期待政策落實到位。”上述公交公司管理人士表示,比如,今年10月,交通運輸部等九部門和單位印發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續發展相關(guan) 意見,包括落實運營補貼補償(chang) 政策,以及開通通勤、通學、就醫等訂製公交線路等。貴州省凱裏市交通運輸發展中心主任馮(feng) 鏡鋼等表示,隻有加強政策落實、部門協同,公交車才能跑得遠、跑得好。
此外,公交出行是一種綠色出行方式,特別是新能源公交,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應加大推廣宣傳(chuan) 。貴州省江口縣公交公司副總經理鄧培豐(feng) 等認為(wei) ,盡管新能源公交車普及力度很大,但應該加大宣傳(chuan) 力度,讓更多民眾(zhong) 選擇乘坐公交車。一方麵,可以通過品牌營銷提升城鄉(xiang) 公交車知名度,以吸引更多乘客;另一方麵,應建立輻射範圍更廣泛、補貼方式更多元的優(you) 惠機製,讓更多群體(ti) 特別是年輕群體(ti) 選擇乘坐公交車。
一些業(ye) 內(nei) 人士還建議,鼓勵更多社會(hui) 力量支持公交車發展。以江口縣為(wei) 例,隨著新能源公交車逐步取代燃油車,2022年縣農(nong) 信社將公交公司600萬(wan) 元貸款進行降息,利率從(cong) 8.2%下降到5.5%,降低了公交公司的融資成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