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節水治水 涵養綠色動能(美麗中國)

發布時間:2023-10-30 10:2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湖南郴州修複生態環境,加強水資源保護

  節水治水 涵養(yang) 綠色動能(美麗(li) 中國)

  本報記者 吳齊強 孫 超

  核心閱讀

  湖南郴州水資源豐(feng) 富。近年來,郴州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不斷激活水經濟,蹚出一條因水而美、因水而興(xing) 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湖南郴州是湘江、贛江、北江三大水係的重要源頭,水資源豐(feng) 富。2019年5月,國務院批複同意郴州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

  4年來,郴州堅持“綠水青山樣板區、綠色轉型示範區、普惠發展先行區”定位,把水安全、水生態、水環境、水資源、水產(chan) 業(ye) 、水科技、水文化、水管理8個(ge) 方麵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來考慮、謀劃,全方位立體(ti) 式節水管水治水護水。

  嚴(yan) 格管理,保護水環境

  地處湘江上遊的郴州市臨(lin) 武縣三十六灣是郴州重要的有色金屬采選、冶煉區之一。幾代人在此采礦、選礦,廢水和尾砂直接排入甘溪河河道。

  “郴州有最好的水,也有最差的水,這是以前人們(men) 對郴州水的印象。”郴州市科技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肖亮說。

  曾在三十六灣上遊一家大型礦山工作的趙誼還記得以前的畫麵。“尾礦淤積,河道越來越淺、越來越窄,山洪常常把尾礦衝(chong) 到田裏。附近甘溪坪村臨(lin) 水而居的一些村民隻能舉(ju) 家往山上搬。” 趙誼說,有一年,尾礦還衝(chong) 毀了下遊的一些農(nong) 田,良田變成了石頭灘。

  守護一江碧水刻不容緩,而治水必先治礦。2013年,三十六灣礦區治理納入湖南省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複“一號重點工程”範疇。2018年,三十六灣礦區成功申報國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工程試點。10年來,三十六灣礦區治理工程累計投入資金20億(yi) 元。2022年,甘溪河馬家坪電站大壩斷麵曆史性地實現了“消劣”目標。

  從(cong) 亂(luan) 采亂(luan) 排,到企業(ye) 整合、礦山修複,回想過去的幾十年,如今已是臨(lin) 武縣南方礦業(ye) 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的趙誼頗有感觸。

  “以前幹采礦,從(cong) 來沒想過要保護水資源。現在可不一樣,用水要辦取水證,付費利用;排水要達標排放,回收處理;尾礦隻減不增,綜合利用。”趙誼算了筆賬,按照每年40萬(wan) 噸的采選量,如果不回收利用,每天都要排水2萬(wan) 噸。如今經過回收處理,每天排水量隻有1000噸左右。

  最差的水,重拳治理;最好的水,悉心嗬護。

  郴州資興(xing) 市東(dong) 江湖,水質Ⅰ類,蓄水量超過80億(yi) 立方米。資興(xing) 市一方麵執行最嚴(yan) 格準入製度,近10年來先後否決(jue) 了總產(chan) 值達600億(yi) 元的可能影響水環境的投資項目;一方麵製定鄉(xiang) 鎮的生活汙水處理、船舶汙水收集轉運處理等一係列水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和製度,完成35公裏環湖截汙管網工程,規範整治環湖373家民宿、農(nong) 家樂(le) 等,全部實現達標排放,全麵建成環湖鄉(xiang) 鎮集鎮汙水處理廠。

  2022年,郴州市省控及以上斷麵達標率100%,13個(ge) 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100%,東(dong) 江湖持續保持Ⅰ類水質。

  優(you) 水優(you) 用,激活水經濟

  走進資興(xing) 東(dong) 江湖大數據中心製冷機房,可見直徑超過半米的輸水管道有序排列,將河底冷水源源不斷地送到板式換熱器中。經過換熱器降溫的冷空氣進入數據機房,帶走計算機高速運算產(chan) 生的熱量。河底冷水則分流至回水管道,重新排入河道。

  “經過這一過程,冷水僅(jin) 升溫3攝氏度,對水質和生態影響可控,卻為(wei) 發展大數據產(chan) 業(ye) 提供了寶貴的助力。”湖南雲(yun) 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雷建軍(jun) 說。

  東(dong) 江湖常年水溫在4至12攝氏度之間。一次偶然在東(dong) 江湖旅遊的經曆,讓雷建軍(jun) 產(chan) 生了利用東(dong) 江湖低溫湖水給數據中心供冷的設想。經過幾年的論證和建設,2017年6月,東(dong) 江湖大數據中心一期工程投入運營。“實際運行下來,比傳(chuan) 統數據中心節能35%以上。”雷建軍(jun) 說。

  依托東(dong) 江湖這一巨大的天然冷源寶庫,資興(xing) 市在東(dong) 江灣規劃建設了集數據中心和大數據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於(yu) 一體(ti) 的東(dong) 江湖大數據產(chan) 業(ye) 園。相比采用電力製冷,園區全麵達產(chan) 後,一年可節約用電52億(yi) 千瓦時,相當於(yu) 年節約標準煤178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54萬(wan) 噸。

  郴州市北湖區仰天湖瑤族鄉(xiang) 廖家洞村地處深山,附近有一片吸引著不少遊客的高山草原——仰天湖大草原。2021年開始,村裏的民宿從(cong) 零起步,已發展到近100家。這一變化,離不開仰天湖大草原失而複得的那一泓碧水。

  過去,因無序放牧等原因,仰天湖大草原草場毀損、土地沙化,令人望而卻步。2020年以來,郴州對仰天湖大草原實施禁牧封育、清理淤泥、修複壩體(ti) 等一係列保護措施。如今,草原綜合植被覆蓋率從(cong) 2019年的64%提高至95%,仰天湖水麵也由過去的20餘(yu) 畝(mu) 擴大至70畝(mu) 。

  “為(wei) 了保護生態,景區每年開放運營半年,剩下的時間都用來進行生態養(yang) 護。”仰天湖大草原景區負責人劉華東(dong) 說。

  “郴州將把山水畫卷轉化成發展答卷,把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勝勢,走出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yu) 綠色發展的新路子。”郴州市委書(shu) 記吳巨培表示。

  做好水科普,以水產(chan) 業(ye) 促振興(xing)

  了解水循環,體(ti) 驗水力發電,感受不用電的“水空調”供暖供熱……郴州東(dong) 江灣旁的郴州水世界展覽館,因水科普教育而生。

  圍繞“水是什麽(me) 、水很重要、水還這麽(me) 有趣”,郴州水世界展覽館利用5G、三維建築投影、AI智能、體(ti) 感互動等新媒體(ti) 技術,營造了360度沉浸式、互動性觀展體(ti) 驗。

  除了水科普,郴州同時加快推進節水型社會(hui) 創建。截至目前,郴州8個(ge) 縣市區建成節水型社會(hui) 建設達標縣,建成節水型企業(ye) 、單位和居民小區370個(ge) 。

  一灣碧水潤萬(wan) 家,一條河流促發展。治理保護齊發力,郴州西河沿岸正走在以水產(chan) 業(ye) 促振興(xing) 的路上。

  先在瓦灶村吃一碗正宗的棲鳳渡魚粉,再悠閑地漫步於(yu) 板屋村竹海公園,而後再去崗腳村、吳山村欣賞一下青磚黛瓦、小橋流水……這是郴州市民肖建軍(jun) 一家西河兩(liang) 天一夜自駕遊安排的一部分。

  西河流經郴州4個(ge) 區縣、9個(ge) 鄉(xiang) 鎮、52個(ge) 行政村,過去因為(wei) 行政區劃限製,西河的開發沒有成體(ti) 係。郴州市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以來,西河沿線打破城鄉(xiang) 壁壘、區域壁壘,兩(liang) 岸景觀、產(chan) 業(ye) 以水為(wei) 依托,連成一線,形成了西河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帶。截至目前,郴州西河沿線累計建成旅遊步道251公裏,完成供水工程養(yang) 護項目近300處,農(nong) 田水利基礎設施177個(ge) 。2022年,西河沿線成功創建了21個(ge) 湖南省級美麗(li) 鄉(xiang) 村示範村。

  今年3月,郴州市出台了《郴州市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新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明確將水環境的治理與(yu) 生態保護結合起來,將水資源的利用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結合起來,將水產(chan) 業(ye) 的發展與(yu) 科技創新結合起來。提出到2025年,郴州將把國家創新示範區建設成為(wei) 國家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yu) 綠色發展的典範,基本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產(chan) 業(ye) 結構、生產(chan) 方式和生活方式。

  “郴州有獨特的山水資源和產(chan) 業(ye) 發展的優(you) 勢,可持續發展的條件極為(wei) 優(you) 越。未來,湖南將持續講好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故事,把郴州建設成為(wei) 人與(yu) 水和諧共生的示範城市。”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chuan) 部部長楊浩東(dong) 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10月30日 12 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