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告別“圈養”:讓課間十分鍾重現活力

發布時間:2023-11-01 09:5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日,“中小學生連上廁所的時間都快沒了”話題登上多個(ge) 平台熱搜,引發網友熱議。此前,山西一位老師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課間圈養(yang) ”現象愈發嚴(yan) 重:七成學生課間不出教室,即使是20分鍾的大課間,校園裏也空空蕩蕩。也有學生表示很無奈,“課間時間10分鍾,拖堂2分鍾,提前上課2分鍾,上廁所不跑都來不及”。(《北京青年報》10月29日)

  “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遊戲的童年。”這是《童年》中的歌詞,相信也是不少學生的心聲,可現在等來了下課,卻可能等不來遊戲而隻能被“圈養(yang) ”在教室裏。原本應該充滿活力的課間10分鍾,現在卻大有“靜悄悄”之勢,且這非個(ge) 案而是較為(wei) 普遍存在的問題。

  課間休息時間隻有短短10分鍾,其作用卻不可小覷,高質量利用好這10分鍾進行戶外活動,不僅(jin) 能使學生身心得到放鬆,也有助於(yu) 近視等問題的防治與(yu) 改善,更能實現勞逸結合,提升學習(xi) 效率。剝奪了這10分鍾自由活動的權利,不僅(jin) 會(hui) 壓抑孩子們(men) 好動的天性,也容易造成學習(xi) 上的“疲勞駕駛”,負麵影響不容小覷。

  不少學校不僅(jin) 限製孩子們(men) 的課間活動,甚至要安排專(zhuan) 門的老師值班巡崗,督促學生們(men) 盡可能安靜待在教室中,老師們(men) 額外增加了工作負擔,學生也有逆反心理。既然如此,學校何必要“出此下策”呢?問題根源還在於(yu) 安全風險以及由此引發的糾紛,往往令學校難以承受。

  相比於(yu) 將學生“圈養(yang) ”於(yu) 教室中,學生在操場、走廊、樓梯等奔跑打鬧,出現安全問題的概率肯定要大得多。一旦出現安全問題,無論學校有責無責,家長大概率都會(hui) 鬧到學校,有些即便無責,迫於(yu) 網絡輿論的壓力,學校也隻能擔責以息事寧人,有些班主任、學校領導也可能因此被問責。在這樣的結果導向之下,不少學校寧願犧牲學生的長遠健康以換取眼前的管理平安。

  要告別“圈養(yang) ”,讓課間10分鍾重現活力,最關(guan) 鍵的還在於(yu) 減少可能因此而導致的安全問題,告別一出事學校就壓力巨大的“無限責任製”。隻有先為(wei) 學校“鬆綁”,學校才敢放開膽讓孩子們(men) 在課間10分鍾自由奔跑玩耍。

  對此,一方麵,要加大對孩子們(men) 的安全教育,做好源頭治理。隻有在他們(men) 心中牢牢植入安全理念,在課間玩耍時才不至於(yu) 做出危險動作與(yu) 行為(wei) ,進而最大限度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麵,則要出台對學校責任劃分與(yu) 承擔的明確規定,甚至要出台相關(guan) 的免責政策,打消學校放開課間活動的後顧之憂。除此之外,也可以引入商業(ye) 保險機製,幫助校方承擔可能出現的安全風險。

  作為(wei) 家長,不能一邊要求學校讓學生多進行課間戶外活動,一邊又對學校的安全責任無限上綱上線、吹毛求疵,要正確認識到課間活動的重要性,也需明白校園安全風險不可能百分百杜絕。隻要不是學校主觀過失導致的安全事故,家長要能有一定的容忍度與(yu) 容錯率,即便維權也應理性,而非動不動就“鬧大了再說”。家長的過分關(guan) 注,會(hui) 讓學校開展相關(guan) 工作時縮手縮腳,而最終受損害的還是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

  要讓課間10分鍾重現活力,需要學校展現責任擔當,同樣也需要家長報以寬容和支持,如此一來,孩子們(men) 的童年才會(hui) 更加豐(feng) 富多彩,“課間圈養(yang) ”現象才能越來越少。 (夏熊飛)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