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二十連豐!中國產糧第一大省黑龍江秋收告捷

發布時間:2023-11-03 10:12: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哈爾濱11月3日電(記者孫曉宇、黃騰)中國產(chan) 糧第一大省黑龍江秋收生產(chan) 已全麵結束,糧食生產(chan) 實現“二十連豐(feng) ”。

  黑龍江省最新農(nong) 情調度顯示,截至10月30日晚,全省農(nong) 作物已收獲23313.4萬(wan) 畝(mu) ,糧食作物已收獲22761.8萬(wan) 畝(mu) ,除個(ge) 別玉米冬收地塊外,全省秋收生產(chan) 已全麵結束。

  黑龍江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表示,從(cong) 專(zhuan) 家測產(chan) 和農(nong) 民實際收獲看,黑龍江省局地雖出現洪澇災害,受災麵積占全省農(nong) 作物實播麵積比例小,農(nong) 作物整體(ti) 長勢好於(yu) 常年,今年又是一個(ge) 豐(feng) 收年。

  作為(wei) 中國產(chan) 糧第一大省,黑龍江肩負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2022年,黑龍江糧食總產(chan) 量1552.6億(yi) 斤,占全國的11.3%,糧食生產(chan) 實現“十九連豐(feng) ”。

  今年8月,黑龍江五常、尚誌等地出現連續強降雨,一些農(nong) 田和房屋在洪澇災害中受損。黑龍江省全力防災減災,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圍繞抗災減損、防治病蟲害專(zhuan) 門印發了指導意見,農(nong) 業(ye) 技術人員到基層一線指導受災農(nong) 民將損失降到最低。

  “受災地塊減產(chan) ,沒受災地塊增產(chan) ,減產(chan) 沒有增產(chan) 多。”尚誌市老街基鄉(xiang) 龍王廟村村民李殿友坐在炕頭盤算著。今年他的收益沒有減少,還比去年增加了一些。

  豐(feng) 收還得益於(yu) 對新技術的先行先試。在黑龍江省集賢縣永勝農(nong) 機合作社院內(nei) ,合作社理事長劉明坤抓起一把新季大豆說,他們(men) 采用大壟密植技術,畝(mu) 產(chan) 達到了400多斤,合作社今年種植的1.5萬(wan) 畝(mu) 大豆獲得豐(feng) 收。

  種子是農(nong) 業(ye) 的芯片,黑龍江省通過良種良法示範集成推廣等方式,提升了作物耕種水平。

  三江平原地區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chan) 基地。在位於(yu) 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龍江省友誼縣現代農(nong) 業(ye) 嘉年華基地,優(you) 質農(nong) 作物新品種展示示範區內(nei) 的作物已經完成收獲。

  友誼縣現代農(nong) 業(ye) 嘉年華基地種植了多個(ge) 優(you) 質大豆新品種,篩選出具備高產(chan) 、高蛋白、高油等優(you) 良性狀的大豆品種。“我們(men) 陸續收到41家種業(ye) 企業(ye) 和科研院所寄來的最新優(you) 質農(nong) 作物種子,用於(yu) 品種展示與(yu) 優(you) 勢品種遴選。”友誼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朱政說。

  黑龍江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廳長王兆成表示,未來將積極推廣先進栽培模式,發展適度規模化經營,綜合運用良田、良種、良機、良技等措施,穩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端牢“中國飯碗”。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