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寵物主隨意遺棄寵物帶來疾病傳播擾民傷民環境汙染等隱患 城市裏的大量流浪犬該怎麽處理

發布時間:2023-11-06 09:53:00來源: 法治日報

  ● 近年來,各種各樣遺棄寵物犬情況的發生,造成了流浪犬數量急劇上升,它們(men) 繁殖的“流二代”“流三代”越來越多

  ● 棄養(yang) 寵物的原因多種多樣,首要原因是經濟狀況,此外,主人遇到結婚、生孩子、出國等突發情況時,往往“一棄了之”

  ● 減少流浪寵物數量,不能隻關(guan) 心末端救助,而應該注重源頭控製,而杜絕寵物棄養(yang) 的重中之重是對不文明養(yang) 犬行為(wei) 的監督

  本報記者 趙麗(li)

  本報實習(xi) 生 萬(wan) 鵬

  11月1日,有媒體(ti) 從(cong) 華西醫院參與(yu) 治療會(hui) 診的醫生處獲悉,遭烈犬撕咬女童的右腎已保住,病情平穩。

  但烈犬撕咬女童引發的社會(hui) 熱議尚未平息,一種意在“肅清”流浪寵物的聲音開始引起社會(hui) 關(guan) 注,有觀點認為(wei) ,流浪寵物存在重大隱患,是貓、犬傷(shang) 人事件屢有發生的根源之一。

  對此,受訪專(zhuan) 家指出,流浪寵物的主要來源是遺棄、走失、繁殖三大類,收容甚至捕殺流浪寵物並不是解決(jue) 問題的關(guan) 鍵,解決(jue) 流浪寵物的來源問題更為(wei) 重要,正是由於(yu) 我國法律沒有明確禁止和懲治遺棄寵物行為(wei) ,加之養(yang) 犬管理執法不到位、流浪寵物繁殖無人過問等,導致流浪寵物處於(yu) 失控和無序狀態。

  受訪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棄養(yang) 寵物治理已經成為(wei) 城市必須麵對的“新考題”。棄養(yang) 寵物行為(wei) 不但不道德,而且可能會(hui) 傳(chuan) 播疾病、擾民傷(shang) 民、汙染環境等,從(cong) 良法善治的角度,還是需要城市進行相關(guan) 立法,依法禁止和懲治遺棄寵物行為(wei) ,同時發揮社會(hui) 自治組織的作用,從(cong) 源頭上解決(jue) 流浪寵物問題。

  遺棄寵物經常發生

  成為(wei) 社會(hui) 風險隱患

  王梅(化名)是陝西西安一家服裝店的售貨員。幾年前,她養(yang) 了一隻比熊犬,這隻犬給她帶來了很多歡樂(le) 。然而,從(cong) 2021年開始,她所在服裝店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她的工資也一降再降。到後來,她覺得自己都快養(yang) 不活了,更別說養(yang) 犬了。

  更讓她捉襟見肘的是給犬看病。有一次,犬拉肚子,去一趟寵物醫院就花費了五六百元,“我真的沒那麽(me) 多錢給它看病”。

  無奈之下,王梅開始給比熊犬找領養(yang) 人,但找來找去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最後,她將犬遺棄在當地一家流浪寵物救助站外。

  像王梅這樣遺棄寵物的主人不在少數。

  張楠(化名)是陝西延安流浪動物救助公益協會(hui) 的負責人。“近年來,我們(men) 遇到過各種各樣的遺棄寵物犬情況,有的遺棄殘疾犬,有的遺棄受傷(shang) 犬,有的棄養(yang) 生病犬,這些流浪犬繁殖的‘流二代’‘流三代’也越來越多。”

  位於(yu) 北京的十三陽光流浪動物安置中心負責人李倩(化名)也麵臨(lin) 著相似的遭遇。她說:“有陌生人直接打電話告訴我,家裏的犬養(yang) 不下去了,如果我們(men) 這裏不接收的話,他就直接將犬安樂(le) 死或扔掉。”

  諸如此類的“威脅”電話非常多。

  “有時候,當我們(men) 回撥電話時,犬主人說個(ge) 丟(diu) 棄地點就離開了,我們(men) 隻能去現場找,有的犬能找回來,有的犬不見蹤跡,有的犬被找到時已經死亡。”李倩說。

  “自己沒有能力養(yang) 好寵物,最後丟(diu) 給我們(men) 收拾殘局。”張楠稱。

  棄養(yang) ,於(yu) 寵物而言,是滅頂之災;於(yu) 社會(hui) 而言,是隱藏的風險。

  湖北省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hui) 會(hui) 長杜帆介紹說,流浪在外的寵物尤其是被棄養(yang) 的寵物多數活不下來。對整個(ge) 社會(hui) 而言,棄養(yang) 寵物無形中成了風險和隱患,比如流浪犬容易咬人,甚至可能會(hui) 傳(chuan) 播一些疾病。

  根據公開信息,近年來,不少地方頻繁發生流浪貓、犬傷(shang) 人事件。據一些流浪犬救助機構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men) 發現的流浪犬,不少是大型犬甚至烈性犬。

  在杜帆看來,遺棄寵物的惡果轉嫁給了社會(hui) ,由社會(hui) 為(wei) 棄養(yang) 行為(wei) 兜底,給城市管理也帶來許多難題。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錢葉芳認為(wei) ,遺棄、走失、繁殖是流浪寵物的三大來源。

  棄養(yang) 原因五花八門

  收容機構力量有限

  據《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ye) 白皮書(shu) 》顯示,我國流浪犬數量達4000萬(wan) 隻。

  為(wei) 什麽(me) 有那麽(me) 多寵物被棄養(yang) ?

  記者采訪多名棄養(yang) 寵物者發現,原因五花八門,有的是經濟能力受限,有的是覺得寵物不省心,還有的是家人反對。

  北京某醫院保健科一位工作人員分析,棄養(yang) 寵物的原因多種多樣,首要原因是經濟狀況。養(yang) 寵物不僅(jin) 耗費時間,而且需要不小的經濟投入,養(yang) 不起就棄養(yang) 的大有人在。

  在這位工作人員看來,不少人對養(yang) 寵物這件事認識不足:有些人缺乏經驗,養(yang) 寵物的觀念還停留在隻要讓寵物吃飽就行的階段,但養(yang) 了以後才發現,犬會(hui) “拆家”,不讓人省心。此外,主人家中有重大轉折,如搬家、家人生病、生孩子等,也是影響寵物是否被棄養(yang) 的一個(ge) 原因。

  自發組建“武漢流浪動物領養(yang) ”群組的馬凱(化名)說,有的人生完孩子後害怕貓、犬傳(chuan) 播疾病或傷(shang) 害孩子,也會(hui) 棄養(yang) 寵物。

  張楠無奈地說,許多人飼養(yang) 寵物沒有責任感,缺少科學養(yang) 寵的知識及長期規劃,遇到突發情況時,往往“一棄了之”。

  記者調查發現,寵物繁育市場魚龍混雜也成為(wei) 寵物棄養(yang) 的源頭之一。有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有的繁育人在繁育寵物時,隻留下售價(jia) 高的品種,把普通品種或病寵“一窩一窩地往外扔”。

  麵對大量四處流浪的寵物,流浪寵物收容機構也愛莫能助。

  平安阿福協會(hui) 是位於(yu) 江蘇南京的一家流浪動物救助中心。換糧換水、清理地上屎尿、更換尿墊、處理傷(shang) 病患員、安排救助、不停接聽谘詢電話和求助電話,是平安阿福協會(hui) 每天都要處理的事情。

  “這些事情不複雜,但是非常煩瑣,義(yi) 工們(men) 每天都很忙碌,需要救助的流浪犬不計其數。”平安阿福協會(hui)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平安阿福協會(hui) 工作人員也談到了目前機構麵臨(lin) 的難題,即值班義(yi) 工均為(wei) 無償(chang) 工作,需要麵對各種被救動物的傷(shang) 痛、死亡,承受很大壓力,還要時時麵對協會(hui) 出現物資困頓狀況。

  延安流浪動物救助公益協會(hui) 也在經曆同樣的困境。

  “經濟上麵臨(lin) 著非常大的壓力。我們(men) 之前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籌款渠道,但是相關(guan) 部門說該籌款渠道違法。如果我們(men) 無法繼續救助,所有的流浪犬隻能進行放養(yang) 或者安樂(le) 死。”張楠說。

  李倩告訴記者,從(cong) 撿到一隻流浪犬到送至安置中心,要經過醫院隔離、檢查、絕育、免疫等多個(ge) 流程,大約需要3000元,再加上平時的犬糧、房租水電等一係列開銷,運營壓力非常大,“目前我們(men) 已經是在負債(zhai) 運營”。

  還有動物救助站和收容機構在嚐試讓被棄養(yang) 的寵物找到新家,但“二次棄養(yang) ”甚至是“多次棄養(yang) ”時有發生。

  杜帆曾經救助過的一隻小犬被領養(yang) 過3次,又被退回來3次。第一次,領養(yang) 人接受不了它在家裏隨處大小便予以退回;第二次和第三次,是領養(yang) 者的家屬認為(wei) ,多了一隻動物給家庭生活帶來很多麻煩。

  遺棄行為(wei) 難被追責

  地方立法效力不高

  在救助流浪寵物的多位人士看來,減少流浪寵物數量,關(guan) 鍵在於(yu) 減少寵物棄養(yang) ,而提高養(yang) 寵人士的遺棄成本,則是一個(ge) 解決(jue) 途徑。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nei) 已有多地立法禁止棄養(yang) 寵物。

  2020年,上海處置首例遺棄寵物犬案,對棄養(yang) 人罰款500元並吊銷犬證。

  《湖北省動物防疫條例》明確提到:“遺棄飼養(yang) 的犬隻的,由養(yang) 犬登記機關(guan) 收容犬隻,並處1千元以上5千元以下罰款”。

  《福建省動物防疫條例》規定,單位和個(ge) 人隨意棄養(yang) 犬隻,造成動物疫病傳(chuan) 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動物防疫主管部門處2000元以上1萬(wan) 元以下罰款。

  “在地方法規中明確規定禁止棄養(yang) 寵物,這無疑是一個(ge) 進步。但目前的問題是,遺棄行為(wei) 很難被追蹤,而且行政處罰的力度如果過輕,可能也不足以杜絕這些行為(wei) 。”山東(dong) 大學動物保護研究中心主任郭鵬說。

  錢葉芳認為(wei) ,上述地方性法規的倡導性、宣導性意義(yi) 更大,但很難有效杜絕寵物棄養(yang) 的行為(wei) ,因為(wei) 想要真正實施處罰很難。

  流浪寵物屬於(yu) 流浪在外的生物,它們(men) 造成他人損害後,難以找到具體(ti) 的責任主體(ti) 進行追責。

  “越來越多的地方養(yang) 犬管理條例中寫(xie) 入禁止虐待、遺棄犬隻,但少有能夠實施到位。”錢葉芳說。

  在她看來,就目前而言,寵物棄養(yang) 方麵的立法尚不健全,各執法部門的力量也比較薄弱,“個(ge) 別執法部門的執法人員基本上是被動執法,接到投訴才去處理、處罰”。

  在杜帆看來,治理流浪寵物的工作需要多部門常態化聯合執法,不能進行運動式管理,尤其是不能發生惡性事件後就“搞一下”。因為(wei) 執法主體(ti) 的不確定也導致了出現問題後所采取的方式不盡相同,一個(ge) 部門單打獨鬥解決(jue) 不了這個(ge) 問題。

  “寵物犬被遺棄最根本原因在於(yu) 它的主人,其實這相當於(yu) 是一個(ge) ‘教育人’的過程。可以嚐試把工作做在前麵,從(cong) 開始養(yang) 寵物、販賣寵物就有專(zhuan) 門部門介入。比如市場監管部門規定沒有資質的人不能進行活體(ti) 買(mai) 賣,還要對是否賣出去、賣出去多少、賣給了誰都進行相應的監管。”杜帆說,同時要對相關(guan) 疫苗進行監管,法律規定養(yang) 犬必須注射相應的疫苗。

  時至今日,我國尚未有一部專(zhuan) 門針對流浪寵物或動物福利的法律規定,也沒有法律明確禁止和懲治遺棄寵物行為(wei) ,加之養(yang) 犬管理執法不到位,流浪寵物繁殖無人過問,導致流浪寵物處於(yu) 失控和無序狀態。對此,錢葉芳建議,需要在全國層麵製定一部法律,處罰手段應當囊括行政拘留、罰款甚至刑事處罰,並考慮動物遺棄罪的設立。

  杜帆建議,應該在國家層麵出台專(zhuan) 門的動物保護法律進行頂層設計,依法確定主管部門和相關(guan) 管理部門,解決(jue) 部門和地方治理流浪寵物時“單打獨鬥”的問題。

  摒棄單一末端救助

  源頭控製加強監督

  采訪中,有業(ye) 內(nei) 人士提出,能否嚐試用科技手段解決(jue) 寵物棄養(yang) 問題。比如有其他國家規定,從(cong) 事繁殖或銷售寵物的從(cong) 業(ye) 者必須在寵物貓、犬身上植入芯片,寵物主人在購買(mai) 貓、犬後的30天內(nei) ,必須登記姓名、住址、電話號碼等信息。已飼養(yang) 寵物的民眾(zhong) 或動物保護團體(ti) 等也有給貓、犬植入芯片的義(yi) 務。

  在張楠看來,為(wei) 自家寵物“上戶口”並植入芯片應成為(wei) 飼養(yang) 者義(yi) 務,“甚至可以將棄養(yang) 寵物的行為(wei) 納入征信範圍,提高養(yang) 犬的門檻和成本”。

  對此,動物電子芯片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郭林(化名)告訴記者,我國大概從(cong) 2012年開始引入動物電子芯片,目前,給動物植入芯片的技術已經成熟,不僅(jin) 是寵物,還有畜牧業(ye) 、水產(chan) 業(ye) ,都在給動物應用芯片,結合物聯網行業(ye) 的手持閱讀機、係統軟件,追溯每一隻動物的個(ge) 體(ti) 信息。舉(ju) 個(ge) 例子,犬販子拉一車犬,有的犬是偷來的,如果犬身上植入了芯片,用機器一掃便知。

  “按照相關(guan) 規定,原則上講,所有的犬都需要植入芯片進行管理,但目前有大量的城市寵物犬沒有植入芯片。此外,各城市甚至各省的芯片沒有統一編號,影響各地此類信息的互聯互通。”郭鵬說。

  錢葉芳認為(wei) ,僅(jin) 靠給寵物植入芯片而沒有人的執行和監督是不夠的,“有的地方從(cong) 2020年開始全麵推行犬隻芯片,但不文明養(yang) 犬和遺棄寵物現象仍然較為(wei) 嚴(yan) 重,所以關(guan) 鍵問題還是在執行上”。

  “通過芯片找到棄養(yang) 人後,主人可能還會(hui) 第二次遺棄自己的寵物,甚至如果他知道芯片在什麽(me) 位置,還有可能直接去掉,反而對寵物造成更大的傷(shang) 害。”錢葉芳呼籲,廣大動物保護誌願者盡快轉型,不能隻關(guan) 心末端救助,而應該注重源頭控製,杜絕寵物棄養(yang) 的重中之重是對不文明養(yang) 犬行為(wei) 的監督,一定要充分發揮各個(ge) 社區業(ye) 主的力量,提高大家善待動物的意識,從(cong) 身邊做起,從(cong) 本社區做起,先把自己社區的寵物管好,有餘(yu) 力再去幫助其他社區,共同推動文明養(yang) 寵。

  “包括棄養(yang) 在內(nei) 的不文明養(yang) 犬,都隻能在社區裏麵以基層自治的方式、業(ye) 主之間進行監督的方式加以解決(jue) ,不能出現問題才開始管理,一定要從(cong) 基層社區基礎工作開始做起。”錢葉芳在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白楊街道海天社區推行了一種“海天模式”,即通過培育扶持社區社會(hui) 組織、製定社區公約,探索自下而上建設生態文明和動物文明之路。

  “發揮基層群眾(zhong)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自治優(you) 勢,鄰裏之間互相監督才是行之有效的解決(jue) 方法,相關(guan) 政府部門應當鼓勵業(ye) 主自發地參與(yu) 社區自治。”錢葉芳介紹,首先要有書(shu) 麵上的約定,比如社區公約相當於(yu) 一個(ge) 道德上的約束,明確約定不遺棄、不虐待寵物。接下來就是如何落實,現在他們(men) 正在挨家挨戶上門登記養(yang) 寵物的情況,用來建立社區動物檔案,全麵掌握主人和動物的信息,之後如有寵物被遺棄,就有可能根據檔案快速查詢到主人信息。

  為(wei) 了鼓勵大家主動登記寵物信息,海天社區製作了“流浪貓咪檔案館”小程序,還為(wei) 登記的業(ye) 主提供一係列貼心服務,包括尋找走丟(diu) 寵物、寵物臨(lin) 時照顧、醫療優(you) 惠和寵物糧團購等。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