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思政,要與青年有“共鳴”能“共情”
作者:付洪、侯耀宗(分別係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博士研究生)
當前,互聯網已成為(wei) 意識形態領域鬥爭(zheng) 的最前沿與(yu) 主陣地。講好新時代網上“大思政課”,要充分貼近青年,把握好網絡空間的特征與(yu) 規律,以高質量教育內(nei) 容做好思想引領、價(jia) 值涵養(yang) ,激發網上青春正能量。
發揮網絡思政優(you) 勢貼近青年
實現價(jia) 值涵養(yang) 的前提是貼近青年,隻有找準與(yu) 青年的情感共振點、思想共識點、表達共鳴點,才能更好地供給青春正能量,引導青年樹立正確價(jia) 值觀,使之自覺把愛國情、強國誌、報國行融入奮鬥之中。
找準與(yu) 青年的情感共振點。思想政治工作從(cong) 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做好這項工作既要有理性的力度,更要有感性的溫度。要發揮網絡思政即時性和交互性優(you) 勢,加強與(yu) 青年的情感交流,洞察青年喜怒哀樂(le) 背後的情感訴求,並利用大數據算法分析和預測,有針對性地開展育人工作,真正做到關(guan) 注青年所思所想、所需所惑,千方百計為(wei) 青年解決(jue) “急難愁盼”問題,從(cong) 內(nei) 心深處打動青年、激勵青年。
找準與(yu) 青年的思想共識點。做好青年的思想引導與(yu) 價(jia) 值觀塑造,需要找準青年的思想共識點,以他們(men) 喜聞樂(le) 見、貼心有感、走心入腦的方式開展網絡思政工作。要把握好青年思想行為(wei) 特征,推進精準思政教育。借助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對青年進行全方位、深層次、動態式的綜合分析,根據其偏好推送能使其感興(xing) 趣、受教育的內(nei) 容和信息,從(cong) 而做到精準滴灌、潤物無聲。
找準與(yu) 青年的表達共鳴點。青年群體(ti) 情感豐(feng) 富、共情能力強,因此要發揮主流媒體(ti) 的導向作用,傳(chuan) 播主流價(jia) 值。用好中央和地方新聞網站、理論平台,用活微信微博、貼吧論壇、短視頻平台等社交媒體(ti) ,向青年傳(chuan) 播正能量。創新話語表達方式,運用網絡用語解析思政教育內(nei) 涵,以生動直觀的語言風格,以青年有“共鳴”、能“共情”的話語表達,引領青年,凝聚力量。
把握網絡空間特征與(yu) 規律引領青年
在全媒體(ti) 時代,教育工作者不僅(jin) 要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和教育經驗,還要把握好網絡空間的育人規律,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激發青年的愛國熱情和奮鬥精神。
開展網絡思政不僅(jin) 要及時,還需注重對“時勢”“時機”的把握,及時掌握所處環境變化及青年思想動態變化,結合重大曆史契機以及重要節點開展愛國主義(yi) 、集體(ti)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網上教育,引導廣大青年與(yu) 黨(dang) 同心、與(yu) 黨(dang) 同行。但需要注意的是,身處網絡時代,不能隻為(wei) 博得青年“關(guan) 注”,而是要抓住恰當時機,將互聯網這個(ge) “最大變量”轉化為(wei) “最大正能量”。
開展網絡思政過程中要注重交流引導的精確性與(yu) 適配性,把握好青年的學習(xi) 、生活和成長規律,為(wei) 其推送最為(wei) 適合的學習(xi) 內(nei) 容。伴隨互聯網及移動媒體(ti) 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對於(yu) 使用新媒體(ti) 可謂得心應手。因此,教育工作者要運用青年喜聞樂(le) 見的“網言網語”進行互動引導,發揮“互聯網+”優(you) 勢,創新“指尖上的思政教育”,打造“年輕態”網絡精品,傳(chuan) 遞奮發向上的正能量。
開展網絡思政要注重育人效果,通過大數據分析為(wei) 青年提供多元的學習(xi) 選擇、豐(feng) 富的學習(xi) 資源和差異化的信息推送,以高質量的優(you) 化供給代替大數量的內(nei) 容輸出,持續推動“網絡大流量”轉化為(wei) “思政正能量”,從(cong) 而實現網絡思政親(qin) 和力、感召力和影響力的多重提升。
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涵養(yang) 青年
當前,互聯網已成為(wei) 思想文化價(jia) 值觀念交融交流交鋒的新陣地。要搶占這一新陣地,必須把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貫穿融入網絡思政建設全過程,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滋養(yang) 青年,引領網上青春正能量。
加強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在網絡空間的培育和弘揚。無論何時,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宣傳(chuan) 教育都是網絡內(nei) 容建設的重要任務,對鞏固馬克思主義(yi) 的指導地位、鞏固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yi) 。對於(yu) 網絡思政工作者來講,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讓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貫穿融入網絡思政建設全過程,深化網絡文明建設。借助新媒體(ti) 新技術,將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內(nei) 容和“文、圖、視、音”相結合,創新傳(chuan) 播方式。同時,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傳(chuan) 播,需營造有利於(yu) 培育和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網絡環境,使其自然而然地融入青年生活,深入青年內(nei) 心。
挖掘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網絡育人功能。要合理運用VR、AR、MR等技術,將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形象化、生動化,創作推出一批底蘊深厚、涵育人心的優(you) 秀作品,使其既有思想、有品位,又有青年味、網絡味。要靈活運用直播、短視頻、動漫、Vlog等融媒體(ti) 形式,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成為(wei) 潤澤人心的精神文化基因。
打造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教育網絡育人隊伍。目前,高校的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教育工作,多由行政人員或思政課教師承擔,專(zhuan) 業(ye) 化網絡育人隊伍較為(wei) 缺乏。因此,要廣泛匯聚合力,鼓勵支持互聯網企業(ye) 、各級網絡社會(hui) 組織、廣大網民積極主動參與(yu) 到網絡思政工作中,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yan) 、人格正的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教育網絡育人隊伍,不斷開拓新時代網絡思政建設新局麵。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07日 1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