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17歲高中生頸椎後突 堪比47歲”警示了什麽

發布時間:2023-11-07 09:47: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近日,“17歲高中生頸椎後突堪比47歲”的消息引發關(guan) 注:剛剛步入高三的17歲女孩小張,因為(wei) 頸椎不適到醫院就醫,醫生檢查發現,她的頸椎後突竟然比47歲的人還要嚴(yan) 重。醫生表示,由於(yu) 學習(xi) 任務重壓力大,如今頸椎後突在學生群體(ti) 中比較常見,主要與(yu) 長期低頭和姿勢不當有關(guan)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鍛煉來緩解頸椎的壓力,例如打羽毛球、遊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17歲高中生頸椎後突堪比47歲”固然是個(ge) 例,但折射的中小學生脊柱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脊椎分為(wei) 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一共五部分,頸椎是最上麵的部分。去年,國家兒(er) 童青少年脊柱側(ce) 彎防控工作組組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脊柱外科主任劉海鷹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據估計,我國中小學生脊柱側(ce) 彎發生率為(wei) 1%—3%,側(ce) 彎人數已經超過500萬(wan) ,並以每年30萬(wan) 左右的速度遞增。

  脊柱是支撐生命的大梁,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青少年的脊柱健康卻並不樂(le) 觀。據悉,脊柱側(ce) 彎已成為(wei) 繼肥胖、近視後,危害我國兒(er) 童及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殺手”,中國青少年脊柱側(ce) 彎的發生率高達20%。

  6年前,江蘇泰州市體(ti) 育科學研究所曾公布了市區一學校初二某班學生脊柱功能的跟蹤測試數據。短短一年之間,這個(ge) 班的脊柱姿勢優(you) 良等級率由24%下降到18.5%,脊柱姿勢不良率由18%上升到65.5%。

  脊柱位於(yu) 背部正中,上端接顱骨,下端達尾骨尖,是人體(ti) 的中軸骨骼,有負重、減震等功能。脊柱健康是一個(ge) 不容忽視的大問題,脊柱側(ce) 彎不僅(jin) 會(hui) 影響患者的形體(ti) 美觀,出現駝背、高低肩、長短腿、骨骼發育不對稱等外在畸形,還會(hui) 造成肌肉緊張,導致背痛發生。而當脊柱側(ce) 彎嚴(yan) 重到一定程度時,還會(hui) 造成神經損害,壓迫肺部,甚至會(hui) 出現影響呼吸的症狀。

  專(zhuan) 家表示,脊柱側(ce) 彎是一種三維結構畸形,青春期更易發生,具體(ti) 原因尚不能完全確定,但與(yu) 一些不良習(xi) 慣應該存在密切關(guan) 係。比如坐姿不良或者背書(shu) 包背得不好,此外,凳子的高低,包括桌椅的高低等也會(hui) 影響青少年能否形成良好的坐姿。

  青少年出現脊柱側(ce) 彎,當然是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除了不良習(xi) 慣之外,青少年的學習(xi) 負擔問題更應該值得關(guan) 注。據專(zhuan) 家表示,坐著時脊柱的負荷是站著的2倍,坐姿不好的話可以達到4倍。由於(yu) 學業(ye) 壓力山大,孩子們(men) (尤其是中學生)每天基本上要端坐在教室裏十幾個(ge) 小時。長時間坐在教室,再加上坐姿不對,脊柱豈能不出問題?

  目前,我國已將脊柱側(ce) 彎篩查項目納入了每學年或新生入學的常規體(ti) 檢。早發現、早診斷當然是應對脊柱側(ce) 彎的最佳防治策略,但關(guan) 注學生脊柱問題,不能止於(yu) 納入體(ti) 檢,還要健全預防幹預和考核機製,將兒(er) 童青少年脊柱健康工作納入各地疾控部門、社區衛生醫療機構的公共衛生日常工作,加強對學校教學環境監測與(yu) 督查,特別是課間操、課桌椅符合率、課外運動時間等項目的督查,將學生脊柱側(ce) 彎患病率納入教育部門對中小學校的考核。

  預防脊柱側(ce) 彎,體(ti) 育鍛煉尤為(wei) 重要。青少年要堅持科學的身體(ti) 鍛煉,盡量多參加諸如單雙杠、跳箱、平衡木等活動項目,增強脊柱兩(liang) 側(ce) 、前後肌群力量。學校、教師、家長以及教育主管部門,更要借“雙減”東(dong) 風,共同發力破解功利的應試教育觀念,讓孩子們(men) 能多多站起來,挺直脊梁好好活動一下筋骨。(胡欣紅)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