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地點自定、教練送課到家……“上門體育課”靠不靠譜?
央廣網北京11月7日消息(總台中國之聲記者江曉晨)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不僅(jin) 購物、點餐送貨上門,孩子的體(ti) 育課也可以在家“點單”上門了。“上門體(ti) 育”培訓是近年來隨著共享經濟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興(xing) 起的一種新型的教育服務模式。它通過在線平台或者社交媒體(ti) ,將有需求的家長和學生與(yu) 有資質的教練或者機構進行匹配,並提供上門服務,而服務的賣點之一就是“節約接送時間”。
家長可以選擇培訓的時間和地點,可以在家附近的空地上課,也可以選擇附近的學校場地。有不少機構提供上門體(ti) 育培訓,涵蓋了多種體(ti) 育項目,如羽毛球、跳繩和中考體(ti) 測考試培訓等。那麽(me) ,這種“外賣點單”式的培訓靠譜嗎?
在家“下單”,教練上門,不限場地,結課回家。“上門體(ti) 育”省去了接送孩子的時間。一位家長告訴記者:“教練上門挺好的。我們(men) 一般孩子體(ti) 測前也會(hui) 一兩(liang) 個(ge) 月,讓老師上門來給小區的孩子弄一弄,在小區裏麵,而且時間也比較方便。”
也有家長對“上門體(ti) 育”一對一的模式表現出擔憂。另一位家長接受采訪時說:“我覺得一對一有什麽(me) 不好呢,就是孩子沒有伴兒(er) ,兩(liang) 人一組或三人一組比賽,他還有競爭(zheng) 性在裏麵。本身就是跑跑跳跳,老是對著他一個(ge) 人練,我覺得他練著練著就沒意思了。”
記者搜索社交平台發現,有不少個(ge) 人和機構都發布了關(guan) 於(yu) “上門體(ti) 育”的培訓項目信息,其中“少兒(er) 體(ti) 育”“中考體(ti) 育”等關(guan) 鍵詞出現的頻率尤為(wei) 突出。
昨天,記者聯係到一位在北京做“上門體(ti) 育”培訓的某機構負責人易先生(化名),他告訴中國之聲,機構對不同階段的孩子都有針對性的訓練內(nei) 容。
記者:咱們(men) 是專(zhuan) 門有針對中考體(ti) 育有訓練內(nei) 容是吧?
易先生:對,青少兒(er) 體(ti) 能加小學體(ti) 測跟中考體(ti) 育這兩(liang) 個(ge) 板塊是我們(men) 主營項目。比如說小學每年級要求的體(ti) 測的項目不太一樣,跳繩、仰臥起坐、體(ti) 前屈,還有50米,到五六年級會(hui) 多一個(ge) 50米×8,今年新增的,為(wei) 了給中考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做鋪墊。
易先生介紹,這門課程時長為(wei) 1小時,由身體(ti) 素質訓練和專(zhuan) 項訓練兩(liang) 部分組成,並且家長的需求量很大。
易先生:我們(men) 一節課1小時,前半程就是身體(ti) 素質訓練,為(wei) 了加強他的運動表現能力,比如說他是耐力差,還是速度差,還是爆發力差,身體(ti) 素質就可以幫他很好地解決(jue) 這樣的問題。後半程偏專(zhuan) 項,比如這節課我們(men) 都會(hui) 給孩子做數據,看一下他哪個(ge) 方麵更差一點,他的田徑比較差,我們(men) 後半程就練專(zhuan) 項的田徑起跑的姿勢,包括擺臂的技術,跑步的呼吸節奏,所以說,身體(ti) 素質是為(wei) 了提高運動表現能力,第二板塊是提高專(zhuan) 項運動成績。
記者:咱們(men) 報名的孩子多不多?
易先生: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您,現在市場是非常好的。
記者:家長包括孩子的需求量很大是吧?
易先生:對,再加上小學體(ti) 測要求是加分的。運動隻要你練就出成績,隻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多數的家長就是從(cong) 四五歲就開始讓孩子練了。
有不少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上門體(ti) 育”培訓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像機構是否正規、體(ti) 育老師是否持有能證明專(zhuan) 業(ye) 能力的相關(guan) 證書(shu) 等,對家長來說很難進行核實。北京體(ti) 育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高鵬認為(wei) ,“上門體(ti) 育”培訓提供的訓練器材在合規方麵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高鵬說:“雖然它可以‘送貨到家’,但是整個(ge) 形式,包括參與(yu) 人員、場地、器材等,可能並不符合我們(men) 開展體(ti) 育運動安全方麵的規範,有一定的風險隱患。尤其是真的出現問題以後,到底這種矛盾該怎麽(me) 處理,我們(men) 又沒有非常明確的相關(guan) 機製和政策,所以從(cong) 政策方麵,從(cong) 法律機製方麵,我們(men) 應該注意這個(ge) 問題。”
某機構負責人易先生告訴記者,他們(men) 機構的課程是每節課480元,比市場上每節課200至400元之間的價(jia) 格略高,但培訓質量和可持續性是他們(men) 培訓的優(you) 勢。
易先生說:“可能說我們(men) 教練到時候幹一兩(liang) 年不幹了,我們(men) 替換教練。因為(wei) 我們(men) 沒有場地的成本,我們(men) 隻是付了更多的運營成本跟教練成本。教練來回的(路程)成本,公司的運營,雖然沒有場租,看不到的成本是高的。”
雖然課時費不便宜,易先生表示,仍有很多家長選擇在體(ti) 測前一到兩(liang) 個(ge) 月聯係“上門體(ti) 育”給孩子進行突擊訓練。
易先生:臨(lin) 時抱佛腳的人很多,說實話,我們(men) 的客單價(jia) 不便宜,大家肯定是想階段性的,可能為(wei) 孩子衝(chong) 一衝(chong) ,但是要長期練,其實還是費點兒(er) 錢的。
記者:有的家長就是靠考前衝(chong) 擊那一個(ge) 月嗎?
易先生:這其實還是需求問題。他臨(lin) 時抱佛腳,抱也不會(hui) 抱得有多好,但是比不抱強,就僅(jin) 此這樣。
對此,北京體(ti) 育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高鵬表示,隨著各地中考改革的推進,一些家長把功利的教育心態帶入到體(ti) 育鍛煉中。
高鵬說:“家長有些時候可能會(hui) 受到環境、輿論的壓力,可能會(hui) 把體(ti) 育看成一種拿分的工具,這種觀點其實是不利於(yu) 孩子的終身體(ti) 育意識和終身體(ti) 育健康習(xi) 慣的養(yang) 成。我們(men) 說體(ti) 育,它應該是我們(men) 一種習(xi) 以為(wei) 常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說我們(men) 一定要為(wei) 了某種目的而去參加體(ti) 育活動,這種就不是很健康的體(ti) 育活動觀了。”
中考體(ti) 育改革的初衷是促進學生身體(ti) 健康,促使學生更加關(guan) 注自己的身體(ti) ,養(yang) 成積極鍛煉的良好習(xi) 慣。首都體(ti) 育學院體(ti) 能訓練教研室主任史衍認為(wei) ,健康體(ti) 魄需要有計劃性的持續的鍛煉,突擊訓練出來的體(ti) 育成績,並不利於(yu) 學生樹立正確的體(ti) 育教育意識。
史衍說:“家長在孩子的體(ti) 育鍛煉活動中,甚至在孩子終身體(ti) 育鍛煉習(xi) 慣的養(yang) 成過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要選擇方便開展的體(ti) 育運動,你才能夠經常去執行,我們(men) 可以選擇跳繩、爬樓梯、快跑等。第二,要固定時間,這個(ge) 非常重要,相當於(yu) 要有儀(yi) 式感,當成一個(ge) 特殊的活動就便於(yu) 堅持,家長就可以很好地來陪伴孩子逐漸開展體(ti) 育鍛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