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承東、何小鵬“握手言和”?
餘(yu) 承東(dong) 、何小鵬“握手言和”?
中新網11月10日電 (中新財經記者 葛成)“連AEB是什麽(me) ,居然有車企的一把手還根本沒有搞懂呢!”近日,華為(wei) 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jue) 方案BU董事長餘(yu) 承東(dong) 在朋友圈發文引發關(guan) 注,他與(yu) 小鵬汽車CEO何小鵬之間關(guan) 於(yu) AEB的“論戰”遲遲未休。隨後,理想、比亞(ya) 迪、哪吒汽車也加入“戰局”……
11月9日上午,這一爭(zheng) 論似有“偃旗息鼓”之勢。何小鵬發微博稱,他和餘(yu) 承東(dong) 討論了一下技術路線。“感謝老餘(yu) 的建議和大度,有時候誤會(hui) 後更容易成為(wei) 好朋友。”
AEB是什麽(me) ?為(wei) 何多家車企因它而“吵個(ge) 不停”?
爭(zheng) 論因何而起?
早些時候,何小鵬曾不指明地“炮轟”了部分車企的AEB功能(汽車自動緊急製動係統),拉開了“論戰”的序幕。隨著眾(zhong) 多車企加入“戰局”,這場“論戰”斷斷續續持續了約一周時間。
何小鵬認為(wei) ,部分車企過度宣傳(chuan) 、炒作AEB功能的行為(wei) 並不妥當。“友商講了AEB,我認為(wei) 99%是假的,它就是造假,那些宣傳(chuan) 都不是公司官方發布的,全是來自小視頻。我們(men) 的人也去問了,它的AEB根本不能開,路上誤刹車的情況太多了。”
在何小鵬看來,目前(汽車)行業(ye) 裏談AEB,主要是縱向AEB(前後方向),它在觸發時,大部分情況下的速度是在60公裏每小時以內(nei) 。
上述言論迅速引發了餘(yu) 承東(dong) 的回擊,他在朋友圈發文稱,“連AEB是什麽(me) ,居然有車企一把手還根本沒有搞懂呢!跟有人說智能駕駛就是忽悠,幾乎如出一轍!”
至於(yu) 何小鵬提到的“縱向、觸發在60公裏以內(nei) ”,餘(yu) 承東(dong) 並不認同。他表示,有些人對行業(ye) 技術進展與(yu) 未來發展缺乏基本認知,“有的車企,整天忙著做智能駕駛,AEB主動安全測試結果非常差,一問才知道他們(men) 卻連AEB基本功能居然都沒有做,這讓我十分吃驚!”
何小鵬回應上述言論稱,“我最近評價(jia) 了一個(ge) 行業(ye) 亂(luan) 象,結果行業(ye) 沒急,非行業(ye) 的倒急了,不知道他急什麽(me) 。”隨後,他在朋友圈發了一篇長文,解釋了AEB測試的意義(yi) 和標準。
AEB究竟是什麽(me) ?
AEB為(wei) 何會(hui) 引發這場爭(zheng) 論?
公開資料顯示,AEB為(wei) 英為(wei) 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的縮寫(xie) ,即汽車自動緊急製動係統,是輔助刹車的電子係統。基本原理就是傳(chuan) 感器探測周邊環境,分析傳(chuan) 感器數據,當探測到危險時,車輛協助駕駛者完成製動動作。
比亞(ya) 迪旗下騰勢銷售事業(ye) 部總經理趙長江曾在微博上介紹,作為(wei) 輔助刹車的電子係統,AEB通過雷達檢測與(yu) 前方車輛或障礙物的距離,並通過電子控製單元進行分析,根據不同的距離和速度判斷是否有碰撞的危險。
“該係統可以最大限度地進行自動緊急刹車製動或使車輛減速,從(cong) 而降低與(yu) 前方車輛或行人發生碰撞的概率,避免事故發生。”趙長江稱。
實際上,AEB在汽車行業(ye) 並非新鮮事物。十多年前,就有不少中高端燃油車車型搭載這一係統。今天,AEB已經成為(wei) 了一項主動安全的基本配置,這或許也是為(wei) 什麽(me) 造車新勢力等爭(zheng) 相在宣傳(chuan) 中突出這一功能。
爭(zheng) 論背後:模糊的標準
餘(yu) 承東(dong) 與(yu) 何小鵬間的爭(zheng) 論也反映了業(ye) 界對AEB看法的分歧。
一位從(cong) 事汽車研發的工程師告訴中新財經,由於(yu) 缺乏相應標準,各家車企在AEB方麵的測試標準、標定參數方麵並不相同。這樣的情況導致了各家車企設定觸發AEB的速度並不相同。
例如,趙長江稱,騰勢N7現在可以做到60km/h的狀態下可以啟動AEB;哪吒汽車CEO張勇則表示,哪吒汽車已交付的三個(ge) 平台中,AEB的場地測試有數據的是80km/h;另據公開資料,問界新M7在測試過程中,相應場景下,HUAWEI ADS 2.0最高成績達到了90km/h刹停時速。
隨著近幾年技術的發展,AEB係統在技術層麵也有了進步。據上述工程師介紹,AEB係統傳(chuan) 統的檢測傳(chuan) 感器為(wei) 雷達(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目前,攝像頭也被應用到AEB係統的障礙物檢測中。
不過,技術進步並不意味著AEB係統可以100%生效,不觸發、誤刹車等情況仍難以避免。在張勇看來,AEB場景的複雜性太高,各種場景下的功能表現會(hui) 不一致。“比如天氣、雨量、陽光、速度、障礙物的大小,要做好確實是難度很高,需要極大裏程和樣本量的測試。”
“如果速度過高,一旦誤刹車,對用戶來說將會(hui) 是巨大的驚嚇。”何小鵬認為(wei) ,部分車企將AEB觸發速度調至60km/h以上的做法有待商榷。“有一些企業(ye) 敢於(yu) 這樣做,但也會(hui) 有反噬。我在汽車行業(ye) 裏幹了幾年,是不太願意這樣的。”
如今爭(zheng) 論似乎“告一段落”,但業(ye) 內(nei) 關(guan) 於(yu) AEB的諸多討論仍未停歇。(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