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公安機關嚴打涉網犯罪維護網絡清朗 出硬拳淨化網絡空間

發布時間:2023-11-10 10:00:00來源: 法治日報

  “貓池”有毒!近日,4名犯罪嫌疑人非法售賣驗證碼被抓獲。這是重慶市公安局江北分局破獲的一起利用“貓池”設備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案,涉及公民個(ge) 人信息2萬(wan) 餘(yu) 條,涉案金額15萬(wan) 餘(yu) 元。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公安部今年部署開展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根據最新統計數據,行動期間偵(zhen) 辦網絡違法犯罪相關(guan) 案件5.5萬(wan) 起,營造了安全清朗的網絡空間。

  傳(chuan) 統犯罪觸網趨勢明顯

  重慶市公安局網安總隊民警金科解釋說,所謂的“貓池”是一種網絡通信設備,能將傳(chuan) 統電話信號轉化為(wei) 網絡信號,本是方便單位通信的設備,近年來卻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後成為(wei) “黑科技”,變成了非法獲取賬號的工具,犯罪分子可利用“貓池”以“撒網”方式批量注冊(ce) 賬號,再轉賣獲取利潤。

  “目前,網絡攻擊、技術支撐等黑灰產(chan) 業(ye) 已成規模,傳(chuan) 統犯罪極易升級“觸網”,線上線下合流明顯。”金科說。

  金科長期打擊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犯罪,據他觀察,在今年偵(zhen) 破的攻擊招投標網站服務器幹擾操縱工程建設項目評標、破壞加油機數據偷稅、入侵醫院掛號係統販賣專(zhuan) 家號等案件中,傳(chuan) 統犯罪利用“黑客”技術手段升級,向工程、稅務、環保、衛生、商業(ye) 等領域不斷滲透。

  “部分網絡犯罪成本低,易於(yu) 裂變傳(chuan) 播。例如“村推”類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犯罪,手法極為(wei) 簡單,犯罪團夥(huo) 成員熟悉手法後,又“招兵買(mai) 馬、另立山頭”,造成此類犯罪在農(nong) 村地區迅速擴散傳(chuan) 播。”金科舉(ju) 例說。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互聯網用戶規模已達10.67億(yi) 人。2022年,公安機關(guan) 深入推進“淨網2022”專(zhuan) 項行動,偵(zhen) 辦案件8.3萬(wan) 起,抓獲一大批犯罪嫌疑人,切實維護網絡秩序和群眾(zhong) 合法利益。

  “數據安全是網絡安全的薄弱環節,重慶網安總隊已將數據安全、個(ge) 人信息保護工作固化為(wei) 公安機關(guan) 執法檢查中的重點檢查內(nei) 容,並指導監督數據處理者在利用信息網絡開展數據處理活動時,嚴(yan) 格按照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規範要求,落實企業(ye) 、平台的數據安全和個(ge) 人信息保護主體(ti) 責任,加強全生命周期流程的安全保護措施,確保數據在收集、存儲(chu) 、使用、加工、傳(chuan) 輸、提供、公開等各個(ge) 環節的安全。”金科說。

  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

  網絡空間中,謠言、暴力層出不窮,一係列問題急需法治手段解決(jue) 。

  《法治日報》記者注意到,全國公安機關(guan) 自今年4月開始,開展了為(wei) 期100天的網絡謠言打擊整治專(zhuan) 項行動。行動期間,全國公安機關(guan) 共偵(zhen) 辦案件2300餘(yu) 起,整治互聯網平台企業(ye) 近8000家(次),依法關(guan) 停違法違規賬號2.1萬(wan) 餘(yu) 個(ge) ,清理網絡謠言信息70.5萬(wan) 餘(yu) 條。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9月25日聯合舉(ju) 行發布會(hui) ,發布《關(guan) 於(yu) 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

  公安部法製局副局長孫萍在發布會(hui) 上介紹說,公安部高度重視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打擊治理工作,全國公安機關(guan) 依托“淨網2023”專(zhuan) 項行動和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發起打擊網絡暴力違法犯罪集群戰役,針對人身攻擊、造謠傳(chuan) 謠、“人肉搜索”等突出網絡暴力違法犯罪行為(wei) ,以及幕後網暴“黑手”“推手”,持續強化線索發現和打擊懲處,偵(zhen) 破了網暴“湖北武漢被撞小學生媽媽”案、江蘇無錫章某雇傭(yong) “網絡水軍(jun) ”網暴他人案等一批社會(hui) 關(guan) 注度高的案件。

  截至9月底,各地公安機關(guan) 在今年“夏季行動”期間抓獲涉嫌網絡暴力相關(guan) 犯罪人員35人、行政處罰57人、批評教育472人,警示教育廣大網民文明上網、理性表達,自覺守法。

  “對公民向公安機關(guan) 以報案、控告或者舉(ju) 報方式反映的網絡暴力行為(wei) ,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公安機關(guan) 將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情節嚴(yan) 重,經審查認為(wei) 符合公訴條件的,依法及時立案偵(zhen) 查。”孫萍表示,公安機關(guan) 將繼續依法重點打擊人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網絡暴力案件,特別是針對未成年人等群體(ti) ,或者利用“深度合成”技術、組織“水軍(jun) ”“打手”實施網絡暴力的案件,以及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殺等惡劣社會(hui) 影響的案件,切實矯正“法不責眾(zhong) ”錯誤傾(qing) 向,讓人民群眾(zhong) 充分感受到公平正義(yi) 。

  “對於(yu) 被害人就網絡侮辱、誹謗提起自訴的案件,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wei) 被害人提供證據確有困難,要求公安機關(guan) 提供協助的,公安機關(guan) 將全力做好協助取證工作,切實幫助被害人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孫萍說。

  合力築牢網絡安全之堤

  “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犯罪往往是電信網絡詐騙、跨境賭博、養(yang) 老詐騙等犯罪的上遊犯罪。”中國政法大學傳(chuan) 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說。

  記者注意到,非法獲取的信息最終用途,一種是為(wei) 網絡水軍(jun) 、網絡洗錢等犯罪活動提供銀行卡、虛擬身份等;另一種是為(wei) 電信網絡詐騙、敲詐勒索等提供精準“靶心”。

  如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網絡安全新格局?

  “根治涉網犯罪需要通力合作,對實施犯罪背後的產(chan) 業(ye) 鏈進行源頭治理。”朱巍建議,清朗網絡環境,需要多方共同參與(yu) 。公安機關(guan) 要緊密結合數據安全法、個(ge) 人信息保護法、網絡產(chan) 品安全漏洞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加強網絡和數據安全監督管理,開展常態化網絡安全監督檢查和專(zhuan) 項整治,督促指導各單位、各部門落實網絡和數據安全保護責任,真正讓法律法規“長出牙齒”,切實維護國家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公民個(ge) 人信息安全。

  孫萍稱:“我們(men) 立足公安機關(guan) 的職能作用,切實加強與(yu) 網信、宣傳(chuan) 等有關(guan) 主管部門的協同聯動,形成監管合力;常態化開展網絡安全監督執法,壓緊壓實網絡服務提供者安全主體(ti) 責任,推動網站平台強化企業(ye) 自治、完善管理規範、健全暢通舉(ju) 報渠道。”

  10月10日至11日,公安部在京召開網絡安全法律谘詢委員會(hui) 成立大會(hui) 暨網安法製專(zhuan) 項研討會(hui) ,圍繞“網絡犯罪治理”“數據安全與(yu) 個(ge) 人信息保護”“互聯網安全監管”展開討論,針對網絡安全新形勢新特點,加強調查研究,研提針對性對策,為(wei) 公安機關(guan) 依法開展網絡犯罪防治等工作提供理論支撐。

  此外,北京、廣東(dong) 、上海公安機關(guan) 與(yu) 大型互聯網平台聯合發布“拒絕網絡謠言 清朗網絡環境”倡議書(shu) ,號召廣大網絡信息內(nei) 容服務平台和網絡信息內(nei) 容生產(chan) 者共同維護良好網絡秩序。

  本報記者 張晨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