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超標成因判定有了依據 地下水汙染防治監管將進一步加強
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地下水環境背景值統計表征技術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
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nong) 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要求,針對水質超標的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應分析超標原因,因地製宜采取整治措施;針對非地質背景導致國家地下水環境質量考核點位未達到水質目標要求的,應因地製宜製定達標或保持方案,明確防治措施及完成時限。這就需要識別判斷導致地下水水質超標是人為(wei) 活動還是地質背景原因,這也是印發《指南》的意義(yi) 。
據介紹,《指南》適用於(yu) 地下水超標成因判定、修複目標值合理確定等需開展地下水環境背景值統計表征工作的情形。根據地下水環境背景值統計表征工作需要,提出了地下水環境背景值數據獲取、樣品采集與(yu) 測試、數據處理與(yu) 分析以及統計與(yu) 表征的工作內(nei) 容和流程。(記者周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