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慢阻肺病患者約有1億人 規範治療很重要
今天(15日)是第22個(ge) “世界慢阻肺日”,慢阻肺病是全球範圍內(nei) 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全球患者人數達6億(yi) ,而據估計我國慢阻肺病患者約有1億(yi)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病,是一種常見的、可預防、可治療,以持續氣流受限為(wei) 特點的呼吸係統疾病,常見症狀包括長期咳嗽、咳痰、活動後呼吸困難,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的“三高”特點,居我國居民死因排序第三位,數據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病的患病率達13.7%。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醫學中心主任王辰:它到了中後期非常突出的症狀就是憋氣,而這個(ge) 憋氣是很難忍受的,甚至跟瀕死感覺聯係在一起的一個(ge) 症狀。所以老百姓有一句話叫做,疼痛麵前有英雄,憋氣麵前無意誌,誰在憋氣這個(ge) 嚴(yan) 重的症狀麵前都會(hui) 造成很嚴(yan) 重的精神上的影響。臨(lin) 床上我們(men) 也看到了慢阻肺病患者中有很高的,乃至極高的焦慮和抑鬱的患病率。所以這個(ge) 是一個(ge) 無論從(cong) 肉體(ti) 上還是精神上,都嚴(yan) 重的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和多發病。
全球及我國的研究均已明確,吸煙導致慢阻肺病的因果關(guan) 係已經被確認,吸煙可以導致慢阻肺病的發生,而且吸煙量越大,吸煙時間越長,起始吸煙的年齡越早,發病風險越高。不僅(jin) 如此,二手煙暴露也會(hui) 引發慢阻肺病,而且二手煙的危害並不比正常吸煙危害小。戒煙可以降低慢阻肺病患者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延緩病變的進展。
早篩早診早治是慢阻肺病防治基礎
記者從(cong) 今天舉(ju) 行的中國慢阻肺病防治大會(hui) 上了解到,我國的慢阻肺病有三“低”的特點,即低知曉率、低診斷率、低控製率。資料顯示,有90%的慢阻肺病患者之前並沒有做過肺功能檢查。近年來,我國政府出台了一係列以慢阻肺病防治為(wei) 代表的慢性呼吸疾病防治政策,其中提出,將肺功能檢查納入40歲以上人群常規體(ti) 檢範圍。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醫學中心主任王辰:凡是40歲以上人群都應該普查,每個(ge) 人在做體(ti) 檢的時候都應該有肺功能檢查,這樣能夠把患病率極高的疾病及時地發現,能夠早期地幹預,這個(ge) 病是發現和不發現是不一樣的,早期開始幹預和後期再開始幹預效果又是不一樣的。
國家呼吸醫學中心的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公眾(zhong) 對慢阻肺病“完全不知道”,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對慢阻肺病症狀和診斷知識掌握率僅(jin) 約50%。早篩、早診、早治是慢阻肺病防治的基礎,吸入藥物是慢阻肺病穩定期治療的標準治療方案。為(wei) 了推動我國慢阻肺病的防治,近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等相關(guan) 部門相繼實施了基層肺功能普及、高危人群篩查等項目,國家項目組近日對全國近900家縣級醫院的調研發現,仍有15.9%的二級醫院未配備肺功能儀(yi) ,無法進行慢阻肺病、哮喘的診斷;仍有9.3%-13.5%的縣級醫院門診,不能報銷慢阻肺病和哮喘吸入藥物。專(zhuan) 家呼籲,盡快將慢阻肺病篩查管理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醫學中心主任王辰:一旦納入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我們(men) 基層的醫務人員就作為(wei) 一種職業(ye) 責任,就要對慢阻肺病它的發現、診斷,規範治療要負起責任來的,這股力量的迸發,它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因此納入到這個(ge) 裏邊其實不一樣,而且國家政策就會(hui) 給予更進一步的支持,這是推動對慢阻肺病的有效的健康照護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這點現在是急迫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