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艘“巨星”齊亮相!中國進入全球海洋裝備業第一方陣
航海裝備是建設海洋強國的“國之重器”,是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引擎。第三季度造船業(ye)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均居世界第一。近日,2023世界航海裝備大會(hui) 在福建舉(ju) 行,集中展示了我國航海裝備領域的新產(chan) 品、新技術和新解決(jue) 方案。
世界最大雙燃料環保型汽車運輸船亮相,一次可搭載7500輛汽車
福州港馬尾青州作業(ye) 區,2023世界航海裝備大會(hui) 的三艘航海界的“巨星”同台亮相,它們(men) 分別是“東(dong) 海救115”輪、“海巡06”輪以及“雪龍號”極地考察船。
作為(wei) 極地考察船中的老大哥,“雪龍號”已完成了25次南極科學考察和9次北極科學考察的任務,足跡遍布了五大洋。“雪龍號”的船頭形似巨刃,讓它如同一隻破冰巨獸(shou) ,能夠自由穿越厚冰層。
“海巡06”輪是一艘大型綜合一體(ti) 化執法船艇,主要用於(yu) 海上巡航救助、海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和船舶汙染監測。它能夠到達全球除南北極以外的所有海域,從(cong) 2022年7月11日正式列編之後,已經累計航行將近11000海裏。
如果說“海巡06”輪是衝(chong) 在第一線的海上搜救指揮官,那麽(me) “東(dong) 海救115”輪就是我國東(dong) 海上救助能力最強的“排頭兵”。
作為(wei) 一艘全天候遠洋救助船,它可以頂著12級的台風出海,具備空中立體(ti) 救助、水上快速反應、水下深潛三位一體(ti) 綜合功能,已經參與(yu) 過109次救援,救助過700多人,挽回財產(chan) 損失50多億(yi) 元。
大型郵輪被譽為(wei) 造船工業(ye) “皇冠上的明珠”是一項大係統工程。就零部件而言,一架飛機的零部件大概是兩(liang) 百多萬(wan) 個(ge) ,而一艘大型郵輪的零部件多達兩(liang) 千多萬(wan) 個(ge) 。
我國自主建造的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不僅(jin) 是中國第一艘國產(chan) 大型郵輪,也是世界上最先進、最豪華、最環保的郵輪之一。它擁有超過2000間客房,可以容納5000多名乘客和2000多名船員。
近十年來,我國海洋裝備業(ye) 迅猛發展,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占比從(cong) 2010年的9%,激增到2021年的41%,已經進入全球海洋裝備業(ye) 的第一方陣。
技術含量提升的同時,降低船舶的碳排放已經成為(wei) 全球造船業(ye) 的新趨勢。廈門船舶重工早在2017年就開始研製雙燃料滾裝船。2020年3月,他們(men) 成功交付了一艘可以搭載7500台車的LNG雙燃料滾裝船。這是目前在世界上航行的、世界最大的雙燃料環保型汽車運輸船。
深遠海養(yang) 殖平台構築“藍色糧倉(cang) ”
13.6萬(wan) 平方公裏海域麵積,長達3700公裏的陸地海岸線,海島數量居全國第二,大小港灣125處,沿海港口建成生產(chan) 性泊位457個(ge) ……這是向海而興(xing) 的福建,發展海洋經濟的資源稟賦。
2022年,福建省海洋生產(chan) 總值1.2萬(wan) 億(yi) 元,連續8年保持全國前列;全省水產(chan) 品總產(chan) 量達862.4萬(wan) 噸,海水養(yang) 殖產(chan) 量、遠洋漁業(ye) 產(chan) 量、水產(chan) 品出口額等指標均位列全國第一。如今,海洋漁業(ye) 的發展已經離不開先進海洋裝備的助力。
在2023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hui) 展出的深海養(yang) 殖平台“福鮑1號”總麵積1200平方米,重約1000噸,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深遠海鮑魚養(yang) 殖平台;定海灣1號、2號,一次能養(yang) 100多噸大黃魚,網箱還能自動旋轉,能抵禦15級風浪的侵襲。
除此之外,既能深海養(yang) 殖,又能休閑旅遊的漁旅平台也在展會(hui) 上亮相。60000立方米的水體(ti) 量,一年可以養(yang) 殖600噸大黃魚。
向海而歌,向海圖強。2023世界航海裝備大會(hui) 和同期舉(ju) 辦的2023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hui) 成果斐然,作為(wei) 一場高層次、高能級、高水平的行業(ye) 盛會(hui) ,必將為(wei) 中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新思考、新合作、新平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