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以新媒體賦能文旅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12-04 10:26:00來源: 中國旅遊報

  以新媒體(ti) 賦能文旅高質量發展

  ——全國文化和旅遊新媒體(ti) 創新發展大會(hui) 匯聚業(ye) 界智慧

  構建新媒體(ti) 矩陣、強化品牌引領、做好新媒體(ti) 運營、讓創意與(yu) 技術共舞……由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新聞中心)、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中國旅遊報社、中國文化傳(chuan) 媒集團承辦的全國文化和旅遊新媒體(ti) 創新發展大會(hui) 日前在河北石家莊舉(ju) 辦。大會(hui) 聚焦“新媒體(ti) 賦能文旅高質量發展”,業(ye) 界嘉賓齊聚一堂,深化交流、共商合作,探討文旅新媒體(ti) 創新發展路徑。

  形成傳(chuan) 播合力

  近年來,全國文化和旅遊係統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jia) 值取向,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zhong) 路線,順應時代要求,把握傳(chuan) 播規律,不斷加強網絡內(nei) 容建設、優(you) 化政務服務、凝聚社會(hui) 共識,充分運用政務新媒體(ti) 唱響時代主旋律、展示文旅新形象、傳(chuan) 播文旅好聲音。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新聞中心)積極推進全國文化和旅遊政務新媒體(ti) 矩陣建設,初步形成“全國文旅一盤棋”傳(chuan) 播格局。各地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發布政策解讀、開展直播推廣,強化區域聯動、創新營銷模式,打造主題形象、推廣產(chan) 品線路,不斷提升文旅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一個(ge) 覆蓋全國、全麵立體(ti) 、連接世界的文旅新媒體(ti) 矩陣不斷成長壯大。

  大會(hui) 期間,全國文化和旅遊政務新媒體(ti) 矩陣正式成立,文化和旅遊政務新媒體(ti) 傳(chuan) 播力指數評價(jia) 體(ti) 係發布。評價(jia) 體(ti) 係由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新聞中心)會(hui) 同中國旅遊報社、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新聞與(yu) 傳(chuan) 播研究所製定,包括運營情況、傳(chuan) 播效果、協同情況、導向評價(jia) 等4個(ge) 方麵。下一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新聞中心)將會(hui) 同各地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進一步整合資源、凝聚力量、集群發展,推動平台共建、信息共通、資源共享,不斷提升政務新媒體(ti) 傳(chuan) 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為(wei) 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文旅新媒體(ti) 要強化‘新聞+政務+服務+商務’模式,擴展矩陣規模,形成穩定方向,推動短期傳(chuan) 播效果與(yu) 長期品牌建設協同發展。”北京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院長陳剛認為(wei) ,新媒體(ti) 是文旅宣傳(chuan) 的窗口,更是旅遊資源推廣的品牌家園。應善於(yu) 理解數據、用好數據、管理數據,做好宣傳(chuan) 工作;應適應新的智能化、生態化內(nei) 容生產(chan) 方式,加速營銷傳(chuan) 播數字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新媒體(ti) 矩陣的影響力。

  共享成果經驗

  近年來,文旅政務新媒體(ti) 呈現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麵,一批優(you) 質賬號出新出彩,眾(zhong) 多有思想、有溫度、有情懷的內(nei) 容叫好叫座。大會(hui) 期間,有關(guan) 地區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分享了新媒體(ti) 運營的好經驗、好做法。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王榮麗(li) 介紹,目前,河北已經構建起全省文旅新媒體(ti) 矩陣,實現跨部門、跨係統互動合作,並創新“中央廚房”內(nei) 容生產(chan) 模式。同時,河北還掀起“暴風式”短視頻宣傳(chuan) 聲勢,搭建起“全天候”慢直播展示平台,打造“現象級”大活動傳(chuan) 播事件,如製作《美麗(li) 河北》慢直播欄目、策劃開展東(dong) 方甄選河北行活動等,全麵叫響“這麽(me) 近,那麽(me) 美,周末到河北”品牌。

  “山東(dong) 著力探索新媒體(ti) 整合營銷方式,形成1個(ge) ‘好客山東(dong) ’品牌、16個(ge) 城市聯動推進、覆蓋全省N個(ge) 平台的‘1+16+N’新媒體(ti) 工作模式。”山東(dong) 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王春生介紹,山東(dong) 堅持“內(nei) 容為(wei) 王”,開展全省文旅內(nei) 容共創行動,並與(yu) 省內(nei) 外主流媒體(ti) 共創新媒體(ti) 矩陣,分享“好客山東(dong) ”的故事。同時,山東(dong) 麵向境外,在臉書(shu) 、推特、油管、抖音海外版等社交平台開設多個(ge) 賬號,讓廣大海外受眾(zhong) 深入了解山東(dong) 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

  江蘇運用新媒體(ti) 思維,搭建“融”的載體(ti) 、打造“融”的品牌、放大“融”的效應,探索走出一條數字化賦能文旅融合發展的實踐路徑。“新媒體(ti) 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保護傳(chuan) 承和創新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錢寧說,“江蘇積極探索‘演出+旅遊’,戲曲百戲(昆山)盛典打造了一係列‘白天觀景、晚上看戲’文旅融合產(chan) 品,吸引年輕觀眾(zhong) 通過新媒體(ti) 平台看戲、聊戲、關(guan) 注戲。他們(men) 不僅(jin) 是文化體(ti) 驗的參與(yu) 者,也成為(wei) 文化價(jia) 值的傳(chuan) 播者。此外,江蘇較早在新平台開通‘水韻江蘇’官方賬號,通過發布原創、達人共創、創建話題等形式分享旅遊攻略,吸引更多人從(cong) 線上‘種草’到線下‘打卡’。”

  強化技術賦能

  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文旅新媒體(ti) 發展中有著廣闊應用前景。在大會(hui) 主旨演講和分享會(hui) 環節,專(zhuan) 家學者和業(ye) 界嘉賓就“創意與(yu) 技術助力文旅新媒體(ti) 提升影響力”建言獻策。

  “故宮博物院推出‘雲(yun) 遊故宮’平台,河南衛視推出《唐宮夜宴》節目等,都是專(zhuan) 業(ye) 機構、專(zhuan) 業(ye) 媒體(ti) 利用新技術增強文旅產(chan) 品內(nei) 容趣味性的有效探索。”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新媒體(ti) 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shu) 長、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大學新聞傳(chuan) 播學院副院長黃楚新認為(wei) ,要匯聚多元形式,豐(feng) 富文旅新媒體(ti) 的內(nei) 容形態。

  在微博平台,各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媒體(ti) 紛紛入駐,形成了文旅新媒體(ti) 泛矩陣和朋友圈。“我們(men) 會(hui) 根據文旅相關(guan) 部門和媒體(ti) 的權威信息,對平台上的不實信息和不良內(nei) 容進行及時處置,確保文旅新媒體(ti) 發展有客觀、理性的網絡氛圍。”微博執行總編輯、總編室主任薄紅愷說。

  “騰訊平台發揮技術優(you) 勢,與(yu) 相關(guan) 部門、博物館開展合作,推出北京中軸線4D產(chan) 品、舉(ju) 辦線上聯展,讓用戶線上體(ti) 驗中華文化魅力,激發用戶走到線下、體(ti) 驗壯美河山的意願。”騰訊文化與(yu) 內(nei) 容事業(ye) 部總經理薛濤說。

  “科技已發力,文旅不缺席。未來,文化和旅遊宣傳(chuan) 要關(guan) 注技術,技術的核心在於(yu) 價(jia) 值傳(chuan) 播。”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chuan) 播學院副院長、國際傳(chuan) 播策略與(yu) 效果評估研究中心主任周敏表示,要注重AIGC(人工智能創作內(nei) 容的生產(chan) 方式)的應用。應把握機遇,積極擁抱新技術創新傳(chuan) 播方式,提高文旅宣傳(chuan) 的內(nei) 容質量和服務水平,提升用戶體(ti) 驗;應堅守初心,始終以人民為(wei) 中心,關(guan) 注用戶需求的“痛點”“癢點”“爽點”;應謀求長遠發展,結合本地旅遊資源特色,製定行之有效的宣傳(chuan) 策略。(趙騰澤 黃高原)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