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98元買8小時誌願服務時長,為何
作者:土土絨
花298元就能買(mai) 到8小時的誌願服務時長?近日,有媒體(ti) 報道,在一些網絡平台上,誌願服務時長卻被當成了商品“買(mai) 賣”,並被明碼標價(jia) ,有的還打出了“298元一個(ge) 項目,可積累8小時誌願服務時長”等廣告,還有的曬出成功操作累計時長的截圖,來標榜自己真實可信。
什麽(me) 是誌願服務?誌願服務是指誌願者、誌願服務組織和其他組織自願、無償(chang) 向社會(hui) 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務。“誌願”二字,強調的就是自願和公益,這就將其與(yu) 商業(ye) 行為(wei) 徹底區分開來。而花錢購買(mai) “誌願服務”時長,既非自願,又沒有服務,更談不上公益性,完全與(yu) 誌願服務的初衷背道而馳。可以說,這種行為(wei) 不光毫無意義(yi) ,而且還是弄虛作假。
那麽(me) ,這門“生意”是怎麽(me) 產(chan) 生的?為(wei) 什麽(me) 有人要花錢買(mai) 誌願服務時長?2020年,教育部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該方案顯示,普通高中應在原來科目基礎上開設勞動課程,共6個(ge) 學分,為(wei) 必修學分。其中,誌願服務2學分,在課外時間進行,三年不少於(yu) 40小時。換句話說,這是一個(ge) 硬性要求。
根據要求,學生應利用課餘(yu) 時間完成誌願服務,但一方麵,高中生的時間寶貴,很多人不願意把大量時間花在誌願服務上,另一方麵,學生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誌願服務項目也並不容易。雖然一些學校會(hui) 組織學生開展誌願活動,但往往也不能覆蓋所有學生,並完成全部時長。因此,誌願服務就成了很多學生的“痛點”。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竟然成了一些人牟利的“商機”。根據四川省青年誌願者服務中心、四川青年誌願者協會(hui) 通報的案例,有人盜取相關(guan) 誌願服務官方賬號,依托網絡平台販賣誌願服務時長,有人將工作時長記錄為(wei) 誌願服務時長,還有人違規操作發布虛擬活動……一係列弄虛作假的行為(wei) ,令人目瞪口呆。
事實上,以上行為(wei) 都已涉嫌違規。我國《誌願服務條例》明確規定,誌願服務組織不依法記錄誌願服務信息或者出具誌願服務記錄證明的,由民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限期停止活動,並可以向社會(hui) 和有關(guan) 單位通報。對以誌願服務名義(yi) 進行營利性活動的組織和個(ge) 人,由民政、工商等部門依法查處。
誌願服務當以善意為(wei) 基礎,而不是做成一門生意。一方麵,教育部門應當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組織並引導學生參與(yu) 到豐(feng) 富多彩的誌願服務活動中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誌願服務的樂(le) 趣和意義(yi) ,循序漸進地培育學生的社會(hui) 責任感,而不是一放了之,任由學生自行摸索。
另一方麵,公益行為(wei) 本身不應當有強製性。既然不少家長和學生都難以完成規定的誌願服務時長,那麽(me) ,相關(guan) 部門不妨廣泛聽取意見,進一步優(you) 化關(guan) 於(yu) 誌願服務的要求。比如,弱化強製性,強調學校的引導性和學生的參與(yu) 性,讓青少年真正感受到公益活動的價(jia) 值。否則,學生出於(yu) 完成任務的心態進行誌願服務,就難免滋生出形式主義(yi) 和弄虛作假行為(wei) 。一旦誌願服務淪為(wei) “金錢的遊戲”,既不利於(yu) 學生個(ge) 人品質的培養(yang) ,也是對公益生態的破壞。(土土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