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多重因素改善 券商年度策略積極看多A股

發布時間:2023-12-12 10:14: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2023年以來,A股市場整體(ti) 表現低迷。上證指數自年初震蕩攀升後,5月初至3400點後開始震蕩回落,指數重心持續下移,截至目前,依然在3000點左右徘徊。不過,伴隨著估值進入曆史低位,影響A股的多重因素也在逐漸改善中。從(cong) 券商機構日前披露的年度策略來看,機構對2024年A股行情較為(wei) 樂(le) 觀,宏觀因素的改善和企業(ye) 盈利的修複令2024年震蕩上漲機遇更為(wei) 凸顯。

  宏觀因素持續改善

  A股將迎盈利修複

  “2024年至少有兩(liang) 大因素改善,一是全球宏觀流動性明顯改善,二是國內(nei) 穩增長力度增強。這將推動2024年A股盈利正增長,估值修複。”中信建投表示,海外來看,隨著環境有望逆轉,美元進入下行周期,對A股估值環境轉為(wei) 有利。

  “展望2024年,經濟內(nei) 生動能繼續修複仍需重視中長期結構性趨勢影響,地產(chan) 可能是預期回穩的重點;供需和庫存壓力緩解後,物價(jia) 可能溫和回升;居民及企業(ye) 信心提振仍是2024年消費和投資修複的關(guan) 鍵;出口形勢仍有不確定性但有望邊際緩和。”在中金公司看來,2024年A股盈利增長或邊際改善。結構上需關(guan) 注回升彈性,上下遊盈利分化、行業(ye) 供給側(ce) 出清與(yu) 過剩的分化、新興(xing) 行業(ye) 周期與(yu) 經濟周期的分化以及上市公司資本開支意願等問題是重點。

  “展望2024年,有三點樂(le) 觀變化值得期待。”信達證券也表示,第一是庫存周期不會(hui) 消失,一旦反轉會(hui) 對股市產(chan) 生半年以上的正麵影響。第二是房地產(chan) 銷售也可能會(hui) 出現反彈。因為(wei) 根據經驗,下行周期初期也會(hui) 出現2-3年的銷售反彈。戰術層麵市場對房地產(chan) 政策最樂(le) 觀的對比是2014年“930政策”。第三是外部環境有可能軟著陸。

  流動性邊際改善

  指數或迎反轉

  對於(yu) 2024年股市整體(ti) 節奏的判斷,信達證券認為(wei) ,賽道股長期供需格局變化、房地產(chan) 需求下台階、庫存周期下行是三個(ge) 壓製大部分行業(ye) 盈利的趨勢性利空,而這些利空因素在2024年均有望實現邊際改善,帶動指數出現趨勢性回升。整體(ti) 而言,樂(le) 觀情景下,如果較早出現新的超預期政策、房地產(chan) 銷售回升,則指數有可能直接步入反轉。悲觀情景下,如果經濟數據的改善偏慢,則不排除指數呈現一波三折的走勢,但指數完全不回升到趨勢線之上的概率很低。

  中金公司進一步表示,2023年初至今A股市場先揚後抑,整體(ti) 表現略顯平淡,曆經調整後市場估值逐步接近曆史偏極端水平,當前資產(chan) 價(jia) 格可能已經隱含過於(yu) 悲觀預期。展望2024年,雖需應對內(nei) 外部一些中長期問題的顯化,但考慮我國政策空間大、根基牢、發展潛力夠、較多領域在全球具備競爭(zheng) 優(you) 勢,對後市表現不必悲觀,市場機會(hui) 大於(yu) 風險。

  增量資金方麵,中信建投判斷,公募基金層麵上,籌碼結構擔憂在邊際改善,但增量資金仍不足;保險資管則有望開啟絕對收益定價(jia) 新時代。A股大小盤輪動具有3至4年一輪切換的特點,本輪自2021年茅指數泡沫破裂起的小盤強勢周期未來逐步進入尾聲,賠率優(you) 勢縮小,隨著近期地產(chan) 政策利好頻發,人民幣升值和國債(zhai) 收益率上行有望對大盤起到潛在催化作用,未來一年大盤股有望出現結構性機會(hui) 。

  東(dong) 北證券也表示,流動性角度看,2023年股市資金變動在於(yu) 機構資金規模的萎縮,但偏債(zhai) 基金和ETF規模占比提升,外資的流出更多在於(yu) 美債(zhai) 壓力。而在2024年,基金、外資和散戶資金流入改善,流出端仍看政策力度。

  估值風險較多釋放

  科技醫藥等行業(ye) 或活躍

  中金公司表示,未來重點關(guan) 注三類投資領域:一是轉型期受政策支持,且順應創新產(chan) 業(ye) 趨勢的成長板塊,如半導體(ti) 、通信設備等。醫藥和新能源領域仍需關(guan) 注產(chan) 業(ye) 政策及基本麵的邊際變化,但估值風險已得到較多釋放;二是自下而上尋找需求率先好轉或供給出清機會(hui) ,可能具備更大的業(ye) 績改善彈性,如汽車及零部件、油氣油服、貴金屬和航海裝備等;三是現金流充足、持續高分紅的高股息資產(chan) ,如電信服務、上遊資源品和公共事業(ye) 等領域。

  東(dong) 北證券認為(wei) ,從(cong) 三維宏觀下的市場與(yu) 風格特征看,2024年上半年,信用下與(yu) 盈利上組合指向市場趨勢震蕩修複,行業(ye) 風格上,製造大於(yu) 科技大於(yu) 消費大於(yu) 醫藥。下半年,信用上而盈利下組合下市場趨勢震蕩偏強,行業(ye) 風格上科技大於(yu) 製造大於(yu) 金融地產(chan) 大於(yu) 醫藥,全年來看科技、製造、醫藥有望成為(wei) 最強風格。

  渤海證券認為(wei) ,麵對存量籌碼的消化壓力,2024年行業(ye) 層麵或仍以博弈性機會(hui) 為(wei) 主,可沿著以下兩(liang) 條主線進行關(guan) 注,一是產(chan) 業(ye) 趨勢催化下的主題性博弈機會(hui) ,可關(guan) 注以電子行業(ye) 為(wei) 核心的TMT板塊,汽車行業(ye) 變革下半場智能化驅動下的汽車行業(ye) 。二是監管定調下的政策博弈機會(hui) ,可關(guan) 注活躍資本市場及打造一流投行逐步推進下的券商行業(ye) ,地產(chan) 投資下行承壓,“三大工程”逐步推進下的“地產(chan) 鏈”。此外,還可關(guan) 注具備底部反轉條件,靜待催化下的醫藥行業(ye) 。

  主題投資方麵,中信建投表示,泛AI主題投資後續仍有望繼續演繹,進入去偽(wei) 存真階段;同時,數字經濟新時代推動生產(chan) 要素擴容。新型工業(ye) 化加速落地,人形機器人等自動化高新設備為(wei) 先導。重點關(guan) 注主題AI、出海、進口替代、汽車智能化、機器人等領域。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