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罰促管”優化營商環境——遼寧沈陽創新市場監管執法方式
光明日報記者 劉勇 光明日報見習(xi) 記者 戴寧馨
在醫院開的藥沒吃完,放到藥店售賣,應該怎樣罰?近日,在遼寧沈陽鐵西區的沈陽東(dong) 垚大藥房,執法者現場查獲了7盒剩藥。由於(yu) 沒有購銷記錄,藥房不僅(jin) 要被沒收剩餘(yu) 藥品和違法所得126元,還可能麵臨(lin) 最高10萬(wan) 元的處罰。沈陽市市場監管局了解情況後,引入第三方對藥店進行合規整改專(zhuan) 項審查,不僅(jin) 使該藥店的藥品管理走上了正軌,罰款也確定為(wei) 最低處罰的2萬(wan) 元。
依法合理處罰既是為(wei) 了保護消費者、讓企業(ye) 健康成長,更是為(wei) 了改善營商環境。
2023年11月,沈陽市在全國率先施行涉罰主體(ti) 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機製,通過在辦案中對企業(ye) 啟動合規監管,促使企業(ye) 合規整改,健全企業(ye) 管理製度。在經第三方組織依規監督評估合格後,市場監管局遂依法作出免於(yu) 行政處罰或者從(cong) 輕減輕處罰的決(jue) 定,有效防止缺乏統一尺度、人情案、過罰不當的情況出現。
從(cong) “以罰代管”到“督罰促管”,沈陽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張巍告訴記者:“我們(men) 把第三方監督評估機製作為(wei) 營商環境改革的突破口,通過提升社會(hui) 力量的參與(yu) ,讓行政執法行為(wei) 不再簡單地一罰了之,實現了市場監管執法的社會(hui) 效果與(yu) 法律效果相統一。”
第三方專(zhuan) 家組成員、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副教授韓佳介紹,市場監管領域涉及廣告、反不正當競爭(zheng) 、產(chan) 品質量等與(yu) 企業(ye) 密切相關(guan) 的行政執法活動,第三方專(zhuan) 家組都是各行業(ye) 、各領域的專(zhuan) 業(ye) 人才,大家秉持客觀公正原則,力求每一個(ge) 辦結的案件都經得起法律和曆史的檢驗。
“在第三方專(zhuan) 家組的幫助下,我們(men) 形成了一整套比較規範的公司管理體(ti) 係,市場對我們(men) 的認可度有了很大提升。”沈陽東(dong) 垚大藥房負責人表示,沈陽市現在推行的涉罰主體(ti) 第三方評估工作不僅(jin) 為(wei) 優(you) 化全市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wei) 沈陽市中小企業(ye) 活躍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
“目前,我們(men) 已經收到了4份第三方合規考察的書(shu) 麵報告,未來我們(men) 還會(hui) 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做到‘辦理好一案,規範好一片’,為(wei) 打造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提供更多的創新性舉(ju) 措。”張巍說。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15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