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互聯網基礎資源如何夯實

發布時間:2023-12-15 09:5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域名、IP地址、路由等互聯網基礎資源建設是推動行業(ye) 高質量發展、維護國家網絡安全穩定的重要基石——

  互聯網基礎資源如何夯實

  光明日報見習(xi) 記者 李春劍 光明日報記者 崔興(xing) 毅

  域名、IP地址等是互聯網的基礎資源,它們(men) 和服務係統連接定位了體(ti) 量巨大、種類繁多、業(ye) 務複雜的互聯網應用和人機物對象,對於(yu) 支撐互聯網互聯互通和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重要作用。

  經過近3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互聯網服務種類與(yu) 數量快速擴展,產(chan) 業(ye) 生態日趨成熟,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如何分配好、利用好、管理好互聯網基礎資源?我國互聯網基礎資源發展仍麵臨(lin) 哪些挑戰?

  在12月12日召開的2023(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大會(hui) 上,國內(nei) 外專(zhuan) 家學者就互聯網基礎資源發展新趨勢新挑戰、加快推動數字技術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互聯網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新型工業(ye) 化等展開討論。

  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麵臨(lin) 哪些挑戰

  互聯網基礎資源建設是推動互聯網行業(ye) 高質量發展、維護國家網絡安全穩定的重要基石。目前,我國域名總數超3000萬(wan) 個(ge) ,國家頂級域名“.CN”數量近2000萬(wan) 個(ge) ,IPv4、IPv6地址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其中IPv4地址分配數量3.92億(yi) 個(ge) ,IPv6用戶超過7.7億(yi) ,位居全球第一,IPv6活躍終端連接數超16億(yi) ,移動網絡IPv6流量占比超過55%。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大會(hui) 上表示:“從(cong) IPv4到IPv6的發展不僅(jin) 僅(jin) 是IP地址數量的擴展,更是增加了可擴展的地址字段,這個(ge) 字段提供了廣闊的編程空間。”

  當前,ICANN(互聯網名稱與(yu) 數字地址分配機構)對IPv6地址的分配方法仍然沿用IPv4的方式。鄔賀銓建議,我國應積極推進ICANN改革,優(you) 化IPv6地址分配機製。

  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下,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與(yu) 安全保障能力麵臨(lin) 哪些挑戰?

  鄔賀銓指出,IPv6海量地址擴充了互聯網基礎資源的能力,也通過IPv6+擴展了IP地址字段的功能,但同時也增加了黑客的攻擊目標;5G+工業(ye) 互聯網促進了企業(ye) 數字化轉型,但也對工業(ye) 網絡安全防控有了更高要求;生成式大模型引發AI的新浪潮,但AI可能會(hui) 被黑客利用獲取對互聯網基礎資源的控製權,基於(yu) AI的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和安全保障能力將成為(wei) 未來發展的重點。

  我國互聯網基礎資源建設還需突破哪些難關(guan)

  “目前,9000多個(ge) 互聯網國際標準中,由中國科學家牽頭的隻有150多個(ge) ,這應該引起我們(men) 的高度重視。”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建平說,“互聯網體(ti) 係結構的演進性特點決(jue) 定了其關(guan) 鍵技術仍在不斷被完善。”

  對於(yu) 我國互聯網核心技術發展為(wei) 何仍然受限,吳建平說,在互聯網發展進程中,我國早期參與(yu) 較少,曆史發展進程存在空缺,因此話語權相對薄弱。

  吳建平介紹,互聯網互聯互通的核心是路由係統,當前仍存在路由劫持、路由泄露、源地址偽(wei) 造等三大世界性技術難題。路由係統必須不斷滿足應用和通信發展的新需求,並通過其關(guan) 鍵技術創新研究,有效防範相關(guan) 安全風險。此外,針對互聯網關(guan) 鍵信息基礎設施發起的DDoS攻擊(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也是目前互聯網領域關(guan) 注的重點問題。

  互聯網基礎資源如何助力新型工業(ye) 化發展

  近30年來,我國互聯網產(chan) 業(ye) 成績亮眼——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覆蓋廣泛、技術領先的移動通信網絡和光纖網絡,算力總規模居全球第二。

  “互聯網打破了傳(chuan) 統工業(ye) 資源配置受到的時空限製,可實現更靈活高效的資源有機整合,有效降低成本。基於(yu) 互聯網實現生產(chan) 流程自動化管理、市場需求精準預測、供應鏈實時協同,加速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躍遷升級,推動工業(ye) 企業(ye) 向更高附加值、更具競爭(zheng) 力的方向發展。”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主任、黨(dang) 委書(shu) 記劉鬱林說。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wan) 億(yi) 元,占GDP比重的41.5%,互聯網日益成為(wei) 推動發展的新動能。

  中國工業(ye) 互聯網研究院院長魯春叢(cong) 介紹,中國工業(ye) 互聯網研究院開展國家工業(ye) 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的建設,目前已構建全國裝備製造業(ye) 數字供應鏈平台、工業(ye) 數字化碳管理公共服務平台等6類主要應用。

  “下一步,要積極推進行業(ye) 自律,強化技術能力建設,支撐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推進。”中國互聯網協會(hui) 常務副秘書(shu) 長陳家春說。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lan) 在會(hui) 上透露,接下來將繼續推動下一代互聯網、通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提升我國數字產(chan) 業(ye) 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zheng) 力;加快工業(ye) 互聯網規模化應用,驅動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向更大範圍拓展、更深程度滲透、更高層次演進;聚焦數實融合重點領域營造公平競爭(zheng) 市場環境,促進各類要素資源向企業(ye) 匯聚,推動各類經營主體(ti) 深度合作,促進產(chan) 業(ye) 全要素的互聯互通,加快推進新型工業(ye) 化步伐;積極參與(yu) 全球數字治理和國際規則製定,加強互聯網領域國際合作,促進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鏈各方交流,不斷深化數字領域國際共識。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15日 08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