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兒童讀者帶去圖畫書的意蘊和美感
【觀察者】
作者:陳香(中國兒(er) 童文學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國圖畫書(shu) 市場上所能買(mai) 到和大家口口相傳(chuan) 的,大多是引進的西方經典圖畫書(shu) 及其故事。這樣的情況,在創作者和出版人的集體(ti) 努力下,發生了改變。
從(cong) 2008年開始,原創圖畫書(shu) 規模性出現;從(cong) 2010年到現在,原創圖畫書(shu) 品種大量增多、品質大幅提升。如今,一批在題材、主題、類型及藝術風格的開拓方麵均有上乘表現,文與(yu) 圖均拓展了藝術表現能力,具備一定藝術性和思想內(nei) 涵的原創圖畫書(shu) ,已經在國內(nei) 出現。
文化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繁榮的標誌之一,就是原創的繁榮。步入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發展繁榮的新時代,麵向低齡兒(er) 童、具有啟蒙閱讀作用的中國原創圖畫書(shu) 崛起,這為(wei) 文化強國增添了助力。
圖書(shu) 創作的源頭是作者。支撐原創圖畫書(shu) 量質齊升、跨越式發展的核心作者群之一,就是一批接受過專(zhuan) 業(ye) 教育的青年畫家、青年作家。
一位圖畫書(shu) 作者要創造性地講故事,需要在哪些方麵下功夫?其一是故事的創意和巧思;其二是貼合創意、充滿童趣和表現力的語言,或者說是文學語言運用上的創意;其三是圖文的配合,即如何充分運用畫麵的可視性特征完成圖畫書(shu) 的構思奇想。
這一批專(zhuan) 業(ye) 的青年圖畫書(shu) 創作者,讓原創圖畫書(shu) 在圖畫的完成度上已臻精美,並不比國外優(you) 秀圖畫書(shu) 遜色。但他們(men) 還有更高的追求——創造性地講故事。如果說在七八年前,一些青年創作者的作品中還存在對西方經典圖畫書(shu) 敘事結構和主線的借用或模仿,那麽(me) 近四五年來,他們(men) 的作品已經實現了在核心敘事創意上的解放和飛翔,豐(feng) 富了圖畫書(shu) 敘事的可能性,為(wei) 原創圖畫書(shu) 帶來了大量鮮活的、充滿奇想和機趣的藝術構思。當然,在對世界和人生的基本思考方麵,在純正自然的童趣和幽默感的表現上,在新穎獨到、令人拍案叫絕的巧思和細節的呈現上,青年圖畫書(shu) 創作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問題需要突破。
筆者觀察到,與(yu) 歐美圖畫書(shu) 著重於(yu) “童趣”“想象力”“遊戲精神”的表現不同,原創圖畫書(shu) 雖然也強調趣味性的表現形式,但在對生命、曆史文化呈現和現實思考方麵有更多著墨,二者呈現出了饒有意味的分野。這是一個(ge) 值得長期觀察的現象。
筆者認為(wei) ,原創圖畫書(shu) 不必刻意尋求文化表達中的標簽意象,而需要立足於(yu) 本民族的童年生活、文化習(xi) 性和藝術思維,切實尋求一種符合圖畫書(shu) 內(nei) 在構成與(yu) 藝術規律的超然、自由、靈性的藝術表達。因為(wei) ,兒(er) 童是敏感的、感性的,孩子們(men) 是否接受與(yu) 喜愛,深刻地影響著一本圖畫書(shu) 的命運。有學者認為(wei) ,圖畫中描繪的具體(ti) 對象通過所喚起的語境而產(chan) 生意義(yi) ,讓讀者把它們(men) 同自己的知識以及對生活、文學及視覺藝術的經驗聯係起來。隻要孩子們(men) 捧讀由中國的創作者創作的圖畫書(shu) ,則中國人的價(jia) 值觀念、意義(yi) 建構、文化態度就會(hui) 在圖像背後對其產(chan) 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影響是持久、長遠的。
總而言之,圖畫書(shu) 中圖畫的能指空間、所指空間、意義(yi) 空間、心理空間和情緒空間並不是彼此割裂、互相分離的,而是融為(wei) 一體(ti) 的。它們(men) 以一種當下性的、富於(yu) 視覺衝(chong) 擊力的敘事方式,強化、補充或改變文字敘事空間,從(cong) 而呈現圖畫書(shu) 豐(feng) 厚的敘事意蘊和美感,給低齡兒(er) 童讀者帶來豐(feng) 富、多層、多義(yi) 的情緒表達與(yu) 心理意義(yi) 建構。
這樣一種適合低齡兒(er) 童反複翻閱、尋找閱讀樂(le) 趣並在不經意間收獲意識建構的圖書(shu) 形態,值得我們(men) 青年一代創作者將其作為(wei) 一生的事業(ye) 來對待。我們(men) 也呼籲一個(ge) 更健康的市場環境,為(wei) 原創高質圖畫書(shu) 的持續發展提供條件、保駕護航。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19日 1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