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我國下一代互聯網技術試驗能力穩步提升

發布時間:2023-12-21 10:30:00來源: 科技日報

  近日,我國開通全球首條1.2T(傳(chuan) 輸速率每秒1200G比特)超高速下一代互聯網主幹通路。該主幹通路總長3000多公裏,連接北京、武漢、廣州。這是未來互聯網試驗設施(以下簡稱FITI)項目的重大技術試驗成果。它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未來網絡試驗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清華大學聯合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華為(wei) 技術有限公司和賽爾網絡有限公司共同協作研製。

  “這條主幹通路同時還是FITI高性能主幹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主幹通路升級到T級別,對於(yu) FITI這樣的大型互聯網試驗平台而言,意義(yi) 重大。”中國工程院院士、FITI項目負責人吳建平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道,“這條通路不僅(jin) 是項目各參與(yu) 單位團結協作、共同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成功探索和實踐,也為(wei) 我國建設超高速下一代互聯網提供了重要技術儲(chu) 備,必將成為(wei) 中國對全球下一代互聯網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那麽(me) ,FITI項目究竟是什麽(me) ?FITI項目有何意義(yi) 與(yu) 技術優(you) 勢?

  在性能、功耗等方麵優(you) 勢顯著

  “FITI項目旨在為(wei) 研究和設計各種創新未來網絡體(ti) 係結構提供國際領先的開放性試驗環境,是繼CERNET(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和CERNET2之後,由清華大學等40所高校聯合攻關(guan) 的又一個(ge) 重大互聯網實驗平台。”吳建平說。FITI項目采用高校大團結大協作的聯合科研模式,是麵向未來互聯網的國家重大試驗基礎設施,將成為(wei) 網絡強國建設的科技支撐。

  根據規劃,FITI以純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技術為(wei) 主,要建設和運行國內(nei) 外前所未有、向社會(hui) 開放的大規模網絡科學試驗設施,未來將與(yu) 科技創新基地做好銜接。同時,各高校將基於(yu) FITI開展網絡體(ti) 係結構創新,取得的創新成果將用於(yu) FITI的滾動發展。此外,FITI項目將建立高校及產(chan) 學研網絡體(ti) 係結構創新試驗用戶聯盟。經過5年的努力,FITI項目基本完成了主體(ti) 建設任務,已開通FITI高性能主幹網,連接全國35個(ge) 城市的40個(ge) 核心節點和試驗站點,並且擁有超大容量IPv6地址空間和自治域號碼。

  記者了解到,作為(wei) 通用試驗平台,FITI對帶寬的要求極高。一方麵,它要為(wei) 未來各種互聯網技術試驗提供高速穩定的網絡支撐。另一方麵,FITI支持不少於(yu) 4096個(ge) 核心網絡切片資源,需要極其充足的帶寬保障規模龐大的並行流量。縱觀全球,廣域400G主幹網技術今年才剛剛開始規模商用,業(ye) 界普遍預測T比特主幹網產(chan) 品將在2025年後出現。相對於(yu) 400G網絡來說,1.2T網絡在性能、功耗、成本、兼容演進等方麵都具備顯著的優(you) 勢。如從(cong) 北京至廣州進行1PB容量的大數據傳(chuan) 輸時,100G線路需要傳(chuan) 輸1天,400G線路需要6小時,而1.2T線路僅(jin) 需2小時。

  促進未來網絡前沿研究開展

  當前全球麵臨(lin) 新一輪重大科技革命,互聯網成為(wei) 全球科研創新平台,世界各主要國家都在積極布局未來網絡的創新研究,希望通過構建全球性未來網絡試驗基礎設施促進前沿研究的開展。FITI項目的發起,正是我國積極抓住這一科技重大機遇、在未來互聯網研究上進行重大布局的行動。

  據介紹,FITI不僅(jin) 以純IPv6技術為(wei) 主,同時還可以支持下一代互聯網真實源地址驗證體(ti) 係(SAVA)。這意味著FITI是一張致力於(yu) 對下一代互聯網關(guan) 鍵核心技術進行探索的大網。

  吳建平說,SAVA基於(yu) IPv6協議,是針對開放互聯網體(ti) 係結構源地址缺乏可信保障這一全球重大技術難題而提出的。SAVA支持互聯網真實源地址的精確定位和地址溯源,突破了下一代互聯網體(ti) 係結構的安全可信關(guan) 鍵核心技術,取得了重大社會(hui) 和經濟效益。

  記者了解到,FITI主幹網在開通之際,核心節點間的最高帶寬為(wei) 200G。而這次1.2T的互聯網主幹通路開通後,FITI主幹網核心節點間的最高帶寬提高到了1.2T。與(yu) 此同時,FITI實現了與(yu) 國內(nei) 外IPv4(互聯網協議第4版)/IPv6試驗設施的互聯互通。這意味著用戶可以訪問更多試驗設施。

  當今,全球骨幹網技術全麵進入100G時代,400G骨幹網技術也逐步開始規模部署,很多廠商和機構已啟動800G骨幹網技術的研究和試點。此次FITI成功開通1.2T互聯網主幹通路,不僅(jin) 促進了全球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更展現出我國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

  既是互聯網的一部分又能支撐試驗

  “我們(men) 也經常把FITI定位為(wei) CERNET3。”吳建平認為(wei) ,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來說,CERNET、CERNET2和FITI為(wei) 代表的CERNET3象征著中國互聯網研究與(yu) 建設的三個(ge) 曆史階段。第一個(ge) 曆史階段從(cong) 1994年我國開始建設CERNET起,標誌著我國互聯網的起步。第二個(ge) 曆史階段從(cong) 2004年CERNET2的開通開始,標誌著我國互聯網進入追趕創新階段。第三個(ge) 曆史階段從(cong) CERNET3的建設開始,標誌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進入新時期。

  “最好的互聯網試驗平台一定不是實驗室的平台,而是互聯網的一部分,它的技術和服務有機會(hui) 直接麵向用戶。隻有和互聯網聯通,才能直麵互聯網上的真問題。”FITI項目總工程師、清華大學長聘教授王繼龍說。一方麵,FITI與(yu) 全球互聯網相連接,互聯網遇到的問題,FITI同樣有機會(hui) 遇到;同時,FITI還是一個(ge) 相對開放的平台,作為(wei) 全球互聯網的一部分,FITI未來也會(hui) 鏈接更多資源。另一方麵,FITI強調給用戶最大的自主性。FITI申請了真實的IP地址和真實的自治域號碼,希望能“切片”出一個(ge) 個(ge) 獨立自主的、真實的網絡,讓用戶擁有完全的操控權。

  “FITI在設計時便確定了重要的基本理念:一定要成為(wei) 全球互聯網的一部分,要有真實的互聯網環境,同時能支撐試驗。”王繼龍說。(記者華淩)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