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小巷書店暖人心

發布時間:2023-12-25 09:5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趙嘉偉(wei)

  夜裏,一位背著書(shu) 包的學生走進書(shu) 店,在書(shu) 架間踱著步,打量著書(shu) 店裏的一本本書(shu) 。

  店老板李波瞥了一眼手表,時針已走過10字那格的大半,他看著這位猶豫不決(jue) 的學生,湊上前。

  “同學,想要啥類型的書(shu) ?”老板的詢問把正在選書(shu) 的學生嚇了一跳,他怯生生地說:“今天是我18歲生日,想給自己選本書(shu) 紀念一下,但是今天早上出門時……”

  他的聲音慢慢弱了下來,眼神搖擺不定,李波一下子明白了,說到:“想要啥書(shu) 盡管挑,不收你錢,就當是一份生日祝福。”

  話音剛落,學生的臉上便綻放出按捺不住的笑容:“感謝您,這是我收到最溫暖的成年禮物。”學生說。

  李波經營的書(shu) 店位於(yu) 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清水塘街道的小巷子裏,對麵就是長沙市第一中學。營業(ye) 近20年,像這樣的暖心事日日可見。

  “老板,我媽放學沒來接我,借一下電話。”

  “老板,這本書(shu) 可否借一天,我想看看內(nei) 容再買(mai) 。”

  …………

  每當到了放學時分,附近的學生一群接一群走進書(shu) 店,好不熱鬧。店麵雖不大,但是老板率直熱情的性格、無微不至的關(guan) 懷,讓這裏成了學生的暖心書(shu) 店。

  “一開始,開書(shu) 店不過是養(yang) 家糊口的生計,但是這麽(me) 多年來,在和孩子們(men) 的相處中,我和我的書(shu) 店都有了些許改變。”李波的書(shu) 店雖小,但是業(ye) 務一點不少,如今失物招領、幫熱飯菜、提供共享雨傘(san) 等也是書(shu) 店的“日常工作”。

  “每次來書(shu) 店找書(shu) ,老板都很熱情地提供幫助,遇到沒有的學習(xi) 資料,老板登記後,當天晚上就能拿到。”高一學生劉欣入學不久,就已成為(wei) 書(shu) 店的常客。

  每天都跟孩子們(men) 打交道,李波也覺得舒服自在。“學生們(men) 願意找我訴衷腸,我也樂(le) 意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難題。”李波的微信好友中有六成以上是學生。

  “書(shu) 店是城市的文明燈塔,小巷裏的書(shu) 店更是為(wei) 街道增添了幾許濃厚書(shu) 香。二十年來,店主李波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學子的成長,他建立的由幾百名長沙市一中畢業(ye) 生構成的粉絲(si) 群為(wei) 街道、社區搭建了吸納和凝聚人才的平台。未來,希望在街道和社區的共同努力下,讓小巷裏的書(shu) 店也可以香飄萬(wan) 裏。”長沙市開福區清水塘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袁茜說到。

  因為(wei) 這場“愛的奔赴”,李波已經收到了400多張往屆和在校學生的明信片,上麵滿滿當當寫(xie) 的都是感謝的話語。深夜裏,半拉下卷簾門,李波常常就著昏黃溫暖的燈光,認真地翻看著每位同學的心聲。這晚,他翻開一張明信片,看到最後一句話,不覺眼眶濕潤,上麵寫(xie) 著:“整個(ge) 書(shu) 店都在發光,書(shu) 在發光,你們(men) 亦是……”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25日 09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