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青藏高原新近紀高精度綜合地層框架建立

發布時間:2023-12-25 10:10: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陸成寬)記者24日從(cong)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yu) 古人類研究所獲悉,通過研究青藏高原及其周邊的新近紀沉積物和化石群,我國科研人員建立和完善了青藏高原地區新近紀高精度綜合地層框架,並查明了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新近紀的古氣候環境演化特征。相關(guan) 研究成果發表於(yu)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雜誌。

  新近紀開始於(yu) 2300萬(wan) 年前,一直延續至260萬(wan) 年前,包括中新世和上新世。“新近紀青藏高原的顯著隆升,對東(dong) 亞(ya) 乃至全球的氣候環境產(chan) 生了巨大影響。因此,建立青藏高原新近紀地層框架,對地球科學各領域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yi) 。”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yu) 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鄧濤強調。

  以海相沉積為(wei) 標準,新近紀國際年代地層係統被劃分為(wei) :中新統的6個(ge) 階和上新統的2個(ge) 階。新生代以來,陸相地層所占的比例迅速增加。到新近紀時,陸相地層已遠遠超過海相地層,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幾乎全部是陸相地層。

  在中國,中新統包括謝家階、山旺階、通古爾階、灞河階、保德階共5個(ge) 階、上新世包括高莊階和麻則溝階2個(ge) 階,除了中新統的通古爾階以距今1500萬(wan) 年為(wei) 底界以外,其餘(yu) 各階都與(yu) 對應的國際海相階具有相同的古地磁定義(yi) 和時限。

  在新生代陸相地層的劃分和對比中,哺乳動物化石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近紀陸相生物地層的劃分中,齧齒動物、食肉動物、長鼻動物、奇蹄動物和偶蹄動物化石尤為(wei) 重要。

  研究發現,青藏高原有不少地層出露好且富含哺乳動物化石的盆地,新近紀謝家階和灞河階的底界層型剖麵分別位於(yu) 西寧盆地和臨(lin) 夏盆地,並有精細的古地磁測年與(yu) 哺乳動物化石相互配合,其餘(yu) 各階的底界在青藏高原也可以有效確定。

  進一步分析顯示,青藏高原的海拔在中新世已上升至3000米左右,成為(wei) 阻礙大型哺乳動物交流的屏障;到上新世,青藏高原達到4000米以上的現代海拔高度,由此形成冰凍圈環境。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