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2023年,中國對外開放有哪些新成就?8組關鍵詞

發布時間:2023-12-26 09:37: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3年,中國繼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製度型開放取得重要進展,貿易結構不斷優(you) 化升級,為(wei) 世界合作共贏注入中國動力。

  回顧2023年,中國對外開放有哪些新舉(ju) 措、新成就?來看這8組關(guan) 鍵詞——

  關(guan) 鍵詞:展會(hui)

  線下辦展正紅火

  “我們(men) 帶來最新產(chan) 品,展示給中國的消費者”“進博會(hui) 是我們(men) 和新老朋友雙向奔赴的好地方”……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上,常能聽到這樣的聲音。

  2023年2月,商務部宣布推動全麵恢複線下貿易展會(hui) 。兩(liang) 個(ge) 月後,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hui) 在海南海口舉(ju) 行,吸引65個(ge) 國家和地區的3382個(ge) 消費精品品牌參展。服貿會(hui) 、廣交會(hui) 、進博會(hui) 、鏈博會(hui) 等重大展會(hui) 也如約而至,來自世界各地的展商紛紛來華參展,展示全球好物。

  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僅(jin) 在2023年前9個(ge) 月,境內(nei) 專(zhuan) 業(ye) 場館共舉(ju) 辦各類展會(hui) 3248場,同比增長1.8倍,較2019年同期增長32.4%。其中,大型展會(hui) 1908場,同比增長2.3倍,較2019年同期增長56.9%;展覽總麵積7686萬(wan) 平方米,同比增長1.7倍,較2019年同期增長51.5%,已超過2019年全年展覽麵積。

  各類展會(hui) 成果如何?一組數據可窺一二:第134屆廣交會(hui) 線下出口成交223億(yi) 美元;2023年服貿會(hui) 共達成成果1100餘(yu) 項,線下參展企業(ye) 國際化率超過20%;第六屆進博會(hui) 按年計意向成交創曆屆新高,金額達784.1億(yi) 美元、比上屆增長6.7%……

  中國加快形成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展會(hui) 矩陣,贏得多方點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hui) 議秘書(shu) 長蕾韋卡·格林斯潘說:“中國正用實際行動證明開放不僅(jin) 是消除貿易壁壘、促進投資,還在於(yu) 以開放心態接受新想法,推動人文交流。”

  關(guan) 鍵詞:製造業(ye)

  製造業(ye) 領域外資準入限製措施全麵取消

  2023年,製造業(ye) 領域迎來對外開放“重磅”舉(ju) 措——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宣布將全麵取消製造業(ye) 領域外資準入限製措施。

  此前,製造業(ye) 領域已有多項對外開放利好政策:一般製造業(ye) 領域已實現全麵開放;自貿試驗區負麵清單製造業(ye) 條目全麵清零;汽車行業(ye) 自2022年起全部取消對外資準入的限製……在此基礎上,中國製造業(ye) 領域外資準入限製從(cong) “不斷放寬”邁向“全麵取消”,意味著什麽(me) ?

  “全麵取消製造業(ye) 領域外資準入,既彰顯了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jue) 心,也是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的重要舉(ju) 措。”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新興(xing) 經濟體(ti) 研究室主任李大偉(wei) 說。

  2023年前10個(ge) 月,中國製造業(ye) 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到2834.4億(yi) 元,同比保持增長,其中高技術製造業(ye) 使用外資增速達到9.5%,醫療儀(yi) 器設備及儀(yi) 器儀(yi) 表製造業(ye) 、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ye) 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34.6%、14.8%。

  “中國製造”磁力不減,除了製造業(ye) 持續對外開放的政策支持,中國市場潛力巨大、科技創新能力強等優(you) 勢,對跨國公司的吸引力也在顯著上升。2023年三季度,中國貿促會(hui) 對700家外資企業(ye) 進行調研訪問,其中67%來自製造業(ye) 。調研結果顯示,受訪外資企業(ye) 連續三個(ge) 季度認為(wei) “技術創新與(yu) 研發”是中國市場最大的發展機遇。

  “全麵取消製造業(ye) 領域外資準入限製,也將有利於(yu) 本土企業(ye) 在和外資企業(ye) 深入合作與(yu) 良性競爭(zheng) 中進一步提升國際化水平,進而成長為(wei) 世界一流的跨國企業(ye) 。”李大偉(wei) 說。

  關(guan) 鍵詞:服務業(ye)

  更有序、更高標準推動服務業(ye) 擴大開放

  您知道嗎?除了貨物貿易,金融、文旅、醫療健康等服務業(ye) 領域對外開放,也是積極擴大對外開放中的關(guan) 鍵一環。

  在上海虹橋商務區,跨境發債(zhai) 、跨境並購等服務為(wei) 企業(ye) 帶來極大便利;在北京順義(yi) 天竺綜合保稅區,首家在京設立分支機構的外國演出經紀公司坐落於(yu) 此,標誌著文化領域進一步對外開放……2015年至今,中國已有11個(ge) 國家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省市。2023年前三季度,11個(ge) 試點示範省市服務業(ye) 增加值達13.2萬(wan) 億(yi) 元,占當地地區生產(chan) 總值的69.7%;服務業(ye) 實際使用外資508.5億(yi) 美元,占全國服務業(ye) 引資的55.6%。

  2023年11月,國務院印發《支持北京深化建設國家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工作方案》,提出推進服務業(ye) 重點領域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索新興(xing) 業(ye) 態規則規範、優(you) 化貿易投資製度安排等舉(ju) 措。作為(wei) 全國唯一的國家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北京示範區持續推進創新探索服務業(ye) 擴大開放,將為(wei) 全國服務業(ye) 開放提供可借鑒樣本、作出積極貢獻。

  “試點示範聚焦服務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持續提升開放水平,加大改革力度,已經陸續總結推廣了9批最佳實踐案例或試點經驗,涉及190多項在全國首創或者取得了較好效果的創新成果,為(wei) 全國服務業(ye) 開放積累了新經驗,為(wei) 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服務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探索了新路徑。”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冰說,下一步,將以北京示範區以及10個(ge) 試點省市實踐為(wei) 基礎,進一步總結好經驗好做法,更好地發揮試點示範對全國服務業(ye) 開放的示範引領作用。

  關(guan) 鍵詞:“一帶一路”

  10周年!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feng) 碩

  “一帶一路”倡議迎來10周年!

  2013年,中國提出共建“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的重大倡議。10年間,“一帶一路”倡議成為(wei) 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最大規模的國際合作平台,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果。

  共建“一帶一路”,創造了一批批重大工程項目。西起埃塞俄比亞(ya) 首都亞(ya) 的斯亞(ya) 貝巴、東(dong) 至吉布提港口的亞(ya) 吉鐵路,自開通商業(ye) 運營以來累計發送貨物743萬(wan) 噸、旅客近53萬(wan) 人次,運輸收入保持著年均35%以上的高速增長。位於(yu)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lan) 堡55公裏外傑赫勒姆河畔的卡洛特水電站,已經安全運行1年以上,滿足了當地500餘(yu) 萬(wan) 人的用電需求。

  共建“一帶一路”,湧現出一批“小而美”項目,贏得讚譽。博茨瓦納首都哈博羅內(nei) 以北約200公裏,中國企業(ye) 承建的馬哈拉佩水廠升級項目,解決(jue) 了困擾當地人多年的喝水難題。中國在柬埔寨援建投用的特本克蒙中柬友誼醫院,極大改善了當地醫療條件,降低了當地居民看病花銷。

  數據顯示,中國企業(ye) 在共建國家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已為(wei) 當地創造42.1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預計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可使相關(guan) 國家760萬(wan) 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wan) 人擺脫中度貧困,將使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中歐班列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和標誌性品牌。目前,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8.1萬(wan) 列,通達歐洲25個(ge) 國家的217個(ge) 城市,有力保障了國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為(wei) 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京開幕。論壇期間形成了369項務實合作成果,目前超過半數已落實。務實合作成果的落實,有效深化了中國與(yu) 相關(guan) 國家和國際組織政治互信、經濟互融、人文互通。

  關(guan) 鍵詞:自貿區

  “試驗田”裏的創新收獲

  全國第一張外商投資準入負麵清單;上線全國第一個(ge)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創設第一個(ge) 自由貿易賬戶……2023年,中國第一個(ge) 自貿試驗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迎來建設10周年。

  聚焦投資便利、貿易便利、金融開放創新和事中事後監管等領域,10年間,上海自貿試驗區形成一批基礎性製度和核心製度創新,與(yu) 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製度體(ti) 係和監管模式基本建立。在汽車整車製造、金融服務、醫療服務、旅遊服務等多個(ge) 開放領域,上海自貿試驗區實現了一批全國首創項目落地,成為(wei) 外資進入中國的標誌性門戶。

  10年間,上海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企業(ye) 8.4萬(wan) 戶,新設外資項目超1.4萬(wan) 個(ge) ,累計實到外資586億(yi) 美元,意味著平均每分鍾有超1萬(wan) 美元實到外資“入賬”。

  “頭雁”引領,“雁陣”齊飛。10年間,中國先後設立了22家自貿試驗區。2023年11月11日,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喀什片區揭牌並迎來首批35家企業(ye) 入駐,簽約落地項目資金超過176億(yi) 元,涵蓋商貿物流、電子信息、新材料、汽車加工等領域。作為(wei) 中國設立的第22個(ge) 自貿試驗區,喀什片區也是國內(nei) 西北沿邊地區首個(ge) 自貿試驗區。

  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發揮先發優(you) 勢,率先建立同國際投資和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製度體(ti) 係……10年來,各自貿試驗區積極發揮先行先試作用,形成了一批批突出創新成果。2023年上半年,21家自貿試驗區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國土麵積,貢獻了占全國18.4%的外商投資和18.6%的進出口貿易。

  關(guan) 鍵詞:“新三樣”

  外貿“新三樣”叫響全球

  服裝、家具、家電——這是中國出口海外的“老三樣”。

  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chan) 品——這是中國暢銷全球的“新三樣”。

  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等產(chan) 品合計出口同比增長41.7%,表現亮眼。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已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市場份額超六成。1—9月,中國鋰離子蓄電池累計出口額486.05億(yi) 美元,同比增長超三成。中國光伏組件產(chan) 量連續16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矽、矽片、電池片、組件等產(chan) 量產(chan) 能的全球占比均超80%。

  從(cong) “老三樣”到“新三樣”,貨物貿易結構變遷折射出中國外貿轉型升級的突出成效。

  中國機電產(chan) 品進出口商會(hui) 新聞發言人高士旺分析,“新三樣”出口保持高增速,既有產(chan) 業(ye) 變化帶來的市場機遇,也得益於(yu) 中國完備的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能力,同時還有相關(guan) 政策的促進作用。

  “國際市場對‘新三樣’的需求不斷增長,而中國可以提供具有競爭(zheng) 力的高品質產(chan) 品,同時中國已經連續6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是全球最大的生產(chan) 和出口國之一,自然成為(wei) 許多國家的主要供應商。”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說。

  “新三樣”叫響全球並不意味著“老三樣”退場。相反,隨著中國產(chan) 業(ye) 升級步伐加快,“老三樣”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邁進。

  以服裝為(wei) 例,如今,中國年產(chan) 服裝700多億(yi) 件,占全球一半以上,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的全球占比多年保持在約1/3。從(cong) 服裝到新能源汽車,從(cong) “老三樣”到“新三樣”,“中國製造”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zheng) 力不斷提升,正為(wei) 全球提供更優(you) 質、更高端的多元化產(chan) 品。

  關(guan) 鍵詞:數字貿易

  “數字化買(mai) 賣”更受歡迎

  中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收入超百億(yi) 元;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市場規模超30億(yi) 元,海外用戶超過1.5億(yi) 人,中國累計向海外輸出網文作品萬(wan) 餘(yu) 部……

  隨著數字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變革加快推進,中國遊戲、網文等形態豐(feng) 富的數字產(chan) 品加速走向全球;數字化貨幣應用場景更加廣泛;借助數字技術買(mai) 賣商品越來越受全球消費者歡迎。

  當前,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推動數字貿易蓬勃生長。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介紹,數字貿易包括兩(liang) 個(ge) 部分:一是以數字交付為(wei) 特點的貿易方式,貿易對象是數據;二是以數字訂購為(wei) 特點的貿易方式,通常跨境電商交易的是貨物,但通過數字訂購來實現。“數字貿易正成為(wei) 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也是未來國際貿易發展的新增長點。”王受文說。

  如今,中國數字貿易總體(ti) 規模不斷擴大。2023年前8個(ge) 月,中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貿易規模達1.81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4%。1—9月,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1.7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4%,占同期貨物貿易進出口比重的5.5%。中國跨境電商的貿易夥(huo) 伴已覆蓋全球,是全球跨境電商生態鏈最完善的國家之一。

  隨著中國數字技術與(yu) 實體(ti) 經濟不斷融合,在消費領域,網絡遊戲、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新型消費業(ye) 態與(yu) 應用場景不斷湧現,激發了數字貿易的發展潛力;在生產(chan) 領域,雲(yun) 展會(hui) 、遠程辦公等方麵廣泛應用,雲(yun) 外包、平台分包等生產(chan) 新模式不斷發展,“雲(yun) 端經濟”生態逐步形成。

  王受文表示,將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建立健全數字貿易促進政策,營造良好的數字營商環境,參與(yu) 國際交流合作,推動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

  關(guan) 鍵詞: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越來越有“國際範兒(er) ”

  人民幣國際化有啥新進展?看幾組數據——

  8月,銀行間債(zhai) 券市場和交易所市場發行熊貓債(zhai) 58支,發行規模合計1060億(yi) 元,同比增長58.2%,發行數量及金額均已超過去年全年;

  9月,國際資金清算係統(SWIFT)數據顯示,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份額中漲幅創紀錄,其份額從(cong) 年初的3.9%升至5.8%,首次超過歐元;

  截至9月末,共有1110家境外機構進入中國債(zhai) 券市場,境外機構持有中國債(zhai) 券3.3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較5年前增長近200%;

  截至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已在29個(ge) 國家和地區授權31家人民幣清算行,覆蓋全球主要國際金融中心……

  2023年,人民幣的國際貨幣職能持續增強,在拓寬結算、交易、價(jia) 值貯藏等方麵的應用取得豐(feng) 碩成果。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2023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跨境人民幣業(ye) 務服務實體(ti) 經濟能力增強、人民幣融資貨幣功能提升、離岸人民幣市場交易更活躍。在債(zhai) 券投資、股票投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跨境理財通”等多個(ge) 投資交易領域實現穩步提升。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何以穩步推進?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中國經濟巨大體(ti) 量和穩健增長為(wei) 人民幣國際化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對外經濟交流合作不斷擴大,為(wei) 人民幣國際化增添了強勁動力。此外,中國堅定擴大金融高水平開放,也為(wei) 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良好製度保障。

  中國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堅持市場驅動、互利共贏的原則,更加注重提高質量和水平,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使用。(記者廖睿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