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一心,辦法總比困難多(現場評論)
積石山6.2級地震發生後,群眾(zhong) 怎麽(me) 樣、生活怎麽(me) 辦?記者連日探訪救援一線。
甘肅臨(lin) 夏州積石山縣柳溝鄉(xiang) 上坪村,隱於(yu) 大山深處。剛到村,記者就看到空地上搭起7座帳篷。78歲的張順發裹著軍(jun) 大衣走出帳篷:“地震第二天就發了棉衣、感冒藥,我們(men) 還吃上了熱飯熱菜。”
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受災較重,全村幾乎沒有符合入住條件的房子。安置點的帳篷裏、火爐旁,村民馬二力陪著正喝牛奶的孫子:“生活必需品基本都有!”
救災救援,關(guan) 鍵要快。積石山縣海拔較高,這段時間最低氣溫零下十幾攝氏度,一切救援行動必須更快些。短時間內(nei) 安全疏散寄宿學生,搭起一頂頂帳篷,安置一批批受災群眾(zhong) ……多梯隊救援力量配合有序,與(yu) 時間賽跑,把救災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第一時間配發到安置點和群眾(zhong) 手中,確保受災群眾(zhong) 有地方住、有熱飯吃、不挨凍。
救援“加速度”,離不開“快車道”。11月12日,甘肅臨(lin) (夏)大(河家)高速公路正式開通運行,積石山縣告別不通高速的曆史。一個(ge) 多月後,這條高速路成為(wei) 救援的重要通道。近年來,得益於(yu) 脫貧攻堅政策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積石山縣的高速公路、鄉(xiang) 村道路建設不斷推進,交通更為(wei) 順暢,在救災救援這樣的特殊時刻發揮了關(guan) 鍵作用。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大河村臨(lin) 時安置點,一碗碗熱騰騰、香噴噴的牛肉麵遞到受災群眾(zhong) 手中。來自臨(lin) 夏州廣河縣的一家餐飲企業(ye) 負責人,驅車130多公裏,自備炊具、自帶拉麵師傅,隻為(wei) 讓群眾(zhong) 免費吃上熱乎飯。隨著救援力度不斷加大、救援力量不斷匯集,受災群眾(zhong) 既安心又暖心。
“團結一心,辦法總比困難多。”受災群眾(zhong) 的話樸實真摯。確保受災群眾(zhong) 安全溫暖過冬,是當前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集中資源、發揮優(you) 勢,把工作進一步做實做細,我們(men) 有信心有能力共渡難關(guan) ,共同打贏抗震救災這場硬仗。
(作者為(wei) 本報甘肅分社記者王錦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