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全麵加強產前篩查、產前診斷質量管理

發布時間:2023-12-27 09:57:00來源: 中國婦女報

  記者從(cong) 國家衛生健康委了解到,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組織製定並發布了《產(chan) 前篩查和產(chan) 前診斷質量控製指標》,要求全麵加強產(chan) 前篩查、產(chan) 前診斷質量管理和母嬰保健專(zhuan) 項技術事中事後監督管理,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提升優(you) 生優(you) 育服務水平。

  據介紹,此次發布的控製指標主要特點包括:一是科學性。根據目前產(chan) 前篩查和產(chan) 前診斷涉及的主要技術項目和服務過程關(guan) 鍵環節遴選指標,充分考慮指標的質控價(jia) 值、敏感度和導向作用。二是規範性。參照國際國內(nei) 相關(guan) 行業(ye) 規範、指南和專(zhuan) 家共識,定義(yi) 質控指標和計算公式並說明。三是可操作性。充分考慮指標相關(guan) 信息的可獲得性,便於(yu) 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質量控製組織以及產(chan) 前篩查機構、產(chan) 前診斷機構和開展相關(guan) 檢測項目的醫學檢驗實驗室在質量管理工作中應用。

  國家衛生健康委表示,開展產(chan) 前篩查和產(chan) 前診斷技術的醫療機構是產(chan) 前篩查和產(chan) 前診斷質量管理的第一責任主體(ti) ,要嚴(yan) 格落實相關(guan) 法律法規、技術規範和標準要求,充分運用各項質控指標,加強產(chan) 前篩查和產(chan) 前診斷服務全過程質量管理,針對質量薄弱環節及時整改,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與(yu) 此同時,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內(nei) 所有產(chan) 前篩查機構、產(chan) 前診斷機構以及開展相關(guan) 檢測項目的醫學檢驗實驗室的質量管理。各地可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完善指標內(nei) 容,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強指標信息收集分析,促進產(chan) 前篩查和產(chan) 前診斷服務標準化、同質化。將質控結果納入母嬰保健專(zhuan) 項技術校驗、隨機抽查等內(nei) 容,強化督促醫療機構落實質量安全主體(ti) 責任,持續提升產(chan) 前篩查和產(chan) 前診斷服務質量。(記者 李恒)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