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中心促乳業升級
光明日報記者 高 平 王 瀟
“近年來,中國乳業(ye)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在奶牛品種培育與(yu) 健康養(yang) 殖、牛奶深度加工、裝備國產(chan) 化、行業(ye) 標準製定等方麵還存在一些瓶頸問題。國家乳業(ye) 技術創新中心重點針對這些‘卡脖子’技術展開研究。”日前,國家乳業(ye) 技術創新中心正式投入實體(ti) 化運營,中國工程院院士、乳業(ye) 國創中心技術谘詢委員會(hui) 主任任發政在啟動儀(yi) 式現場告訴記者。
總部落戶於(yu) 內(nei) 蒙古呼和浩特市伊利現代智慧健康穀的國家乳業(ye) 技術創新中心集聚了10名院士、100多名高級行業(ye) 專(zhuan) 家、20多名海外專(zhuan) 家、1000多名核心科研人員和超過5000人的全產(chan) 業(ye) 鏈創新隊伍,為(wei) 乳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在過去4年裏,國家乳業(ye) 技術創新中心在呼和浩特、北京、上海、哈爾濱共部署建立了四大研發中心。同時也建設了三大支持平台,為(wei) 新技術孵化保駕護航。基於(yu) ‘一網絡、四中心、三平台’的協同配合,國家乳業(ye) 技術創新中心全產(chan) 業(ye) 鏈各個(ge) 領域都取得了一批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國家乳業(ye) 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何劍說。
目前,國家乳業(ye) 技術創新中心已發布創新集成高產(chan) 奶牛性別控製胚胎生產(chan) 關(guan) 鍵技術、創新開發“高產(chan) 奶牛精準營養(yang) 調控技術”、打造行業(ye) 首個(ge) 嬰配粉母乳化程度數字評價(jia) 體(ti) 係等10項科技成果。此外,國家乳業(ye) 技術創新中心已累計開展科研項目134項,申請專(zhuan) 利98件,發表論文78篇,發布標準12項,出版專(zhuan) 著3部;已將奶牛體(ti) 外胚胎生產(chan) 技術、牛奶原生DHA技術、減糖方案數字化平台、乳品可持續包裝技術和碳減排等技術成果進行應用推廣。
“為(wei) 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國家乳業(ye) 技術創新中心通過與(yu) 企業(ye) 、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緊密合作,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和行業(ye) 發展趨勢,將科技成果轉化為(wei) 實際生產(chan) 力。這些科技創新不僅(jin) 有助於(yu) 提高企業(ye) 的生產(chan) 效率和產(chan) 品質量,還可以推動整個(ge) 行業(ye) 的技術進步。”何劍說。
“未來,各分中心將重點圍繞奶牛品種培育、奶牛健康養(yang) 殖、功能基料開發、裝備國產(chan) 化、標準製定五個(ge) 方麵開展工作,突破產(chan) 業(ye) 升級的瓶頸,助力我國乳業(ye) 高質量發展。”任發政表示。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08日 08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