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活躍 腦機接口加速“接入”現實
智能仿生手可以提取手臂上微弱的肌電和神經電信號,識別運動意圖;智能安睡儀(yi) 可以解譯大腦在不同睡眠階段的神經信號狀態,用於(yu) 改善睡眠質量……當前,腦機接口技術創新活躍,應用越來越廣泛。
與(yu) 此同時,多方積極部署,大力推動腦機接口產(chan) 業(ye) 發展。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隨著神經科學、計算機、電子、醫學等技術的發展,腦機接口技術的工程化進度加快,產(chan) 業(ye) 發展突飛猛進。
腦機接口發展機遇期
能抓、能握、能牽手……一款智能仿生肢體(ti) ,融合腦機接口技術與(yu) 人工智能算法,通過采集、處理人體(ti) 活動產(chan) 生的肌電神經電信號來辨識操控者的運動意圖,從(cong) 而實現仿生肢體(ti) 的直觀控製,做到“手隨心動”。
“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可以讓科幻世界的機械義(yi) 肢變成現實,讓因外傷(shang) 或疾患致殘的人能夠獲得再次行動的能力。”強腦科技相關(guan) 負責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以手部假肢為(wei) 例,公司研發的Brain Robotics智能仿生手可實現5根手指的獨立運動和手指間的協同操作,滿足上肢截肢患者日常生活的常用手勢,令他們(men) 像控製自己的手一樣靈活控製智能仿生手動作,實現“大腦想做什麽(me) 動作,仿生手就執行什麽(me) 動作”。
據介紹,腦機接口是一種在人或動物大腦與(yu) 具有處理或計算能力的外部設備之間創建的連接通路,可以實現信息交換及控製。
當前,腦機接口技術創新活躍,工程化進度加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腦機接口產(chan) 業(ye) 聯盟發布的《腦機接口技術發展與(yu) 應用研究報告(2023年)》顯示,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腦機接口代表性企業(ye) 超500家。
中國信通院知識產(chan) 權與(yu) 創新發展中心主任李文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目前腦機接口下遊較明晰的應用方向不少於(yu) 30種,主要分為(wei) 醫療和非醫療兩(liang) 類。其中,醫療仍是腦機接口當前主要產(chan) 業(ye) 化方向,醫療方向下遊企業(ye) 占比56%,主要麵向的疾病包括癲癇、帕金森、多動症、自閉症、截癱等。此外,消費、工業(ye) 、教育等非醫療企業(ye) 占比44%。
“腦機接口技術適應性廣泛,可與(yu) 多種產(chan) 品設備結合並在多場景應用,正在全麵融入多領域,發揮賦能作用,從(cong) 而促成新產(chan) 品誕生,並為(wei) 傳(chuan) 統解決(jue) 方案提供新思路。”《腦機接口技術發展與(yu) 應用研究報告(2023年)》提出,腦機接口技術目前處於(yu) 應用普及期,有望在10年內(nei) 實現“應用解決(jue) 方案效果良好,多類解決(jue) 方案走向成熟商用”的目標。
支持政策陸續出台
就發展腦機接口產(chan) 業(ye) ,部委和地方密集釋放政策信號,指明發展重點和發展方向,並將腦機接口納入未來產(chan) 業(ye) 。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新產(chan) 業(ye) 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腦機接口作為(wei) 未來產(chan) 業(ye) 代表之一,是標準化工作的重點方向。此外,腦機接口芯片、係統和多方向應用被工信部納入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任務揭榜掛帥的任務清單。
在發展重點方麵,多省市將腦機接口產(chan) 業(ye) 納入“十四五規劃”,提出開展腦機接口基礎研究,推動腦機接口成果轉化和廣泛應用。
不少地方還推出相關(guan) 行動方案。《北京市促進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提出,腦機接口是重點發展的20個(ge) 方向之一,將進行技術攻關(guan) 、創新平台搭建,加快腦機接口創新成果在臨(lin) 床醫學、航空航天、智慧生活領域的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應用。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隨著相關(guan) 政策和行動方案陸續發布,我國腦機接口領域在聯盟設立、技術創新、企業(ye) 布局、資本關(guan) 注、科研團隊建設等方麵呈現良好態勢,正在形成政策積極引導和社會(hui) 廣泛參與(yu) 的良好氛圍。
進一步加強跨界協同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腦機接口產(chan) 業(ye) 目前還處於(yu) 早期探索階段,未來腦機接口技術落地和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仍有待進一步加強跨界協同,在政策引導、技術發展、人才培育、應用推廣和科普宣傳(chuan) 等方麵形成合力。
李文宇表示,在政策引導方麵,建議主管部門在技術攻關(guan) 、標準製定、倫(lun) 理監管、檢驗認證、資質審批等方麵加強與(yu) 企業(ye) 溝通,同時加強主管部門之間的聯動協同,讓政策落地更具實效。在技術發展方麵,產(chan) 業(ye) 上下遊應加強協同,保障供應鏈完備,夯實產(chan) 業(ye) 生態發展基礎。
清華大學長聘教授高小榕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腦機接口作為(wei) 一項未來技術,應用前景非常廣闊,但也應當對其進行明確界定,讓相關(guan) 研究者和使用者在可控範圍內(nei) 發掘其正麵作用。例如,成立腦機接口行業(ye) 協會(hui) 或產(chan) 業(ye) 聯盟,與(yu) 監管部門有效協調交流。(記者郭倩 袁小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