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病原體混合感染如何應對
1月1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邀請相關(guan) 專(zhuan) 家介紹我國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和健康提示有關(guan) 情況。
“今冬明春我國將繼續呈現多種呼吸道病原體(ti) 交替或者共同流行態勢,短期內(nei) 仍將以流感病毒為(wei) 主。”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國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表示,受JN.1變異株持續輸入、國內(nei) 流感活動逐漸降低和人群免疫水平下降等多因素影響,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可能在本月出現回升。
與(yu) 此同時,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整體(ti) 呈上升趨勢。數據顯示,南方省份近3周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占比持續上升至36.8%,北方省份近5周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占比持續上升至57.7%,部分省份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占比超過了甲型流感病毒感染。
那麽(me) ,多種病原體(ti) 會(hui) 出現混合感染或者反複感染嗎?會(hui) 誘發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嗎?如何應對多種呼吸道病原體(ti) 共同流行的狀況,有效避免感染或者轉重?專(zhuan) 家們(men) 就這些問題進行了解讀。
不同病原體(ti) 之間沒有交叉免疫
“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支原體(ti) 等病原體(ti) 感染以後,身體(ti) 建立的免疫力都不持久,所以會(hui) 出現反複感染。”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解釋,而且這些病原體(ti) 之間沒有交叉免疫,也就是說由於(yu) 感染一種病原體(ti) 激發的身體(ti) 免疫力對其他病原體(ti) 沒有交叉保護作用,因此不同病原體(ti) 同時或者交替感染的情況就會(hui) 存在。
王貴強提醒,不同病原體(ti) 感染可能會(hui) 加重病情,尤其容易導致上呼吸道黏膜屏障受損害,繼而誘發細菌感染等。因此易感人群、脆弱人群、基礎病患者等必須高度重視,及時就醫。
那麽(me) ,如何做好防護以有效避免感染呢?
“中醫講‘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因此保護正氣、養(yang) 護正氣是預防反複發作的關(guan) 鍵。”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提醒,規律睡眠、清淡飲食對扶正氣非常重要。如果患病切忌盲目用藥,西藥、中藥重疊使用不僅(jin) 不利於(yu) 快速恢複,甚至會(hui) 出現副作用。
王貴強建議,在呼吸道傳(chuan) 染病比較常見的時期,公眾(zhong) 應做好個(ge) 人防護。防護措施包括盡可能減少外出、避免到人群聚集地、外出戴好口罩、保持手衛生、接種疫苗。如果出現發熱等症狀,要及時進行病原檢測開展針對性治療。尤其有基礎呼吸道疾病的人群,要及時就診,在有效控製原有基礎病的同時,避免合並感染導致病情惡化。
這些人群應防範心血管疾病風險
近日,因流感患上心肌炎或導致心律失常的消息引發關(guan) 注。那麽(me) ,呼吸道感染對於(yu) 心血管係統究竟會(hui) 不會(hui) 造成影響?
“不管是細菌感染、病毒感染還是支原體(ti) 感染,這些呼吸道疾病都會(hui) 影響到心血管健康。”劉清泉提醒,如果發燒、咳嗽等症狀都好了,但仍舊胸悶氣短、下肢水腫,甚至睡覺隻能半臥位,這表明心血管病的苗頭已經出現,要盡快就醫。
“目前從(cong) 流行病學來看,沒有數據支持年輕人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更高的說法。已有數據表明,心血管疾病導致猝死的概率男性高於(yu) 女性,年齡越大風險越高。”劉清泉介紹,年輕人心血管疾病患病數逐漸增多,其中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較多見,再加上工作繁忙容易忽視自己的健康狀況,這些都可能造成病情延誤,導致風險加大。
沒有確診過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可以進行自我篩查。劉清泉表示,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包括超重、肥胖、高鹽飲食、吸煙、過量飲酒、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特別是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應該提高警惕。(記者 張佳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