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漯河:科技賦能食品產業升級
河南漯河打造中原食品實驗室,建設現代化食品名城
科技賦能食品產(chan) 業(ye) 升級(經濟聚焦)
本報記者 王樂(le) 文 任勝利 張文豪
核心閱讀
食品產(chan) 業(ye) 是河南省漯河市的支柱產(chan) 業(ye) 。2022年以來,漯河積極打造中原食品實驗室,發揮平台載體(ti) 功能,加強食品領域技術協同攻關(guan) ,通過科技創新為(wei) 企業(ye) 轉型升級賦能,推動食品產(chan) 業(ye) 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年賣出100多億(yi) 包辣條,火腿腸銷量、冷鮮肉產(chan) 量位居全國前列……在素有“中原糧倉(cang) ”之稱的河南,漯河的麵積在18個(ge) 省轄市中並不算大,食品產(chan) 業(ye) 規模卻占據全省的1/5、全國的1/50,擁有各類食品加工實體(ti) 70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食品工業(ye) 企業(ye) 197家。
民以食為(wei) 天。如何助推食品產(chan) 業(ye) 從(cong) “大而全”走向“強而優(you) ”?2022年以來,漯河抓住科技創新這個(ge) 關(guan) 鍵,積極打造中原食品實驗室,加強食品領域技術協同攻關(guan) ,通過科技創新為(wei) 企業(ye) 轉型升級賦能。
了解企業(ye) 需求,提供精準服務
去年初確定設計方案、5月拿出中試產(chan) 品、8月試生產(chan) 、9月試投放市場、10月新增生產(chan) 線和包裝……近期,一款取名“快樂(le) 酸奶”的乳製品,吸引了不少客商的注意。這是中原食品實驗室首個(ge) 科研成果轉化的產(chan) 品。
“這款酸奶采用了特有專(zhuan) 利菌種,包裝上還印有實驗室的標識。”河南三劍客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常小靜說,公司一直想推出新產(chan) 品,但由於(yu) 人才和技術水平有限,隻能望而卻步。
“三劍客公司在本土深耕近30年了,為(wei) 什麽(me) 一直做不強?從(cong) 我們(men) 科研人員角度看,有沒有創新能力不足的製約?”中原食品實驗室副主任、乳品與(yu) 特殊食品團隊首席科學家陳樹興(xing) 說,2022年9月實驗室掛牌成立後,他們(men) 通過走訪,了解到企業(ye) 的這一需求,雙方一拍即合,決(jue) 定推出一款新產(chan) 品。
陳樹興(xing) 介紹,這款新產(chan) 品使用的益生菌,來自實驗室院士團隊的專(zhuan) 利菌種。定好配方後,他們(men) 在研發大樓的實驗室裏不斷地小試,再拿到中試基地生產(chan) 線上試驗,“為(wei) 解決(jue) 生產(chan) 中存在的後酸化問題,都不曉得反複試驗和優(you) 化了多少遍。”
憑借獨特的口感和營養(yang) 價(jia) 值,新產(chan) 品很快得到了市場的積極反饋。“推出3個(ge) 月來,銷售已超300萬(wan) 元。”常小靜說,通過推出新款產(chan) 品,公司找到了自己的新賽道,接下來會(hui) 加強與(yu) 中原食品實驗室的合作,推出更多“科技加持”的特色產(chan) 品。
掛牌一年多來,中原食品實驗室共計研發轉化73項成果。實驗室還與(yu) 烘焙食品公司合作,研究把糖類轉化為(wei) 益生元、膳食纖維的“酶製劑”,使蛋糕等食品更健康;與(yu) 舞陽縣北舞渡鎮政府合作,幫助製定胡辣湯地方行業(ye) 標準,以便規範化、規模化製作和推廣當地特色美食;與(yu) 麵食加工企業(ye) 合作,研究解決(jue) 燴麵含水量大、自動化生產(chan) 中容易發生粘連等問題……如今,實驗室已為(wei) 雙匯、伊利等183家企業(ye) 提供技術服務360多次。
匯聚科研力量,助力企業(ye) 發展
2023年11月,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公布。中原食品實驗室食品酶工程團隊首席科學家黃和成功當選。
創新的事業(ye) 呼喚創新的人才。陳樹興(xing) 介紹,中原食品實驗室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布局的十大省級實驗室之一。聘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教授任發政擔任實驗室主任,組建了由29名國家傑青或長江學者領銜的24支科創團隊,吸納博士、碩士等科研人員200餘(yu) 名。
陳曆水曾是北京一家農(nong) 業(ye) 領域央企的高級工程師,2023年7月擔任中原食品實驗室負責科研的副主任。這段時間,他常常走出實驗室,帶領科研團隊走訪食品企業(ye) ,了解企業(ye) 需求,送科研技術上門。
“我們(men) 實行‘企業(ye) 下單、科學家接單’的模式,企業(ye) 來出題、我們(men) 去作答。”陳曆水介紹,實驗室創新推行“1個(ge) 省外首席科學家+1個(ge) 省內(nei) 首席科學家”的雙首席製,相互協作、共解技術難題。同時,當地還成立專(zhuan) 門機構,負責實驗室科研外相關(guan) 工作,讓科學家心無旁騖搞科研。
“這裏的硬件設施沒得說,辦公條件一流。”談起自己的首份工作,90後科研人員熊煒表示非常滿意。2023年6月,從(cong)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博士後出站的熊煒,加入實驗室寵物食品團隊,目前正參與(yu) 一款寵物食品的研發。“在三、四線城市,能有這麽(me) 高標準的實驗室,這是我沒想到的。”通過招才引智來到漯河的熊煒,順利入住人才公寓,“當地給我們(men) 解決(jue) 了後顧之憂,我可以安心工作。”
據介紹,中原食品實驗室搭建了“1個(ge) 中心實驗室+6個(ge) 研究基地+N家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的產(chan) 學研共建組織架構,構建起“實驗室+研究生院+孵化器+中試基地+產(chan) 業(ye) 基金+產(chan) 業(ye) 園區”的全鏈條科研轉化體(ti) 係,先後開展257項課題研究,突破16項關(guan) 鍵技術,發布36項代表性科研成果,達成124項科研項目合作,轉化73項技術成果。
發揮帶動作用,建設食品名城
眼下,在離中原食品實驗室不遠的一片工地上,塔吊林立、車輛往來穿梭,焊接聲、切割聲此起彼伏,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據介紹,這裏要建設占地500畝(mu) 、總投資22億(yi) 元的河南食品科創園,園內(nei) 將會(hui) 有新的實驗大樓、中試基地、標準化廠房和科研生活配套服務區等,占地1500畝(mu) 的中原未來食品科技城也已完成規劃設計。
“漯河是河南唯一的‘中國食品名城’。在國家統計局統計的22類食品行業(ye) 中,漯河擁有18個(ge) 大類、50多個(ge) 係列、上千個(ge) 品種,已初步形成肉類加工、糧食加工、飲料加工、果蔬加工、包裝材料、食品機械等六大產(chan) 業(ye) 集群。”中原食品實驗室服務中心主任蘇景凱說,中原食品實驗室是河南省唯一由地級市政府主導建設的省級實驗室,之所以落地漯河,和完備的食品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不無關(guan) 係。
近年來,漯河聚力打造以食品為(wei) 主導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在政策支持、企業(ye) 培育、項目建設、集群強鏈、創新賦能等方麵多點發力,建設現代化食品名城。當地出台《關(guan) 於(yu) 堅持“三鏈同構”著力打造完善豐(feng) 滿的綠色食品產(chan) 業(ye) 生態的工作部署》《關(guan) 於(yu) 爭(zheng) 創“五基地五中心”建設現代化食品名城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發揮中原食品實驗室創新龍頭作用,推動傳(chuan) 統食品迭代升級、新興(xing) 食品培育壯大、未來食品搶灘占先。
目前,漯河市食品產(chan) 業(ye) 規模達2000億(yi) 元,成為(wei) 河南省萬(wan) 億(yi) 食品產(chan) 業(ye) 集群的重要支撐。2023年前三季度,漯河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速居全省第二。
冬夜的沙澧河畔,十裏燈廊,遊人如織,兩(liang) 河四岸,美食飄香。氤氳的“煙火氣”、熙攘的人群,處處散發著“中國食品名城”的活力。
“我們(men) 把文化、產(chan) 業(ye) 、創新作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漯河實踐的‘發展基座’,堅持文化點亮城市、浸潤產(chan) 業(ye) ,堅持產(chan) 業(ye) 彰顯特色、形神兼備,堅持創新引領未來、賦能發展,凝聚方方麵麵力量,加快完善以食品為(wei) 主導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速向美食名城轉型。”漯河市委主要負責同誌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