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告別“水上漂” 開啟新生活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長江禁捕是為(wei) 全局計、為(wei) 子孫謀的重要決(jue) 策。根據黨(dang) 中央部署,“一江一口兩(liang) 湖七河”從(cong) 2021年1月1日起實行十年禁捕。所謂“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強基礎、頂得住,十年練內(nei) 功、穩得住。”如今,長江十年禁捕全麵實施已經三年了,長江水域的生態究竟恢複得怎麽(me) 樣?上岸的漁民轉產(chan) 就業(ye) 順利嗎?生產(chan) 生活都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地處洞庭湖與(yu) 長江交匯的湖南省嶽陽市,擁有洞庭湖60%以上的水域麵積。前些年,這裏因為(wei) 非法采砂、無序捕撈、化工圍江,對長江及洞庭湖水域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水域生態失去平衡、水體(ti) 汙染嚴(yan) 重,給沿江居民生產(chan) 生活帶來很大影響。
禁捕三年來,長江嶽陽段的水質優(you) 良率每年都能達到100%,以前近乎絕跡的江豚,到2023年年底已監測到162頭,被譽為(wei) 鳥中大熊貓的黑鸛今年也提前兩(liang) 個(ge) 月抵達洞庭湖越冬。
同樣發生巨大變化的還有位於(yu) 湖南省郴州資興(xing) 市的東(dong) 江湖。禁捕前,每年七八月份,這裏集中養(yang) 魚的區域就因魚滿為(wei) 患,導致湖水缺氧,水體(ti) 汙染嚴(yan) 重。如今,這裏湖水清澈,湖心島嶼星羅棋布,2023年累計接待遊客量超過1000萬(wan) 人次。
長江禁捕三年,魚類比禁捕之初增加了25種,長江江豚數量首次止跌回升,長江刀魚、鳤等稀有物種分布範圍和可見頻率顯著上升,水生生物資源呈現恢複向好趨勢。
這一切來之不易。禁捕就得證注銷、船封存、網銷毀、人上岸,沿江退捕漁民共23.1萬(wan) 人,他們(men) 的生活在這三年裏都不得不麵臨(lin) 重啟。現在三年過去了,他們(men) 的生活怎麽(me) 樣了呢?
謝誌林此前是湖南省資興(xing) 市三都鎮的一位漁民,三年前,他在東(dong) 江湖養(yang) 魚,規模幹得很大,產(chan) 量最高時一年超過50萬(wan) 斤,除去成本,年收入近80萬(wan) 。禁漁令一出,老謝完全接受不了,拒絕在退網協議上簽字。
湖南省資興(xing) 市三都鎮碑記村上岸漁民謝誌林:“一萬(wan) 個(ge) 不願意,他們(men) (工作人員)來找我,我特意躲著,不接他們(men) 的電話,不跟他們(men) 見麵。換位思考,如果是你,突然間叫你不去養(yang) 魚了,一年這七八十萬(wan) 誰給你?跟著我一起打拚的人,叫他們(men) 如何是好?要贍養(yang) 老人,還有老婆孩子要養(yang) 。”
湖南省資興(xing) 市農(nong) 業(ye) 綜合行政執法局漁政執法隊隊長黎劍輝:“經常避而不見,我們(men) 隻能等他們(men) 上網箱喂魚的時候跟著他們(men) 一起上網箱,做工作,反反複複講禁捕政策。”
而在嶽陽市湘陰縣,當地雖然做通了漁民上岸的思想工作,但在幫助漁民就業(ye) 的過程中也麵臨(lin) 各種問題。
52歲的付繼龍是嶽陽市湘陰縣楊林寨鄉(xiang) 的上岸漁民,以前靠打漁為(wei) 生近40年。禁捕後,當地為(wei) 了解決(jue) 漁民上岸轉產(chan) 就業(ye) 的問題,免費提供各種技能培訓。付繼龍參加了船員培訓課程,並拿到了300噸級船舶駕駛證、水手證、快艇駕駛證。在政府推薦下,付繼龍去了一家船舶公司上班,成了一名船舶水手。但公司的各項管理讓一輩子沒上過班的付繼龍很不習(xi) 慣,沒幹多久,他就辭職了。
湖南省嶽陽市湘陰縣楊林寨鄉(xiang) 自然資源規劃和生態環境辦主任鄭欽文:“幫助他們(men) 進行就業(ye) 培訓,讓他們(men) 上岸後有一技之長,能夠謀生就業(ye) 。但是,很多漁民在進廠或各自安排好崗位後,並不適應正常的工作狀態,甚至一小部分上岸漁民直接放棄了崗位。”
漁民轉產(chan) 轉業(ye) 是一項牽扯麵廣、情況複雜、難度較大的係統工程,一切都得從(cong) 實際出發,既要在漁民能力範圍內(nei) 想方設法創造條件,又要尊重他們(men) 的意願和想法。隻有讓漁民“退得出、穩得住、有出路”,長江禁捕才能有穩定、紮實的社會(hui) 基礎。為(wei) 此,當地政府也一直在探索可行的方法。
在禁漁令頒布後,當地魚產(chan) 量嚴(yan) 重下滑,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於(yu) 是當地政府集中考察了一批在禁漁令範圍之外,且符合規模化、集約化、專(zhuan) 業(ye) 化養(yang) 殖的水源地,給予政策支持,讓養(yang) 殖基地“搬家”,既能解決(jue) 部分上岸漁民的生計問題,也能以此為(wei) 契機,讓漁業(ye) 產(chan) 業(ye) 提質升級、更健康發展。
謝誌林:“大熱天,鄉(xiang) 鎮幹部帶著我在雜草叢(cong) 生的荒地找場地的時候,荊棘刮得腿到處都是血,還一直帶著我這裏看那裏看找場地,我覺得自己相當過意不去,後來我帶了檢測儀(yi) ,測了水質,很適合養(yang) 魚。在我的池子快建完就剩幾個(ge) 的時候,突然出現了資金短缺,後來他們(men) 主動幫我聯係銀行,簡化手續,不到一個(ge) 星期款項就下來了。”
現在,謝誌林的標準化養(yang) 殖基地年產(chan) 魚50多萬(wan) 斤,幫助十來個(ge) 上岸的漁民在他的養(yang) 魚場重新就業(ye) 。最近馬上又要引進鱘龍魚等一些新品種,他正鉚足勁找銷售渠道。
不過,像這樣繼續靠水吃水、從(cong) 事漁業(ye) 的崗位畢竟有限,其他大量的上岸漁民該怎樣開啟新生活呢?有的人選擇了接受政府幫助給安排的工作,也有些人像嶽陽的付繼龍一樣,不習(xi) 慣給別人打工,於(yu) 是當地政府也多管齊下,幫他們(men) 開拓新路子。
嶽陽湘陰縣楊林寨鄉(xiang) 的村民一直都有種植平菇的習(xi) 慣,但過去都是家庭作坊式生產(chan) 。辭職後的付繼龍了解到,當地正在推廣平菇規模化種植,對退捕漁民在土地流轉和貸款擔保方麵還有專(zhuan) 門的幫扶政策。於(yu) 是他一邊學習(xi) 平菇種植技術,一邊籌錢架設大棚。他把退捕的補貼款8萬(wan) 多元全都拿出來,又在當地農(nong) 信社貸款15萬(wan) 元,架設了50來個(ge) 大棚,開始規模化種植平菇。
因為(wei) 不了解市場,也缺乏各種渠道資源,許多種植戶都遇到了利潤低甚至虧(kui) 損的問題。於(yu) 是,當地政府拿出資金、集中力量,建設和完善菌包廠、包裝廠、有機肥廠,打通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通過各環節降本增效來幫助種植戶提高利潤。
湖南省嶽陽市湘陰縣上岸漁民禁捕退捕領導小組組長李鎮江:“我們(men) 通過成立產(chan) 銷合作社,打通原產(chan) 基地與(yu) 市場的有效鏈接,讓生產(chan) 出來的養(yang) 生菌能夠迅速投入市場,減輕農(nong) 戶流動資金的壓力。到2023年,隨著產(chan) 業(ye) 鏈的不斷完善、市場布局的完善,生產(chan) 大戶由2020年的虧(kui) 損狀態進入到2023年的盈利狀態。”
如今,付繼龍的平菇種植規模達58畝(mu) ,年均產(chan) 值突破200萬(wan) 元,帶動漁民就業(ye) 30多人。讓退捕漁民有活幹、有錢賺、有奔頭,這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每個(ge) 上岸漁民的情況都不同,工作意願也各有差別,需要把工作做細了才能讓群眾(zhong) 滿意。
在嶽陽,當地為(wei) 每名上岸漁民建立了專(zhuan) 門的就業(ye) 幫扶“信息檔案”和“電子卡片”,精準對接每個(ge) 人的需求,並通過“拉網式”精準摸排和按月回訪,動態更新信息,幫助上岸漁民得到最符合自身情況的就業(ye) 機會(hui) 。
湖南省嶽陽市湘陰縣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勞動就業(ye) 服務中心服務股股長胡啟:“有就業(ye) 意願的,我們(men) 推薦就業(ye) ,通過人社部門、鄉(xiang) 鎮提供3次崗位信息,1次職業(ye) 介紹,1次培訓信息,也就是我們(men) 通常說的311服務之後,最終沒有找到合適工作的就業(ye) 困難對象、適合公益性崗位安置的,我們(men) 將進行公益性崗位安置,進行兜底,保證每一家每一戶有一個(ge) 人就業(ye) 。”
資興(xing) 市白廊鄉(xiang) 村民黃武偉(wei) ,過去養(yang) 了14年魚。禁捕後,當地人社部門為(wei) 了滿足上岸漁民多樣化的就業(ye) 需求,大力開拓培訓課程,開設了特種車輛駕駛、育嬰師、烹飪、電商、家政、生態種養(yang) 等各類培訓班多達14種。經過考慮,黃武偉(wei) 和愛人選擇了廚師培訓班,結業(ye) 後在離他們(men) 原來養(yang) 魚基地不到1公裏的岸邊開起了“夫妻檔”飯店,主打產(chan) 品還是魚。
湖南省資興(xing) 市白廊鄉(xiang) 村恒魁村上岸漁民黃武偉(wei) :“因為(wei) 我對魚有感情,在湖裏麵捕了十多年魚,知道魚的性質,什麽(me) 樣的魚怎麽(me) 做好吃我都一清二楚。”
有了招牌菜,一到旅遊旺季,兩(liang) 口子忙得不可開交。而進入旅遊淡季,老黃也不閑著,他的哥哥參加了果樹種植培訓班,結業(ye) 後哥倆(lia) 合夥(huo) 開了一個(ge) 100多畝(mu) 的采摘果園。為(wei) 了擴大宣傳(chuan) ,老黃還自學了拍攝和剪輯,在網絡平台上發布短視頻,推薦自家的美食和當地的好山好水。他給自己取了個(ge) 網名叫“東(dong) 江湖追夢人”。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針對長江禁捕,中央和地方累計落實補償(chang) 補助資金272.31億(yi) 元;約16萬(wan) 名有就業(ye) 能力和就業(ye) 需求的退捕漁民轉產(chan) 就業(ye) ,實現應幫盡幫;約22萬(wan) 名符合參保條件的退捕漁民參加基本養(yang) 老保險,實現應保盡保。
十年禁捕,就是回饋母親(qin) 河,讓母親(qin) 河重煥生機。三年來,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逐步恢複,取得階段性成效。對於(yu) 漁民來說,告別“水上漂”生活,退回到岸上重新出發,則是一次生產(chan) 生活方式的巨變,肯定有不少需要適應的地方。有關(guan) 部門和沿江省市都在不斷探索切實可行的方案,因地製宜,因人施策,幫助漁民長出新本事,建立起對新生活的信心。長江十年禁捕,任重道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