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大麵積提高糧食單產,全國新增加一大批整建製推進縣

發布時間:2024-01-19 10:13: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大麵積提高糧食單產(chan) ,全國新增加一大批整建製推進縣——

  讓更多農(nong) 田成為(wei) 高產(chan) 田

  再增一批——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近日表示,今年增加100個(ge) 玉米、100個(ge) 小麥和102個(ge) 油菜整建製推進縣,持續深入推進大麵積提高單產(chan) 。這意味著,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的重點作物由此前的2個(ge) 增加至大豆、玉米、小麥、油菜共4個(ge) 。

  2023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啟動糧油等主要農(nong) 作物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並將其作為(wei) 糧食生產(chan) 頭號工程。當年,300個(ge) 大豆、玉米整建製推進縣單產(chan) 提升對糧食增產(chan) 的貢獻率達到73%以上,更多農(nong) 民嚐到增產(chan) 又增收的甜頭。今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會(hui) 同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確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推進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將被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為(wei) 何推進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

  ——中國糧食耕種麵積已處於(yu) 曆史高位,產(chan) 能提升的主要途徑是提高單產(chan) ,亟待將典型產(chan) 量轉化為(wei) 大田產(chan) 量

  趁著冬日暖陽,四川省渠縣糧農(nong) 袁雪東(dong) 賣出了上季收獲的最後一倉(cang) 大豆。“這茬豆子收成好,個(ge) 個(ge) 顆粒飽滿,產(chan) 量有了明顯提升。”袁雪東(dong) 說,“去年縣裏整建製開展大豆單產(chan) 提升行動,在優(you) 良大豆品種、機械化精量播種等方麵提供了更多支持,我種的1000多畝(mu) 地也因此受益。”

  作為(wei) 全國13個(ge) 糧食主產(chan) 區之一,四川2023年實施主要糧食作物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在渠縣、榮縣、仁壽縣等15個(ge) 縣整建製推進玉米、大豆單產(chan) 提升。四川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廳長徐芝文表示,去年四川糧食總產(chan) 量達到718.8億(yi) 斤,創26年來新高,其中畝(mu) 均單產(chan) 高是一大特點,全省糧食畝(mu) 產(chan) 比上年增加12公斤,增長3.3%,增幅在13個(ge) 糧食主產(chan) 區中位列第一。

  何為(wei) 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為(wei) 什麽(me) 推進這一行動?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解釋,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是相較於(yu) 小麵積示範的一個(ge) 明顯不同提法。目前,中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仍是“單技術為(wei) 主、小麵積示範”的傳(chuan) 統推廣模式,大田生產(chan) 技術到位率不高,還未形成“多技術集成、大麵積普及”均衡增產(chan) 的格局。

  看品種單產(chan) ,當前水稻、小麥、玉米國家區試平均畝(mu) 產(chan) 分別為(wei) 600公斤、420公斤、650公斤,比大田生產(chan) 分別高130公斤、40公斤、230公斤,大田產(chan) 量與(yu) 區試產(chan) 量存在較大差距。

  看技術模式,各地集成創新了水稻側(ce) 深施肥、小麥寬幅精播、玉米淺埋滴灌、大豆大壟密植等一批高產(chan) 技術模式,示範點平均增產(chan) 都在10%以上,但還沒有大麵積普及推廣。

  看高產(chan) 典型,近幾年通過開展綠色高質高效行動和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示範,項目縣單產(chan) 明顯高於(yu) 其他地區,其中小麥平均畝(mu) 產(chan) 比所在省份高91公斤、水稻高50公斤、玉米高120公斤、油菜高28公斤。

  “提升單產(chan) 潛力較大,也勢在必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植業(ye) 管理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目前我國糧食麵積已處於(yu) 曆史高位,耕地和水資源約束越來越緊,依靠擴大麵積增加產(chan) 量的空間十分有限,產(chan) 能提升的主要途徑是提高單產(chan) 。同時,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特別是大宗農(nong) 產(chan) 品國際競爭(zheng) 力不強,主要表現在單位麵積產(chan) 出率低,亟須提高單產(chan) 水平。實施全國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就是要千方百計將科技潛力轉化為(wei) 現實產(chan) 量、專(zhuan) 家產(chan) 量轉化為(wei) 農(nong) 民產(chan) 量、典型產(chan) 量轉化為(wei) 大田產(chan) 量,輻射帶動大麵積均衡增產(chan) ,盡快推動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能力邁上新台階。

  聚焦哪些關(guan) 鍵作物

  ——產(chan) 能提升最迫切、單產(chan) 提升潛力最大的是大豆、玉米;同時推進油菜、水稻、小麥等作物

  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怎麽(me) 幹?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明確,突出關(guan) 鍵作物,分層次推進。

  具體(ti) 看,第一層次是產(chan) 能提升最迫切、單產(chan) 提升潛力最大的大豆、玉米兩(liang) 個(ge) 作物,作為(wei)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的工作重點,率先啟動單產(chan) 提升行動,力爭(zheng) 盡快實現突破;第二層次是產(chan) 能提升有需求的油菜、水稻、小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指導各省結合實際統籌推進實施;第三層次是棉花、甘蔗等重要的大宗經濟作物。

  依此思路,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去年啟動糧油等主要農(nong) 作物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會(hui) 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統籌整合200多億(yi) 元,在100個(ge) 大豆、200個(ge) 玉米重點縣整建製推進,主推密植技術模式,集成配套各類資源措施,提高關(guan) 鍵措施到位率。

  改變,並非易事。“就提升玉米單產(chan) 而言,增密精準調控是一個(ge) 可靠的技術方案,但推廣起來有難度。”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少昆說,盡管這項技術門檻不高,有助於(yu) 增產(chan) ,還能節約成本,但農(nong) 戶在看到效果之前,不容易轉變理念。

  在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薑店鄉(xiang) 糧農(nong) 王朝鎖最初對這項技術便有所疑慮:“咱這玉米地裏,畝(mu) 株數一般在4200株左右,新技術要提升到超5000株,這樣密植會(hui) 不會(hui) 出現倒伏,中後期營養(yang) 能否跟得上,心裏沒底。”去年,縣裏開始推廣這項技術,王朝鎖跑了好幾家高產(chan) 試驗田,參加了多場技術培訓,心中疑惑開始解開。

  以往玉米密植,缺乏有效的水肥調控,播種時把肥“一炮轟”施到地裏,中後期管理不足,高密度群體(ti) 易出現倒伏、早衰等問題,常常是增密不增產(chan) 。新技術運用滴灌水肥一體(ti) 設施,實現增密、滴灌、精準水肥調控三合一,讓玉米“少量多餐”,並集成土地精細耕整等多項技術。“這能實現按需、分次、定向供給水肥,滿足密植群體(ti) 全生育期水肥需求,同時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李少昆說,麵對極端氣候時,也能通過水肥調控提高群體(ti) 耐受力、促進弱株轉壯。

  一番了解後,王朝鎖試種了200多畝(mu) ,結果超出預期。“每畝(mu) 1092.81公斤,創下了漯河市玉米單產(chan) 最高紀錄。”王朝鎖說,今年他種的1400畝(mu) 地都要用上增密精準調控高產(chan) 技術。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數據顯示,密度增加是2023年大豆玉米單產(chan) 提升的重要因素和顯著特點。黃淮海地區實施玉米單產(chan) 提升工程,大力推廣密植精準調控技術,30萬(wan) 畝(mu) 項目區畝(mu) 均密度提高500株以上。東(dong) 北四省區推廣大豆高台大壟密植麵積2491萬(wan) 畝(mu) ,比上年增加904萬(wan) 畝(mu) 。

  除了密植技術等良法,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還突出良田、良種、良機、良製。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植業(ye) 管理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這包括加快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提升耕地質量;選用良種、培育新品種、明確育種方向、加快生物育種推廣;加快農(nong) 機研發推廣,統籌茬口銜接、兼顧用地養(yang) 地、發展間套作等。

  效果怎麽(me) 樣

  ——整建製推進縣糧食單產(chan) 增長率比非項目縣高8.8個(ge) 百分點;從(cong) 全國看,單產(chan) 提高對增產(chan) 的貢獻達58.7%

  措施到位,成效初顯。據測算,綜合分析評估政策支持、工作推進、氣象條件、經濟水平等因素,開展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的整建製推進縣糧食單產(chan) 增長率比非項目縣高8.8個(ge) 百分點。

  “2023年,在局部地方受災較重的情況下,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有效對衝(chong) 了災害影響,實現了以豐(feng) 補歉、以秋補夏。”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有關(guan) 負責人說,全年糧食產(chan) 量再創曆史新高,達到13908.2億(yi) 斤、增產(chan) 177.6億(yi) 斤,糧食平均畝(mu) 產(chan) 389.7公斤、提高2.9公斤,單產(chan) 提高對增產(chan) 的貢獻達到58.7%。

  增的是產(chan) 量,也是收入。“去年種了3800多畝(mu) 玉米,選了抗性更好的品種,每畝(mu) 株數從(cong) 4200株左右增加到5100多株,收成不賴。”山東(dong) 省德州市齊河縣金穗糧食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袁本剛說,平均算下來,每畝(mu) 產(chan) 量提升近300斤、多賣了400多元。

  齊河2023年被確定為(wei) 全國玉米單產(chan) 提升整建製推進縣。齊河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黨(dang) 組成員、農(nong) 村經濟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董永說,在此帶動下,全縣打造20萬(wan) 畝(mu) 集中連片高產(chan) 地塊,增密度、提質量、改施肥、防病害,開啟“綠色增產(chan) ”新模式,小麥、玉米兩(liang) 季作物平均畝(mu) 產(chan) 合計超過1500公斤,有力促進了農(nong) 民增收。

  今年,糧油等主要農(nong) 作物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進入啟動實施的第二年,國家明確將繼續推動大麵積提高糧食單產(chan) 。

  “我們(men) 將把推進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植業(ye) 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說,今年將增加100個(ge) 玉米、100個(ge) 小麥和102個(ge) 油菜整建製推進縣,突出“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主力機型”,組織開展技術培訓、指導服務等,培育一批規模種植和服務主體(ti) ,以點帶麵推進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在政策保障上,將會(hui) 同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實施糧食單產(chan) 提升工程,大力開展綠色高產(chan) 高效和規模主體(ti) 提單產(chan) 行動。

  地方也在積極部署。陝西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廳長孫礦玲介紹,陝西將用好管好各級財政補助資金,創新金融保險服務產(chan) 品,助力單產(chan) 提升集成技術全麵推廣落地。

  董永表示,今年齊河將進一步推動規模種糧,圍繞持續提升糧食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單產(chan) 水平,區域畝(mu) 產(chan) 力爭(zheng) 超過當地平均水平10%以上。(本報記者邱海峰)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