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當遊戲托能享受內部福利?小心成為被收割的對象

發布時間:2024-01-19 10:24: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南木

  酒吧有酒托,茶館有茶托,如今,遊戲行業(ye) 也出現了遊戲托。在圈內(nei) ,他們(men) 自稱“遊戲推廣”“遊戲客服”,或是GS(Game sales,遊戲銷售)。有些小型遊戲製作公司甚至到了除少量研發人員外“全員皆托”的地步。

  據《法治日報》報道,一些人收到了手遊公司發來的短信、電話等,邀請自己去當內(nei) 部玩家,享受各種福利。然而,當玩家成為(wei) 遊戲托以後,卻沒有獲得想象中的福利,反而被不斷誘導充值。這些四處找人當托的手遊,幾乎都無法在應用市場搜索下載,隻能通過主播或客服提供的鏈接下載。

  作為(wei) 一種遊戲推廣的手段,遊戲托是市場自發探索形成的新職業(ye) 。然而,很多遊戲托處在灰色地帶。一些遊戲托在社交平台尋找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對象,營造“交友”等曖昧關(guan) 係,甚至進行情感欺騙,目的就是誘導玩家充值消費。

  中消協發布的《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受理的18075件網絡遊戲投訴中,主要問題就包括遊戲運營商誘導充值消費,如虛標道具、卡牌等中獎概率,誇大活動效果,誘導消費者充值。一些成為(wei) 遊戲托的玩家,也在這個(ge) 過程中充當著運營商不當得利的幫手,侵害著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與(yu) 此同時,一些遊戲公司把對外招募遊戲托當成誘導用戶充值的手段。一些用戶本以為(wei) 當上了遊戲托,可以享受“內(nei) 部福利”,實際上,他們(men) 自己也不過是誘導充值消費的對象。所謂“內(nei) 部玩家”,更大程度上隻是遊戲公司精準收割的對象。

  據報道,廣泛安插遊戲托的多是小公司做的“換皮遊戲”。這些遊戲有的沒有遊戲版號,有的已經關(guan) 服下架,幾乎都無法在應用市場搜索下載。一些遊戲因為(wei) 玩家稀少,隨時可能關(guan) 停服務器,讓充值金額“竹籃打水一場空”。

  在遊戲市場日漸成熟的當下,要想打造一款遊戲的口碑,吸引更多玩家參與(yu) ,關(guan) 鍵要看遊戲的可玩性,而不是靠什麽(me) “托”。如果遊戲本身沒有吸引人的獨創之處,哪怕招募再多的“托”,也無法支撐起長續的運營。更何況,一些廣泛安插遊戲托的“換皮遊戲”,本質就是盜版的網絡遊戲,侵害著原版遊戲的著作權。

  如果一款遊戲存在大量遊戲托,讓一些所謂“內(nei) 部玩家”輕而易舉(ju) 獲得優(you) 勢,那麽(me) 就破壞了遊戲的公平競爭(zheng) 環境。普通玩家遊戲體(ti) 驗感差,無法感受到公平參與(yu) 遊戲的樂(le) 趣,也不願意為(wei) 遊戲買(mai) 單,久而久之,這樣的遊戲自然缺乏用戶黏性,無法實現穩定盈利。

  對此,普通玩家要抵製成為(wei) “遊戲托”的誘惑。天上不會(hui) 掉餡餅,遊戲托的所謂“福利”,要麽(me) 需要自己大量充值,要麽(me) 建立在損害他人利益、誘導他人消費的基礎上,可謂害人又害己。

  對於(yu) 遊戲托亂(luan) 象,有關(guan) 部門也應舉(ju) 起監管大棒,依法依規實施監管。對於(yu) 侵害消費者權益、違規開展經營活動的行為(wei) ,要進行及時有力的阻止。對於(yu) 非法運營甚至侵犯他人著作權的遊戲,更要及時取締,並嚴(yan) 懲有關(guan) 責任機構和責任人,從(cong) 而確保遊戲行業(ye) 健康有序發展。(南木)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