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浙皖兩地開發“古道遊”

發布時間:2024-01-22 15:03: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前,素有“江南第一嶺”之稱的大連嶺古道改造提升工程被浙皖兩(liang) 地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兩(liang) 地政府將利用古道現有的文化與(yu) 景觀,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建設徒步健走、觀景台等休閑觀光配套設施,提升古道周邊環境交通建設,讓古道煥發生機。

  大連嶺古道位於(yu) 浙江省淳安縣浪川鄉(xiang) 和安徽省歙縣長陔鄉(xiang) 交界處,全長30公裏,最高處海拔1300多米,始建於(yu) 西晉時期,曾是徽商往來的重要通道。革命戰爭(zheng) 時期,紅軍(jun) 北上抗日先遣隊、中共下浙皖特委都在此留下光輝印記。

  為(wei) 活化古道曆史遺存,近年來,浙江省淳安縣浪川鄉(xiang) 人大主席團和鄉(xiang) 賢持續關(guan) 注古道遺存保護和古道經濟發展,先後12次組織縣、鄉(xiang) 人大代表、鄉(xiang) 賢赴安徽就大連嶺古道保護利用開展專(zhuan) 題調研和工作對接,並通過代表議案、社情民意、鄉(xiang) 賢座談等形式就整合古道沿線曆史資源、人文資源、旅遊資源和生態農(nong) 業(ye) 資源提出意見建議。

  2010年,浪川鄉(xiang) 建立了大連嶺紅色文化館,修繕了三道紅軍(jun) 烈士公墓以及三裏亭、五裏亭、十裏亭、思紅亭等驛腳處。2013年開始,又將“古道遊”經濟與(yu) 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生態文明建設、“百千萬(wan) 工程”等相融合,先後建成遊步道、景觀壩、紅軍(jun) 廣場、停車場等旅遊基礎設施,並通過“古道+”模式走出了一條以“道”興(xing) 村、以“道”促業(ye) 的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之路。

  截至目前,浪川鄉(xiang) 依托大連嶺古道,先後舉(ju) 辦古道文化豐(feng) 收節、紅色文化旅遊節、古道文化攝影節等多個(ge) 節慶活動,每年來大連嶺古道徒步、登山、露營的遊客均達6萬(wan) 人次以上,直接帶動旅遊經濟1200萬(wan) 元。同時,軒昕豐(feng) 家庭農(nong) 場、杭州沃潤農(nong) 業(ye) 等6家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已落戶古道沿線,戶外體(ti) 驗、古道探險、冰雪運動等一批休閑度假項目正在落地。(汪紅梅)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